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应对学生情感的缺失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初三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篇阅读分析——《你遗失了感动吗?》评讲试卷时,笔者问学生:“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他们有气无力地回答:“没有。”笔者又问:“你们曾经被别人感动过吗?”他们零零星星地回答:“没有。”这样笔者如文中的老师一样,心情异常沉重。这些孩子平常接触了那么多的人,经历了那么多的事,看(听)了那么多的故事,难道就没有什么能拨动他们的心弦令他们感动的地方吗?
  果真是这样,即使他们阅读分析的答案完全正确,那又有什么用?因为国家需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情商的人才,而不是没有情感的机器人。面对这样一批情感苍白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去做呢?
  
  案例二: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尽管初三临近中考,笔者仍然要求学生适当收看电视,关注地震情况。笔者相信,只要学生看到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 ,听到那一篇篇包含血泪的新闻报道,他们的灵魂肯定会受到一次洗礼!然而,当笔者在课堂上想请学生讨论自己的体会时,他们面无表情,无人出声。一打听,才知道,地震都过去好几天了,关注的只有几个同学。
  如果一个初三学生——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对汶川大地震这么一件震惊中国、震惊世界的大事,竟能熟视无睹,竟能无动于衷,竟能如此地麻木,那么他们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类似于上面这两个例子,在课堂上,笔者经常碰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体味到学生那种麻木无知、情感冷漠的思想。常常在伤心、难受的同时又感到很无助、茫然。
  原因是多方面的。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造就现在许多孩子的思想复杂、情感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使一个孩子真正的成人,需要众多教育合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任尤其重大。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主张文道统一,要求学习者读书做人。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上,把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在语文课上应怎样去找回学生缺失的情感呢?
  首先,在语文课堂上,应尽可能地采用情感教学法。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上要用情感来激发人。用真情去打动人,教师用丰富的情感熏陶学生的思想,用真挚的感情滋润学生的心田,用诚挚的话语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努力进取,获取真知,陶冶情操,使他们的灵魂达到高尚的境界。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简单的说教,不应该是脱离情感、苍白无力的表述,这样。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性接受,也是暂时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土壤上。知识传递如能伴随着浓烈的感情,学生才乐于接收、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师运用情感教学。把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还给人类,让教学充满情感,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爱满天下”,使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并富有爱心、感恩之心,成为合格的人才。
  其次,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品读课内名家名篇。
  语文教材提供了情感因素。“诗言志”,志者,感情也,诗来自感情;“歌缘情”,缘者,因缘也,歌也来自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者文之经”。等等。这些无不说明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由各类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那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还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他们树起榜样和楷模,指出努力方向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认清是非界限、美丑标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净化灵魂的目的。
  再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赏析课外的美文佳作。
  语文课本上情感教育的文章毕竟很有限,作为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收集一些优美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具有启迪作用的、充满人性关爱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学生赏析。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那一篇篇优美文章的情感陶冶下,学生感动并感化着,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最后,推荐好书让学生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读者》、《阅读年选》、《智慧背囊》、《青年文摘》、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世界名著都能给人以启迪。阅读它们不仅能让学生们享受到良好的文学艺术熏陶,增加文化底蕴,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素质。
  总之,学生的思想是复杂多变的,学生的情感也是敏感脆弱的。一个学生良好品德和丰富情感的形成,需要各科老师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教育合力。而语文课程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广泛的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帮他们找回缺失的情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经散瞳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RVO病例52例,健康对照组52例,使用Acuson 128XP/ 10型彩色电脑声像仪,测定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中央静脉(CRV)及眼动
目的提供一种后囊膜无功能性支撑作用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行角膜缘透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9例(29眼),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所有病例术中均发生非计划内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改行睫状沟植入,光学部置于环形前囊膜下.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0.3,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膜破裂(29眼),8眼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无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应当客观认识农业农村的新情况,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因势利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顺势而为推
许多语文名家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曾经使用的几种设计导语的方法,请同行赐教!    一、猜谜语导入法    猜谜语,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益智、娱乐活动。用猜迷的方式揭题,既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如教学《爱莲说》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
1.前赴后继前仆后继前者意为"前面的人冲了上去,后面的人紧跟着上去";后者意为"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后面的人紧跟着又冲了上去"。2.一挥而就一蹴而就前者意为"一动笔就写成",形
期刊
<正>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赞科夫在阐述他的教学论思想时指出:“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的才能和秉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鲜为人知的"闪电红颜",她就是"风流才女"石评梅,学名石如璧,乳名心珠,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所以自名为"评梅"。石评梅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深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很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虽然也冠以企业之名,或者是所谓“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但却没有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完全没有按照企业管理的理论和规律
中学语文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在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实践近三十年,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①目的对两种抗凝剂进行对比测定分析.②方法采用枸橼酸钠和肝素两种抗凝剂,对79例正常人和36例病人的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了测定.③结果正常人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测定的E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