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推动江苏教育开放融合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对于教育的開放度,《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主要从资源共享和对外交流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产学研结合水平、高校学分互认比例、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利用、高校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和学生比例、各类来江苏留学人员数、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比例等成为主要监测对象。
  资源共享成效凸显
  近年来,江苏省高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作用,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共享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技术合同成交数达19152项,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5.2%;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9.47亿元,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4.1%。
  首先,强化服务发展政策导向。将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创造、转化情况纳入江苏高水平大学、优质高职院校遴选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江苏高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全省高校科技活动主要指标以及高校技术合同交易额排名情况。
  其次,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紧密围绕国家和江苏重大战略需求,强化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的有效对接。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高校与市县共建研究院224个,与高新区、开发区共建科技平台249个,与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实验室、中心1621个。
  再次,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强高校与各地、各行业、企业的需求信息对接;鼓励高校选派教授、博士和硕士以“企业创新岗”(科技副总)等形式到企业服务,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到企业实施技术转移、创新创业。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课程建设,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2016年启动了“十三五”全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以政府主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多元评价、共建共享为建设机制,采用省、校两级建设方式,由学校申报或省教育厅指定确定选题,通过校、省逐级遴选的方式实施。2016-2017年共立项建设高校在线开放课程442门,课程上线运行率超过95%。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中,有128门本科课程获得认定,占全国本科18.6%,居全国第一。
  对外交流水平提升
  截至2018年底,来苏高校留学人员累计4.58万人。自 2003 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加拿大多伦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澳大利亚墨尔本设立苏曼教育国际发展中心、苏安中心、江苏加州国际教育发展中心、江苏维州国际教育发展中心等四个海外基地。
  早在2003年,江苏就实施教师短期出国进修计划,选派中小学、中职校教师和校长,赴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江苏教育发展水平,扩大了江苏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为确保各项计划的实施,省财政每年资助经费约4500万元,培训2000人左右。16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约9亿元,派出2.6万名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进修类型分为英语教师雏雁计划、专题专项研修计划和引智培训计划三类。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建立了4个海外培训基地,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2011年开始,江苏省启动实施高校境外研修计划,每年面向全省高校选拔35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长赴世界200强高校、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深造或跟岗研修。省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专项支持,最大限度拓展高校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江苏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全国模范教师程风,今年刚满30岁,但她扎根乡村已有9年了。她以对教育无比挚爱的情怀,默默地耕耘在鄱阳湖畔这片沃土上,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2011年7月,程風从景德镇学院毕业,成为鄱阳县游城乡土塘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2015年,当程风得知游城乡一个偏僻的教学点北塘小学生源流失严重,学校的教学质量日益下滑的情况后,她主动要求从一所完小来到这所教学点,以一己之力把一个生源流失严重的教学
期刊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急需掌握多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全新并具有前瞻性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主动探究与团队合作为路径,链接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并演化為学生行走世界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高阶学习,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学习回归了本源,解决了“学习是体验的研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真实
期刊
2019年2月26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全面部署新时代江西教育现代化工作,开启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征程。迈进新时代,江西省教育改革有哪些新思考、新举措?江西的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  《教育家》: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
期刊
怀三分侠气,存一点素心,这句话形容裴钢院士怕是妥帖的。他的文字自带“尽在杯中”的旷达,还裹着些诗人的浪漫,他读《白香词谱笺》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山河往事词中历,婉约豪放入心来。”就这么轻轻地一笔,云淡风轻。而作为科学家,他又是客观严谨的。他说,科学实际上是认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裴钢的研究领域小到“细胞”,他的精神世界却大到生命万象。他可以从“生生不息的繁衍能力”这一生物学基础来认识生命,也可
期刊
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并探索教育现代化的省份,先后经历了试点探索、区域推进、全面提升三个阶段。1993年至2005年为试点探索(条件改善)阶段,建设重点主要在乡镇和学校;2005年至2010年为区域推进(质量提升)阶段,建设重点从学校、乡镇扩展到县域层面;2010年以来为全面提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阶段,建设重点由县域拓展到区市及全省。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在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加快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无论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还是推进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现代化征程,教育无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前,江苏正处于即将建成全面小康和开启现代化征程的时期,教育既要围绕小康目标补短补弱,又要面向未来、服务发展,为全国探路。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江苏承担起
期刊
李蓓:  未来学校不是重新建造一所新学校,而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整合与创新。未来学校建设是因时而生,顺势而为的;是扎根本校,面向未来的;是立足本真,朴实作为的;是翻转思想,转变形态的;是各有特点,各具特色的。  那是共生共长、共创共建的四个年头,那是有很多故事与情节的丰满时光。未来是什么?未来学校是什么?为什么要建未来学校?本来又是什么?这些话语时时叩问着我。未来学校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应然之需,又是
期刊
编者按:  根据2016年出台的《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教育普及度是排在首位的指标,具体项目包括: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主要反映学前教育覆盖面;义务教育巩固率,主要反映义务教育在校生完成学业情况,按小学和初中分别计算;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反映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反映高等教育覆盖面;终身学习网络覆盖率,主要反映终身学习资源的覆盖面和建设情况;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期刊
编者按:  江苏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将统筹度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监测指标,监测点包括: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互通衔接,主要反映各类教育结构比例的合理程度及相互贯通情况;学校布局与规模合理,主要反映各级各类学校布局与规模情况;中等以下学校达到适度班额的比例;主要反映中小学、幼儿园班额情况;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主要反映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情况;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主要反映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教育治理水
期刊
2019年5月的一个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滕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数学课。新课讲授部分结束后,滕老师在平台上给同学们分发了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6道练习题。学生们迅速打开平板电脑,直接在平台上提交答案,解答题完成后拍照上传。10分钟后,滕老师已经看到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选择题回答情况很好,准确率是100%。第5题解答题准确率79%,我们来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下课后会给大家一些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