让朗读点亮语文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琅琅书声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它可以促进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朗读又是学生正确掌握普通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进行朗读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呢?
  一、创设情境,增加朗读趣味
  (一)表演朗读,加深理解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片段表演性朗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课文重点字词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深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中“怎么办”“看见”“想出”“喝着”等一系列词语表现了乌鸦“着急—想出办法—喝到水”的过程,在形象的朗读表演中,学生会懂得: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这样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二)角色朗读,激发兴趣
  对于角色清晰的课文,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角色朗读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可以深入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同时,学生共同完成朗读,可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教师便可利用角色朗读的方法,找两组同学分别朗读第一段和第三段,感受母子关于“去北海看花”的两次对话,激发学生对课文探索的兴趣,从而深刻体会人物的情感。
  (三)对比朗读,体会深意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教师可以在词语、表达方式、句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体会。比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的情感,教师可以展示一般的表达方式“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朗读这两种表达方式,使其感受原文慢镜头方式的描写带来的震撼。通过对比朗读,学生不仅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还习得了表达技巧。
  (四)师生对读,情景模拟
  为了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入,必要时教师可与学生合作朗读,如王崧舟老师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的教学片段:
  师:好!那我可就当仁不让了。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好!我这就开始了——(古文朗读腔)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模仿古文朗读腔):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一愣,迅速做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生笑)
  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機敏地):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生笑)
  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生鼓掌,大笑)
  而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火对人类的重要性,理解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偷取火种的大爱精神,王崧舟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一个字——
  生:火。
  师:大声地喊!
  生(激昂地):火!
  师:焦急地喊!
  生(焦急地):火!
  (大屏幕呈现一个大大的“火”字)
  师:你听,骨瘦如柴的老人在呼唤——
  生(齐):火!
  师:瑟瑟发抖的妇女在呼唤——
  生(齐):火!
  师:面黄肌瘦的小孩在呼唤——
  生(齐):火!
  这种复沓的渲染、急促的节奏、丰富的想象,使一个又一个画面定格、闪现、叠加,课堂的气场如火焰般四射,学生也被深深感染了。
  在朗读教学中,为了再现课文情景,我们可以用夸张的口气读童话;用媒体渲染,播放PPT或者动画短片,营造声色并茂的情景;还可以通过演讲、朗读擂台赛等形式开展朗读活动,让学生充分领略语文课堂的魅力和乐趣。
  二、美读绘情,挖掘阅读深度
  叶圣陶说:“说理的文章大概只需论理地读,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谓“美读”,是指在阅读时感情充沛,进入角色,或喜悦,或愤慨,或哀伤,或激昂。这种“神入”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汲取文本的精华。
  (一)还原形象,激活情感
  学生在朗读时把文中人物的形象还原出来,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时,问学生“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学生展开联想,还原母亲的形象,由此感受到母亲现在的“如此憔悴、如此瘦弱、如此疲惫”,再读描写母亲形象的句子,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心酸和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二)复沓渲染,凸显诗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渲染,营造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天地之间;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睡不着啊,睡不着,无限愁绪涌上心头。《枫桥夜泊》就这样从张继的口中轻轻地流出。月落乌啼——
  生:霜满天。
  师:江枫渔火——
  生:对愁眠。
  师:姑苏城外——
  生:寒山寺。
  师:夜半钟声——
  生: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大声诵读):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大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小声诵读):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小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更小声诵读):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更小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仿佛听到悠扬的钟声,浓浓的诗情感染着每个人。
  (三)品味标点,体会深情
  标点符号对表情达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语句的标点符号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他打折了腿了”后面的“哦!”学生在朗读时,容易忽略感叹号的情感色彩,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咂摸、替换、比较、体会,使其深刻理解感叹号流露的看客的惊叹、好奇和冷漠。
  (四)揣摩语境,读出情感
  朗读需要揣摩语境,方得文本之味、作者之情。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体会“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这种快节奏的短句,感受作者出游的随机、没有目的;体会“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这种顶针的修辞手法,感受语句背后的机械与麻木。这样,只有读出文本语句的起伏,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文本深处的作者的情感。
  三、吟诵增色,彰显经典韵味
  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
  古诗词的阅读教学必须注重诵读的功夫。徐健顺认为,吟诵是中华传统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是中华文化教育基本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基石。诗歌对语言形式有着严格的要求,它讲究平仄和韵律,不吟诵就不能真正体会中国诗歌的声韵、意境和情感之美。
  吟诵按照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等规律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读法”,按照这种读法读,才能领会到诗词的内涵之妙,也才能把诗词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提炼出来感染学生,从而植入学生心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如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句,“小荷”要拖长,有荷多之感;“才露”要读高,强调露出时间不是很长;“尖尖”要拖长,感受其生长的过程;“角”要读高,给人向上的力量;“早有”也要读高,强调蜻蜓出来时间之早(暮春三月便出来了,通常情况下,四、五月才会出来);“蜻蜓”要拖长,显示蜻蜓之多;“立上”要短促,感受蜻蜓的挺拔、精神、有朝气;“头”要拖长,给人平稳、舒适、惬意之感。这样读,我们便能体会到诗句蕴含的生机盎然、努力生长的力量;再结合“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学生便能感受到整首诗的情感:尽管先天条件差,但也要拼命生长,展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呈现生命之美。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吟诵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诗词,体会其妙处,还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
  综上所述,朗读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是一个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的过程,也是一个把握文化精髓的过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槐阳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时常听闻“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布置家庭作业务必谨慎,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在确保家庭作业量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作业的自主性、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学生轻松快乐的课余生活。  一、作业有针对性,突破难点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查字典是学习的难点。教材的编排也是独具匠心,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进行音序表的学习,为语文园
期刊
血氨及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后,其结果受温度影响,应冷藏立即送检.在标本送检途中若采用冰块冷藏法,冰块融化后易污染标本及标本盒,若使用化学冰袋或保温箱又增加成本。
期刊
目的 总结直肠癌盆腔复发患者行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直肠癌术后化放疗后盆腔复发的15例患者行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结果 15例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第8天行X线片检查显示粒子无移位;随访1~6个月,其中1例死亡,3例发生直肠癌远处转移.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直肠癌盆腔复发的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31例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治疗护理方法,包括肢体制动抬高,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皮下注射抗凝药物8~30 d,抗凝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表现,配合局部物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分2或3次拔管.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拔管,未发生断管、出血、血栓脱落.结论 掌握拔管时机可有效防止断管、栓塞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中,我们围绕着“四元五环”课堂的“问、思、议、用”四元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主动探究,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交流共享、深度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  一、以生活为情境,引领学生提出问题  顾明远先生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不仅要“学会答”,更要
期刊
医务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后,对各项医疗器械都进行终末消毒,但往往忽略了对病历夹的消毒.有研究表明未经消毒过的病历夹染菌率达100%,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达54.79%,枯草芽孢杆菌检出率达17.93%,病室病历夹上细菌种类与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细菌大致相同[1].医护人员在翻阅完病历后直接为患者进行处置时,将病历上的细菌带给患者,可能引起院内感染.泉州市第一八零医院烧伤整形科自2008年1月起采用免洗手消
期刊
目的 探讨CCU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能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将CCU护士根据学历、职称、核心能力不同分为:辅助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4个层级,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将培训前后护士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分层培训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由83.6%上升至96.9%,医生满意度由88.7%上升至94.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天坛普华医院收治的48例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首先提出问题,由护士对相关护理证据进行查询,并以实证为依据进行临床循证护理实践;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颅骨修补术护理.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工时进
目的 探讨不同的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的影响.方法 对原有的传统的体温计管理方法(每天由护士统一发体温计,并统一收回,统一消毒)进行调整,改为新的管理方法(把体温计放在患者处,患者出院时进行消毒).比较两种体温计管理方式下的护理人力成本.结果 使用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后,护理人员每天花在体温计上管理的时间由(120.03 ±6.39) min下降为(81.08±6.87) min,两种方法比较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泵院外自我管理的现状,探讨保障患者安全的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例出院选择长期带泵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4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为92.5%.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泵日常操作最频繁、直接影响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知识掌握最好,如输注大剂量胰岛素后按时进餐(8.55±0.76),陈述并掌握胰岛素泵安装方法(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