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了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初中学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满足好奇心和兴趣为主,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化学却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自然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确如此,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活动中体验、感悟化学,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学习了金属材料后,让学生调查铜及其合金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稳定性和杀菌作用。在学习“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时,向学生介绍乙醇、乙酸、蛋白质等有机物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科学理念等等。
  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如让学生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有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日常生活、生產、社会息息相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二、把化学与兴趣结合起来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愉悦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掌握知识。教师有责任使学生相信化学的学习是愉悦的,并能从化学的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发现快乐。如上面的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若再能穿插一些融入化学知识的历史故事、生活趣事或者化学家的简介等,更能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例如,在讲到“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时,教师可搜集门捷列夫的图片、简介等在课堂上穿插讲解,就能很能使这部分枯燥的知识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也就容易多了。
  三、把化学与实验结合起来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上的实验就是将科学家们探索化学规律的过程再展现在同学们面前,通过演示实验学生不仅学科到了知识,还学到了研究化学、探究化学规律的方法,并且能领悟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奥秘,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力求做到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达准确简练。如在课后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四、把化学与文学联系起来
  优秀的文学作品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辉,而且有时又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搜集有关资料,增强讲课的趣味性,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
  1.成语中的化学
  成语“信口雌黄”中“雌黄”乃是天然的硫化砷(As2S3),俗名鸡冠石,橙黄色,可作黄色颜料用。古代写字多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再写。由此而沿用的成语“信口雌黄”意即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又如成语“味同嚼蜡”,蜡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白色无味的固体,当人们对某事或某人的讲话感到索然无味时,就会说“味同嚼蜡”。
  2.古代诗词中的化学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这首诗不但是于谦忠烈清白一生的真实写照,还精辟地阐述了生石灰的生产过程。先挖掘石灰石矿,然后再将其高温煅烧,最后生成白色的生石灰。
  五、把化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化学中有很多与化学家有关的感人的故事,也有很多体现哲理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搜集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化学课堂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例如,在学习了钠的化合物后,向学生介绍侯德榜先生的生平,展现一个典型的爱国科学家的形象,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学习和奋斗的楷模;学习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后,对学生进行“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教育;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哲学教育;在学习有机化合物时,向学生介绍化学家维勒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不畏权威和世俗、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教育等等。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媒体渲染情景,再现历史;构建活动情景,感悟历史;语言描述情景,升华历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历史教学;情景教学法  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利用典型形象或创设一定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蛋白质是构成和维持细胞及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它们是由150个甚至多达1500个氨基酸构成的长链。在人的蛋白质中存在20种不同的氨基酸。每种氨基酸都具有不商的大小、电荷
<正>慢性高眼压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症状,它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临床表现,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后亦有部分出现眼压回升而呈慢性高眼压状态.如
【正】国土资源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党的十八大从"五位一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国土资源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核心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好人领导"的基本特征是良好愿景与工作实绩的不匹配,往往陷入事与愿违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好人领导"在人缘与能力上出现认识错位,指导与执行上出现角色错位,推功与揽过
一、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功效   1.提高科学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阅读能力是科学素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阅读是一种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从书面材料(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等)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时,需要感知文字或图像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处理所需要的信
直觉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直觉思维的引领作用愈来愈明显。本文在对关于数学思维、数学直觉思维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数学直
“写作文”是让很多学生头痛的事情,很多家长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针对学生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学生作文关键期在起步时期,这个时期最需要家长、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其对作文产生兴趣,知道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  一、日记激趣  日记是练笔的最好途径,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法宝,可是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写日记,把它当成一种负担。怎样让日记变得更加吸引学生·  1.不予限制。不要给学生时间
按照中央部署,我省第一批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106个地区部门单位已经全部完成动员部署,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7月正式启动,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分
【正】近年来,辉南县紧紧围绕全县林果、畜牧、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建设步伐,积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通过建基地、兴龙头、树品牌、创市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