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语文课堂的“要”与“不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语文课也要尽可能地把不是语文的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削繁去冗存真淳”。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就要做减法,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的种种“外加的责任”。
  不要非语文的花样
  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气氛是比以前活跃多了,但课堂间充斥着各种花样,形式上的喧哗与热闹冲淡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与敏锐感悟,难以透过语言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在这样的课堂里,语言训练常常是虚晃一枪,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繁杂,课件繁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离开了课本,远离了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用集体讨论代替了学生的个人语言实践活动,美其名曰探究、合作。有的课堂,学生还未曾对文本内容有教深刻的感悟,就塞进一大堆课外的东西,也不管符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还美其名曰拓展、延伸;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吹拉弹唱尽显其能,“记者招待会”、“新闻会客厅”、“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央视名牌节目尽在其中。这些花样、这些繁杂的形式成为了向“本色语文”回归的最大的绊脚石,必须立刻搬掉它,否则它可能砸的就是我们向有效课堂迈进的双脚。
  
  一、不要非本质的任务
  
  曾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表达运用,千头万绪,从工具性到人文性,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到文章思想的领悟,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到语文素养的提升,可以说语文课当中需要达成的任务不胜枚举。于是,不少教师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何为主要,何为次要,统统一视同仁,目标含糊不清。语文的“根本”是什么?我认为无非就是张庆先生提出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八个字而已。于永正老师说得好:“我们就是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人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地教,为什么不行?”原来,语文教学的最核心的任务无非就是两个字:读和写而已。读好了,写好了,还怕工具性得不到落实吗?还担心文本中蕴涵的人文性得不到落实吗?还愁课堂中失去了浓浓的语文味吗?
  
  二、不要烦琐的分析
  
  早在十多年前,张庆先生就提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然而,在一部分课堂上,烦琐分析仍大行其道、根深蒂固。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琐碎分析代替了教师的琐碎分析。当前有些课随意对课文内容进行割裂、肢解,弄得文章支离破碎。在教学中,要学生凭兴趣选读某个段落,难道不感兴趣的就不读了吗?最后又不返回整体;有的课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文章整体,让学生孤立地理解课文中的一段话、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有的课中,老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就让学生就课文中某个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或句子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难道其它句段就不需重点体会了吗?何况学生所选的句段到底是不是文章的重点还有待推敲。这些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我认为:要实现“本色语文”的简约之美,就一定要堵住这种烦琐分析之路,实现教师引导的简约化,学生语文学习的简约化。
  有效的语文课堂是简约的,但这种简约拒绝平庸,拒绝浮在表面的浅显。从这个层面说,有效的课堂却是最不简单的,它充盈着教师的智慧,溢满了教师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应是灵动生成的,给予的是学生精神的愉悦,乃至生命的拔节。
  
  三、要有智慧的交锋
  
  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话的过程,既有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也有师生与作者、编者的对话。它不是苍白的一问一答,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平庸图解,更不是贴图标,喊口号。而是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文本,独立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感悟,生成焕发智慧光彩的对话过程。我在执教《江雪》一课时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鸟儿飞走了,也没有人的踪迹,为何老渔翁独自在寒江中垂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说家贫的,也有的说:“老人是在欣赏美丽的雪景。”有的说:“老渔翁内心肯定非常孤独。”有的说:“他这是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显得清高、脱俗。”最后一位同学说:“他在钓一个春天。”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内心不仅仅是孤独的,更是孤傲的,孤独中透露着顽强,透露着不屈不挠。精彩的对话闪耀着智慧的光华。
  
  四、要有情智的充盈
  
  虽说“本色语文”是简约的,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但怎么读,怎么写,却大有学问。读,需要情感的铺垫;写,需要情感的融合。应该说,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失去情感的课堂只是一潭死水。诗意的课堂其实就是最成功的情感的课堂,追求课堂中那浓浓流淌的诗意,便是对课堂情智生成的求索。在“诗意语文”的领军人物——王自文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那浓浓的诗情。
  在课堂即将结束之际,王老师出示: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让学生练笔。
  师:当鸟儿都飞走了,越飞越远。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生:敬亭山你知道我多孤独吗?连云和鸟都弃我而去了,只有你还一直陪伴着我。
  师: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生: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遗弃你!
  师:李白啊,李白!鸟儿都飞走了,你为什么还不走啊!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引读)。
  生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师:当天空中的云彩,越飘越远。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生:敬亭山,谢谢你。是你一直陪伴着我,你真是我最好的朋友。
  师: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生:李白,你很孤独,我愿一直呆在你身边,就像你的亲人一样。
  师:敬亭山啊,敬亭山!云儿都飞走了,你为什么还陪伴着李白啊!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引读)。
  生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李太白。
  师:当夕阳在山那边,快要落下去的时候。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生:略。
  师: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生:略。
  师:李白啊,敬亭山!连太阳都快落山了,你为何还不相互告别,各安其所呢?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引读)。
  生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李太白。
  
  五、要有生命的拔节
  
  一堂简约的课堂,目标是简约的,内容是简约的,形式是简约的,但留给学生的体验却不应是肤浅的。孙建锋老师曾说过:三等的课堂是表面的化妆,二等的课堂是精神的化妆,一等的课堂是生命的化妆。本色的语文就要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切切实实地展开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触摸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乃至是生命的拔节。
  孙建锋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一堂千人听课的公开课上,孙老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做一片美的叶子》中的句子“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的理解,有的说,班级就像一棵大树,它把全班40个学生结为一个整体。还有的说,工厂这棵大树把许许多多的工人结为一个整体,工人在工厂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惟独一个短头发的男孩目光下垂,不敢看老师。孙老师便微笑着走近他,亲切地说:“孩子,你对这句话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我很想听到你的声音!”在孙老师耐心鼓励下,男孩终于胆怯地说:“家把爸爸、妈妈和我结为一个整体,可是……可是爸爸、妈妈离婚了……我跟奶奶过,原来的家再也没有我的位置了。”说着,伤心地哭了。整个课堂很静,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男孩和孙老师身上。只见孙老师躬身把男孩抱起来,如同抱着自己的孩子,一边用纸巾拭去男孩脸上的泪水,一边给男孩讲起“珍珠贝”的故事。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台下千名教师送给那位孩子的,激励他做生活的强者,更是送给孙老师的,或许正因为孙老师的这堂课,这深情的一抱,这“珍珠贝”的故事,足以影响这孩子的一生,使其鼓足生活的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学生的生命在这灵动的课堂中得到了拔节。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时代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学已变得愈发重要起来.为了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实践应当在英语语法层面改善教学手段并提升语法教学水平.事实上,传统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死记硬
长期以来,语文被认为是学习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被认为是文化教育的基础。其实,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远不止这些,它在美育中的作用被人们不自觉地忽视了。严密地说,语文教学不仅是文化学习的基础,而且是进行美学教育的基础。语文课也应该像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一样,成为美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将美育引入中学语文课堂。  美育是美的形象教育,美的情感教育,通过这种美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进步,但是根据长久的发展目标来看,仍旧普遍存在一些学校管理亟待改善的问题.首先是农村小
本文立足于中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况,从“学生观念转变,实现学习与社团两手抓”“采用寓教于乐,打破学习与社团的界限”“学生自主选择,带动学习与活动质量提升”三个方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引导小学生加强课下体育锻炼,以提升其身体健康素质.因此,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用普通话交谈。能当众作有内空、有中心、有条理的发言。”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教师要重视说话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说话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内容及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为学校常规管
“1+x”的阅读教学模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提倡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实行“1+x”教学模式,教师能够丰富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同时能够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促进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在课程的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方面研究很多,但是存在很多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