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春秋育新苗 继往开来谱新篇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垂花大門、苏式彩绘抄手、玻璃瓦盖沿影壁,雍容典雅的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北京一幼”)位于不断经历时代变迁、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北京市东城区汪芝麻胡同。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脚步,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孜孜耕耘在学前教育的园地上,在奋斗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在历史的积淀和岁月的洗礼中,散发着迷人的风采和独特的风韵。
  筚路蓝缕,与祖国同风雨共奋进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创建于1949年,原名为“北京市第一托儿所”,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及唯一的对外学前教育机构。解放初位于东城区干面胡同,后由市政局主管。1954年更名为北京市第一幼儿园,迁入汪芝麻胡同19号。早期的北京一幼办园条件简陋,1974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当时的市领导:“当前我国虽然困难,但中国这么大,难道连一所幼儿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吗?建好了幼儿园可以收外国孩子,也可以收中国孩子,这是一件好事嘛,要认真办!”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仅用了一年时间,北京一幼陈旧的园舍、老旧的设备得到了全面的翻修、改造,成为当时环境优雅、设施设备先进、全国一流的“花园式”幼儿园,也成为北京市学前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当时全园共收托3-6岁中外幼儿400多名,教职工近80人。1989年,北京一幼被评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示范园。2000年,北京市第一幼儿园附属实验园成立;2009年,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分园)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2013年北京市第一幼儿园魏家分园、吉祥分园先后开园。北京一幼先后接待过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元首及夫人,以及教育代表团的访问、参观和交流,有75个国家的3000多名外国幼儿在此学习和生活过。
  北京一幼领导班子不断优化管理思路,坚持“以研促教、以研兴园”的发展思路,带领一支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探寻幼教规律,分享教育智慧,传递教育的爱与温暖,努力将北京一幼建设成优质普惠性幼儿园,用生命的真实和热情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近年来,为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北京一幼充分发挥市级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率先探索了“名园托管街道园”的管理模式,先后接手街道园、改造小学建分园、新建半日班,为周边居民扩增优质学前教育学位,让家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目前,北京一幼已形成一园四址、24个教学班、约700名在读幼儿的办园规模,并在教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连续十年获北京市辛勤育苗先进集体、巾帼建功文明岗等称号。
  快乐教育,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70年来,时代在向前飞速发展,一幼人始终秉持“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的办园理念。在一幼人看来,快乐的人生源于自强、自立、自信,在于积极向上的创新思维方式,基于乐观开朗的健康心态,需要以身心健康作为生命底色。北京一幼围绕“快乐教育”,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一幼人坚持“人生的意义在不断砥砺前行中逐渐显现”的理念,关注日常生活中一花一树的启蒙作用,磨砺孩子的意志和品行;他们注重体验教育,与孩子一起开展“快乐小帐篷”“快乐拔萝卜”“快乐音乐会”活动,捕捉新奇、放飞“快乐”,播撒积极与阳光的种子;他们精心创设园所环境,通过“美”的浸润、滋养,培养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因子。
  在砥砺前行的70年中,北京一幼不仅致力于用“快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还致力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先后提出“艺术活动多起点”“艺术表现无对错”“还给幼儿艺术表现的空间”等教学理念,坚持以艺术教育启迪幼儿的心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民歌、民舞、民乐、民艺等对幼儿进行传统艺术启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与表现。他们精选中国优秀儿童作品,开展戏剧活动,鼓励孩子们在戏剧表演中敢于想象、善于表达、乐于表演,体验经典之美;通过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等方式,将京剧等引到幼儿身边,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传承文化之美。2015年,北京一幼园本课程《幼儿园综合艺术课程》出版,北京一幼的艺术教育从“活动”走向了“课程”。
  在环境创设上,一幼人致力于打造“富有教育性、艺术性、民族性,具有童趣和现代气息”的育人环境,让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教育的因素。在民族文化教育中,注重多元感知与体验的环境设计和凸显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布置,强调幼儿艺术教育的人文性、综合性、游戏性、愉悦性,以此为孩子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一幼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健康管理四步曲”。第一步“放手、放心”。“放手”就是让孩子自己走,为入园新生提供“我能行”的自信心理建设契机;“放心”就是给孩子妈妈般的爱,让每一个幼儿得到最贴心的照顾。第二步“安全、自然”。从入园消毒到各种防护措施,为孩子撑起一把把隐形的生命安全伞。第三步“养成、习得”。每天一个故事,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进而收获良性、规律的学习方式。第四步“食育、体育”。针对每一个节气开发了相应的“食育”活动,内容涵盖了应季食物的种植与品尝、民间游戏与习俗体验、故事传说与戏剧表演等,真正做到了将食育的方方面面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亲子运动会、趣味户外体育游戏等丰富的锻炼形式,小车、攀爬架等多样的游戏运动器材激发了孩子的运动兴趣,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前教育的不断革新和探索发展中,北京一幼积极承担学前教育人的责任,发扬“爱、勤、精、新”的办园精神,努力打造一所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前教育精品园,在“快乐教育”的理念引领下,为儿童创造美好的童年。
  搭建平台,打造优秀专业的教师团队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知行合一的“强国一代”,北京一幼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将师德建设主题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始终,鼓励教师坚持“爱、勤、精、新”的工作准则,能够在各自岗位上努力进取、尽心尽责。坚持用政策法规教育人、用师德师风规范人、用身边榜样启迪人;开展优秀党员教师主题寻访活动,弘扬幼儿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幼儿、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借助市、区级师德建设平台,帮助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与自豪,树立立足本职、做人民满意教师的职业追求,鼓励教师用实际行动去赢得社会的信任与尊重。近年来,北京一幼涌现了蔡涛、郭琛、李新平、文蕊、任平等一批优秀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形成了骨干教师培养梯队。   二是努力为教师提供提升自我的成长环境。针对教师年轻化、多元化的特点,开展“教、学、研”一体化的园本培训,全园联动,构建学习共同体,使园所各岗教职工形成同学、共助的研习氛围,并以此实现所有教职工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同频共振。他们强机制,完善培训保障,构建了长期、中期、短期三种园本培训时间线轴。长期时间线是以一个学期为单位确定园本培训的主题;中期时间线是以月为单位确定每月的培训重点;短期时间线是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需要,随时开展培训。长期、中期、短期三种时间线轴结合在一起,构成园所园本培训计划的时间线索,使得园本培训既有长效性、系统性,又有灵活性、针对性。
  三是以创新的专题培训内容、多样的培训形式,来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园所通过定期开展艺术文化体验活动,提升教职工的艺术创作能力及人文素养;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引导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知识观、儿童观;通过鼓励教师“走出去”,了解最新的学前教育研究动态,并根据自身特点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地融入到工作中,提升业务能力;通过鼓励教师申报国家、市、区级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四制”(课题领航制、问题驱动制、班级研究制和兴趣导研制),给教师以充分的研究时间与空间,使他们获得主动发展。
  四是分层培训,让不同教师各取所需、各得其宜。北京一幼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师徒结对、贴身指导,缩短新职教师的适应期;借助专项培训、立体考核,从艺术欣赏十分钟观摩学习活动入手,辅之以学习、研讨、观摩交流等360度的立体培训形式,帮助青年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通过实战练兵、竞赛培训,激发成熟教师进一步创新的意识,鼓励老教师不断总结提升教学经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依托刘金玉名园长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等,让骨干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不断成长;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与首都师范大学紧密联系,实施“飞翔计划”,探索形成“高校-幼儿园携手”培养模式,让每位骨干教师与高校教师建立师徒关系,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高。
  输出资源,辐射带动姐妹园所共同发展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北京一幼一直致力于和教育同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同发展。这所有擔当精神的幼儿园,一直以来肩负着向各市、区县姐妹园所输送高质量教育资源、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的使命,实现了在辐射带动中携手发展、同享优质。自2014年以来,北京一幼作为优质资源与怀柔、延庆、昌平等地的幼儿园手拉手,共同开展育儿教育研究,同时,作为第一个签订京津冀一体化手拉手协议的协作园,与河北保定、张家口等地的幼儿园结成发展联盟,让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交流共享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多年来,从北京一幼走出了十多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的干部,这些干部扎根到各姐妹园所担任园长,在新的岗位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2019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扶贫结对帮扶指示精神,北京一幼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奔赴凉山州机关第一幼儿园支教,搭起了北京与凉山幼教的友谊之桥。
  一份信念,与共和国共同梦想,一座庭院,为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奠基。70年来,北京一幼积极迎接挑战,勇于担当,使自身的成长与时代发展相互辉映,在生命的原野上播撒下一批又一批希望的种子。未来,北京一幼将继续跟随祖国奋进的脚步,点燃一团团生命的火焰,让它更美、更暖、更亮。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无论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还是推进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现代化征程,教育无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前,江苏正处于即将建成全面小康和开启现代化征程的时期,教育既要围绕小康目标补短补弱,又要面向未来、服务发展,为全国探路。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江苏承担起
期刊
李蓓:  未来学校不是重新建造一所新学校,而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整合与创新。未来学校建设是因时而生,顺势而为的;是扎根本校,面向未来的;是立足本真,朴实作为的;是翻转思想,转变形态的;是各有特点,各具特色的。  那是共生共长、共创共建的四个年头,那是有很多故事与情节的丰满时光。未来是什么?未来学校是什么?为什么要建未来学校?本来又是什么?这些话语时时叩问着我。未来学校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应然之需,又是
期刊
编者按:  根据2016年出台的《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教育普及度是排在首位的指标,具体项目包括: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主要反映学前教育覆盖面;义务教育巩固率,主要反映义务教育在校生完成学业情况,按小学和初中分别计算;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反映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反映高等教育覆盖面;终身学习网络覆盖率,主要反映终身学习资源的覆盖面和建设情况;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期刊
编者按:  江苏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将统筹度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监测指标,监测点包括: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互通衔接,主要反映各类教育结构比例的合理程度及相互贯通情况;学校布局与规模合理,主要反映各级各类学校布局与规模情况;中等以下学校达到适度班额的比例;主要反映中小学、幼儿园班额情况;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主要反映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情况;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主要反映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教育治理水
期刊
2019年5月的一个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滕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数学课。新课讲授部分结束后,滕老师在平台上给同学们分发了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6道练习题。学生们迅速打开平板电脑,直接在平台上提交答案,解答题完成后拍照上传。10分钟后,滕老师已经看到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选择题回答情况很好,准确率是100%。第5题解答题准确率79%,我们来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下课后会给大家一些有
期刊
编者按:  对于教育的開放度,《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主要从资源共享和对外交流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产学研结合水平、高校学分互认比例、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利用、高校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和学生比例、各类来江苏留学人员数、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比例等成为主要监测对象。  资源共享成效凸显  近年来,江苏省高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作用,主动服
期刊
无锡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聚焦公平普惠这一群众最广泛、最直接的教育关切,固本强基,提优补弱,精准发力,持续扩大资源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普及规模不断扩大  对标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定位,无锡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明确要求教育“先起跑”“跑在前”。坚持公共资源
期刊
近年来,苏州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让学生就读更多好学校。2018年,我市共建成投用69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6.8万个,增加普通高中教育学位5600个。2019年我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所,新增学位4.8万个。科学调整普职比例,增加高中阶段招生指标。全面推
期刊
沐江南之灵气,承东吴之文脉。有着119年办学历史的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新时代,在承接新一轮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战略要求中,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服务发展能力,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开源节流,确保教育经费投入  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教育
期刊
自协同创新计划实施以来,南京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协同创新工作,营造了全校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2018年我校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固本强源、协同创新、奋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的目标,再次强调发挥协同创新工作的标杆和磁场作用。  “1+3+12”,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  我校现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膜材料与膜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