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平普惠 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聚焦公平普惠这一群众最广泛、最直接的教育关切,固本强基,提优补弱,精准发力,持续扩大资源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普及规模不断扩大
  对标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定位,无锡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明确要求教育“先起跑”“跑在前”。坚持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每年将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联审联批制度,确保教育资源供给与人口增长和新型城镇化推进规模相适应。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72.98%的幼儿园建成省优质幼儿园,96.54%的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定标准化办学标准,建成省四星级高中38所、省现代化示范性(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12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所,成功引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启动建设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宜兴研究生院,在省内率先实现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2019年,无锡全市共安排资金187.3亿元,集中推进136个学校新开工和续建重点项目,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均创历史纪录。全市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长期稳定在99.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终身学习网络覆盖率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4%,城市、农村居民社区教育活动参与率分别达70.68%、63.45%,优质教育资源普及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均衡发展格局日趋巩固
  多措并举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差异,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每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和骨干教师参与校际轮岗交流的比例达15%以上,市区热门普通高中70%以上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以“办好老百姓家门的好学校”为目标遴选培育两批57所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引导支持开展集团化办学、组建学校共同体,梁溪区43所公办中小学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出台《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实施乡村支持计划,实行乡村教师职称单独评审制度,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45个,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程,累计投入改薄资金49.8亿元,全市各市(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4个区建成“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保障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共资源供给,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经费比例提高至7.28%,90%的幼儿就读于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高中阶段财政性教育经费占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比例达92.99%。
  守牢民生底线,各类群体平等接受教育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工作作出了全面规定。近年来,又根据居住证制度的建立和生育政策的变化对入学程序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达4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辦学校就读比例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0%以上。以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建成融合教育资源中心59个,实现了全市残疾儿童少年接受15年免费教育政策全面覆盖。2018年,出台《无锡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关于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加强资助经费管理的意见》,统一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条件,进一步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内容,初步构建形成精准资助机制。“十三五”以来,全市已累计落实资助资金3亿余元,惠及学生30余万人次,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按照省定标准接受帮扶。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急需掌握多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全新并具有前瞻性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主动探究与团队合作为路径,链接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并演化為学生行走世界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高阶学习,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学习回归了本源,解决了“学习是体验的研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真实
期刊
2019年2月26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全面部署新时代江西教育现代化工作,开启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征程。迈进新时代,江西省教育改革有哪些新思考、新举措?江西的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  《教育家》: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
期刊
怀三分侠气,存一点素心,这句话形容裴钢院士怕是妥帖的。他的文字自带“尽在杯中”的旷达,还裹着些诗人的浪漫,他读《白香词谱笺》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山河往事词中历,婉约豪放入心来。”就这么轻轻地一笔,云淡风轻。而作为科学家,他又是客观严谨的。他说,科学实际上是认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裴钢的研究领域小到“细胞”,他的精神世界却大到生命万象。他可以从“生生不息的繁衍能力”这一生物学基础来认识生命,也可
期刊
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并探索教育现代化的省份,先后经历了试点探索、区域推进、全面提升三个阶段。1993年至2005年为试点探索(条件改善)阶段,建设重点主要在乡镇和学校;2005年至2010年为区域推进(质量提升)阶段,建设重点从学校、乡镇扩展到县域层面;2010年以来为全面提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阶段,建设重点由县域拓展到区市及全省。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在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加快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无论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还是推进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现代化征程,教育无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前,江苏正处于即将建成全面小康和开启现代化征程的时期,教育既要围绕小康目标补短补弱,又要面向未来、服务发展,为全国探路。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江苏承担起
期刊
李蓓:  未来学校不是重新建造一所新学校,而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整合与创新。未来学校建设是因时而生,顺势而为的;是扎根本校,面向未来的;是立足本真,朴实作为的;是翻转思想,转变形态的;是各有特点,各具特色的。  那是共生共长、共创共建的四个年头,那是有很多故事与情节的丰满时光。未来是什么?未来学校是什么?为什么要建未来学校?本来又是什么?这些话语时时叩问着我。未来学校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应然之需,又是
期刊
编者按:  根据2016年出台的《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教育普及度是排在首位的指标,具体项目包括: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主要反映学前教育覆盖面;义务教育巩固率,主要反映义务教育在校生完成学业情况,按小学和初中分别计算;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反映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反映高等教育覆盖面;终身学习网络覆盖率,主要反映终身学习资源的覆盖面和建设情况;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期刊
编者按:  江苏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将统筹度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监测指标,监测点包括: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互通衔接,主要反映各类教育结构比例的合理程度及相互贯通情况;学校布局与规模合理,主要反映各级各类学校布局与规模情况;中等以下学校达到适度班额的比例;主要反映中小学、幼儿园班额情况;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主要反映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情况;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主要反映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教育治理水
期刊
2019年5月的一个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滕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数学课。新课讲授部分结束后,滕老师在平台上给同学们分发了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6道练习题。学生们迅速打开平板电脑,直接在平台上提交答案,解答题完成后拍照上传。10分钟后,滕老师已经看到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选择题回答情况很好,准确率是100%。第5题解答题准确率79%,我们来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下课后会给大家一些有
期刊
编者按:  对于教育的開放度,《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主要从资源共享和对外交流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产学研结合水平、高校学分互认比例、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利用、高校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和学生比例、各类来江苏留学人员数、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比例等成为主要监测对象。  资源共享成效凸显  近年来,江苏省高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作用,主动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