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的多维学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2103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的学生对名著产生厌烦感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有效的名著阅读指导,或者虽有名著阅读指导,却往往架空生活,照搬生硬的歌颂类书评与作者坎坷的经历。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兴趣。所以,名著阅读首先要从名著阅读指导入手,再挖掘名著中生活化的一面唤醒学生的共鸣,然后点拨学生发现名著的艺术美,从而得到艺术熏陶和审美品味的培养。本文以古典叙事类名著阅读为例,管窥名著阅读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古典名著;多维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64
  一、古典名著多维学习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生活中不是没有阅读,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学生还是很喜欢阅读,然而信息社会的碎片式阅读虽然能满足现代人的短时需要,却难以唤起长久有力的情感共鸣,更不要提品德养成和灵魂塑造。
  二、古典名著多维学习的路径与规划
  教学研究的中国古典名著主要是叙事类,以《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为主,结合人教版必修和选修里的课文,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不少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的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指导课。
  1. 避虚就实的古典名著阅读指导课
  古典名著的阅读指导往往要与“剧透”结合起来,跟侦探小说等情节取胜的叙事类文学不同的是,很多学生对于名著情节一知半解,觉得名著的情节不吸引人,很多桥段似乎都被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借鉴”。很多学生以为自己对小说情节了然于胸,就失去了对古典名著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在展开古典名著阅读指导前,教师要先介绍名著大概情节,“故事都知道了,还讲什么?”讲作品之所以伟大的种种。除情节以外的优点,尤其是文学艺术上具有审美价值的优点。
  (1)将环境细读。如讲解《红楼梦》中大观园内居室园艺的细节,欣赏作品里展现的建筑艺术,可设计“文字里读出厅房布局”“世家贵族的气派园林”“诗会与选址”等教学互动环节,指导学生关注《红楼梦》里的环境细节,进而感受到《红楼梦》的高超创作艺术。如讲解《水浒传》各重大事件发生的场景——“山神庙”“景阳冈”“状元桥”时,要指导学生细读风雪中的山神庙的陈设和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挡门石头”;黑夜里的景阳冈、光影里的闹与静对武松打虎的铺垫;状元桥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热闹的街市对鲁智深言行所起的决定作用……
  (2)将服饰器物细读。猪八戒的武器九齿钉耙,全名称为上宝沁金钯,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借五方五帝、雷声普化天尊的净雷法咒、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重量有一藏之数,连柄五万零四千七百九十斤,如此威武的神兵,被猪八戒拥有,充满了幽默滑稽的小农风采;沙和尚的降妖宝杖,出自月宫梭罗仙木,由鲁班打造琢磨而成,外边嵌宝霞光耀,内里钻金瑞气凝,如擀面杖样的乌油黑棒子,重五千零四十八斤,全名降妖真宝杖,也称降妖宝杖,降妖杖。
  (3)将人物动作细读。古代小说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谓精彩纷呈,细读古代小说使用的动词,发挥联想与想象,便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例如林冲在山神庙前怒杀陆虞侯,相比起电视剧里长达十五分钟的打斗场面,原文只“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这几个动作干脆利落,加上对话也用不了三分钟,这显示了林冲的高超武艺。又如“群英会”里蒋干盗书,用一个“摸”字,生动地还原了蒋干鬼鬼祟祟的形态、小心翼翼的心理,还暗写了二更天的黑暗沉沉,这个动词使用得非常恰当。
  2. 跨界的名著深挖活动
  读书还需跳出文本,做广泛联系。笔者为名著阅读设计了许多跨界活动,帮助学生读出名著深味,读出名著趣味。
  (1)《史记》与汉字。汉字是象形的,也是形声的。通过拆解组合与形声会意的方法,将特定的汉字与《史记》里的部分篇目结合起来,理解文本的同时理解汉字,深刻理解汉字的同时挖掘文本。如《鸿门宴》,可以与“赢”字联系,将“赢”拆分成“亡”“口”“月”“贝”“凡”,让学生任选一个字为切入点,解读文本。举例:选“亡”,谁逃亡了?为什么要逃亡?如何逃亡?逃亡的结果是怎样的?又如《项羽之死》,对应“勇”,从勇从力,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西楚霸王自傲“力拔山兮气盖世”,正是勇的本义。但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是什么让他事倍功半呢?学生可通过分析字形字义,进而展开讨论。
  (2)《红楼梦》与互联网。在学习《红楼梦》这部名著时,在电子教室连上互联网,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名著内涵,构建恢宏的文学世界。如要求以“大观园”为关键词,搜索《红楼梦》信息,然后汇报。关键词:大观园 《红楼梦》。汇报制作成演示文档,内容包括:成因(原文)、建制(图片)、描述(原文)、特色建筑(图片)、相关诗词(原文或音频)。
  在主题为“从崩坏到破灭”的《红楼梦》单元教学阅读指导里,要求“仔细阅读课文提示,分组讨论单元课文”,可选命题有:肺腑之言,父子冲突,抄检现形,香消玉殒。四个课题组自带“可选议题”,如“抄检现形”的其中一个议题便是“请任选一幅画,将画上女子与《抄检大观园》中某一形象对应起来,参与讨论组,说说对应的理由。”三幅不同女子形象的水彩画是从网络获取的,学生根据自己阅读课文后的理解,选择形象相似的水彩画,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3)《水浒传》与现代诗。在抽样调查中得知,《水浒传》的“野”“蛮”似乎不太受学生待见,理由有三:故事情节都懂,没必要看;没有哪个人物形象当得起英雄的称号;行文语言比较粗俗,难以引发美感。针对第一个,笔者进行了影视比较阅读;针对第二个,批判性地讨论农民英雄、农民起义、农民文学的价值与狭隘性,如李逵的天真与野蛮,宋江的道义与无情,从而减轻学生对名著的恐惧感;针对第三个,创新性地将《水浒传》与现代诗歌联系起来,有的联系形象,有的联系情感。如苑西衙内的诗歌《林冲》:燃烧的水。/想杀人的时候大雪就落了下来。“/大风雪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天下的路”。/落雪不冷。/麦盖三床被。/多漂亮的江山,怎么也值得一副脚镣。
  诗歌的语言本身就是凝练、跳跃的,一首好诗,往往能够一字千钧、一沙宇宙。学生鉴赏这首诗,本来就需要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通过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学生完成了顿悟式的思维跃迁,并且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林冲这个悲情英雄的人生悲剧。
  此外,还举办过有关《水浒传》人名的诗歌创作活动,将水浒人名嵌入五言或七言诗中,要求创作的诗歌能体现该人物的重大事件或主要性格特征,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创作的诗歌以藏头诗为主,符合格律的不多,大部分是打油诗,妙趣横生。学生参观作品展览之后纷纷表示自己对《水浒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希望能够挤时间读完这一部作品。
  笔者针对不同名著作品的特征,进行各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名著艺术特征的跨界活动,发现学生其实并不排斥名著阅读,毕竟同根同源,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存在亲切感。跨界活动为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有更为开明的研讨氛围和开放的研讨空间。
  三、古典名著多维学习的效果与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开展古典名著閱读指导,发现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确实能引发学生兴趣,丰富多彩的多角度阅读指导课和广泛联系的跨界式语文活动课能够让学生消除对名著的恐惧心理,贴近生活的实用价值也吸引他们多元化地思考社会与人生,尤其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外或假期挤出时间来阅读古典名著,而非以往抱怨阅读时间不足,须知“感兴趣”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诸多活动的起因,笔者所在学校尽心竭力地设计语文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并且收到了一定成效,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后世子孙。体现在作文写作上,就是说理更有远大的历史眼光、对时事也有不俗的解读。当然,名著阅读仅止于人教版课本选用的文本确实显得狭隘,但人教版课本选文篇篇精彩,能读深读透,进而观照名著全文,也是不错的。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二中 535000)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活动是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在活动中,教师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和提升的平台,真正有助于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做加法”的形式使文本解读变得丰富,在学生“碎片化”的解读中,选择合适的节点,以“做减法”的形式深入指向教学重难点,使文本解读走向深处,这是发散和归纳思维的有效训练和提升,也是生成课堂活动的有效策略。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作为一门新学科,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与以往的学科必然有所不同。初中物理所学知识虽然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的各方面,但物理的学习难度系数较高,容易使初次接触物理这一学科的初中生产生抵触、厌学心理。本文旨在探讨同伴教学法被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所带来的效果。  关键词:同伴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要: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校本教研是将教研、科研、培训三者有机整合,它的终极目标是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得到解决,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校本研修意识得到强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校校本研修文化得到加强,使学校成为研究性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探索前行;共同体文化;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新出现的题型,是对新材料作文的一种改良。任务驱动型作文着重考查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关键词:任务驱动;作文;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45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有创造性地使用阅读素材,易于接纳学生的新思想,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反思性教学活动强调教师对个人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思考与反思,重视教学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动态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会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促进教学有效性提高。本文主要研讨英语阅读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应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学的效果能充分体现教师是如何引导的?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高度地融合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教师的导;学生的学;探究活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25  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
摘要: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打破传统复习方法,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围绕知识梳理网格化、教学串联网格化和学生合作网格化三方面进行实践,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网格化教学,学生对知识具有更大迁移性,达到举一反三效果,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格化教学;高三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107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107  一、案例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史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学生对生物科学史感兴趣,主要偏向于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知识,但对于科学方法的学习及运用还比较薄弱。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
摘要:语言是社会存在的产物。英语和汉语所属民族有不同的历史、社会习俗和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英汉语言在含义上、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观念上的差异,使英汉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禁忌上都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不同,对于语言的学习运用十分必要。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做比较,以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摘要: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在英语复习备考时若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可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应变能力,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如何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完形填空实际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  关键词:逆向思维;命题者的角度;模拟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10  传统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