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ku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民众公共认同的精神基础,国家价值观关涉作家审美与价值言述基本立场,对特定民族文学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有重要影响。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因“宏大叙事”的情意纠结、对西方文化哲学恩潮的模仿与移植以及社会世俗化思潮等影响,国家价值观的表达处在桌种被压抑状态。国家价值观的失位,使得作家对社会矛盾的把握.往往因过度凸显民众道德情感的“冲突”而非“共识”,从而放大相互间的敌对与矛盾:同时造成作家处理传统幽暗价值失当,而致我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受损。文学领域国家价值观的建构.需把握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价值、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等的承接关系,辨识国家价值观与国家政治价值的内在差异,处理好国家价值观表达与文学审美性的内在统一关系。
其他文献
“低碳经济”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旅游要素的变迁正是在此背景下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低碳经济”及其所暗合的技术特征对旅游价值链带来的必然影响,分析低碳经济作用于旅游行为的渠道和机制,提炼出新的旅游要素一“低碳文化要素”,从而建立新的价值链模型,其内涵以一种独特的消费文化形式从“低碳一环保理念”和“低碳工业体系”衍生出来,并将促成整个旅游要素系统向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基本特征变迁。
随着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乡镇企业低碳化发展成为其执行政策的具体操作形式,但在执行政策中所遇到的瓶颈因素制约其推进低碳化的进程。基于此,需要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实践低碳过程,通过清洁生产、能源高效利用、能源供应多元化和结构转换优化配置的内在提升路径,实现能源消费生态化和经济活动低碳化的战略,以期达到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实行爵位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确定新的诸王爵位封授制度。孝文帝规定道武帝直系子孙才可以拥有王爵,对宗室王、异姓王采取降爵措施,并且,实行虚封爵与开国爵等级一体化以及爵品与官品合一的措施,在制度上确立了王爵为最高等级的爵位。为确定封授诸王食邑的标准,制定了亲疏世减法。在诸王的封地设置内史和王官进行管理,因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由于诸王爵位封授制度的制定,使诸王成为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很高特权的阶层。
作为教会大学的之江大学,它的治理模式从立案前“教会管制模式”转变为立案后政府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这种转变为推动之江大学在学科发展、教学和科研水平、社会声誉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立案后政府作为重要的外部力量参与教会大学的治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推动之江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参与下的共同治理模式为之江大学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许多从事国际刑事司法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士,包括为国际刑事法院工作的人员。都宣称国际刑事法院具有吓阻力,且有能力剥夺国际刑事违法行为人的豁免权。这些人通常假定了国际刑事法院具有强力吓阻效果的可能性。但是,鉴于21世纪危害人类罪的日益高涨,上述主张仅是充满希望的宣告而已。文章立基于犯罪学视角及其解释,主要检视了国际刑事法院对国际刑事违法,尤其是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的潜在抑制效力。为此,我们展示了当前吓阻理论的研究状态,并评估其能否产生以及如何产生前述人士及国际刑事法院自身所认定的实效。
近年来,都市报的跨区域发展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案例。文章以《钱江晚报·宁波城事》为例,分析其跨区域发展的历程,提出《钱江晚报》跨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城市创刊”。通过同城对比,分析指出《宁波城事》在版面设计、报道视角、报道内容和广告量等各方面的优势。认为“城市创刊”模式是其他都市报可资借鉴的发展策略。
托克维尔认为,平等使人独立并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人在与自己相等的人往来当中和作为个人的生活习惯而永远享有这样完全的独立,使人对一切权威投以不满的目光,并很快激起关于政治自由的思想和对于自由的爱好。”
解决社会公正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政府在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作为政府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公共政策对社会公正的促进实际包含两层含意:一是以社会公正为目的的公共政策,二是以社会公正为原则的政策过程。前者意指社会公正是公共政策作用于社会的结果,
理性的合理性维度在现代社会被埋没在理性的假象之下,理性失去了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指导性作用。高兹在此意义上提出了具有现代性的理性批判——经济理性批判。经济理性批判启发的不仅是理性重新思考的必要性.而且指向了人类生存维度的理性建构,即高兹提出的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把人类理性引向生存维度,凸显了理性的现代性张力,理性不仅要顾全自身的发展,更要在自身的发展中实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生态理性把握住了理性在生存维度上的合理性。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成长发展过程也是与以儒道为代表的本土性文明的“宗教间对话”过程。在对话的历史中,佛教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对话模式,就其实践模式而言,可以概括为解释性的理惑模式、反驳性的正诬模式、抗旨性的抗辩模式、帝令性的敕辩模式、诏令性的延辩模式,其中体现出的特点在今天仍然具有许多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