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zhang_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是完成“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要提倡自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学到科学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是小学生学科学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它是指学生直接运用眼、鼻、耳、皮肤等感觉器官,对自然科学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1.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该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2.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3.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利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4.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的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例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观察效果更全面。
  二、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同学们也非常熟悉,但平时并没有仔细深入的研究过。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研究光在潜望镜内的传播路线,不停地鼓励不爱动手的學生,并做耐心的指导。在研究潜望镜活动中,我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并允许他们将潜望镜拆开来研究,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朝前走了一步,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三、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而实验教学和实验制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平台。要使科学实验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充分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显现,首先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科学的知识、思维方法来指导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又要以科学的有关教学原则和新的教学思想指导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例如在“通电的线圈”一课实验,首先变模拟实验为自行设计实验,让学生人人设计通电线圈,让学生回忆上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启迪学生思维活动,找出磁铁的南北极,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做一个电磁起重机。这一自主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创造了一个宽松环境,每个人都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交流设计电磁起重机时,有一半的学生设计的电磁起重机用了一节电池,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用了两节电池,另四分之一的学生用了三节电池,学生很快得出了:串联电池越多,产生的磁力越大。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设计电磁起重机的实验操作中,不仅训练了实验操作能力,还加深了实验的理性认识和思考。
  四、小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堂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共同参与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共同参与的基本形式。它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可以在小组中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培养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共同发展。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充分享有发言权,同时在交流中也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去探索,知识、能力、情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使科学课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得到培养,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经强调了理解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着诸多的理解障碍,影响了理解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在分析学生理解力障碍成因的基础上,寻求提高学生理解力的有效方法。  一、学生理解障碍分析  就历史学习而言,学生理解障礙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各中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中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的、适当的计算机教育方法在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学生计算机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计算机任课教师素质  计算机教师要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获取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挖掘美的情愫,并引导学生加以欣赏,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
期刊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带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新实验和新方法随着新内容逐渐进入课堂教学和活动课程,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多种功效,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的形成,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源于实验。同时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期刊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究其原因故然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所致。因此,如何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和综台素质的提高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结合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本人也进行了多年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化学作为初中所开设的科学类课程之一,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化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鉴于目前的化学教学问题,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问题,试着谈谈其与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化学 实验 科学素养 思考  一、化学教学与科学素养  作为实验性科学,初中化学在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方面有着特殊的启蒙性作用,化学学科的课程目标我们国家定位为“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针对地理新教材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点涉及面广,更应该把握会考考纲的准确尺度,创设好课堂情境,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新、求异”的思想。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的提高作用,运用新的表达方式、教学手段、认知标准、测试练习、使零星散乱的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重新
期刊
信息技术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的是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内容,并且要通过恰当的学习方法的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改变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情感態度与价值观的外化。  一、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误区  教学手段是为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在实施教学手段的时候必须明确其目的是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之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下创新。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阅读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程课标》对情感渲染,情境设置做了不少探索。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呢?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新课改 美术教学 情境创设 途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