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之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下创新。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阅读
  1.通过教师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在平时我们要向学生展现一个富有文采、气质高雅、满腹经纶,值得尊敬与喜爱的教师形象,以独特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进而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学生经过阅读,在与文本对话感知的基础上,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来向学生展现与文本相关的情境、画面、场面等,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与感悟文章、文字本身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场面的壮大、感情的深厚、爱之浓、恨之切,这同样可以激起学生深厚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师生互动,让学生“敢”阅读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让学生乐于阅读,敢于阅读。
  三、课堂上确立学生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能”阅读
  “先学后教”,让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把結果讲给学生听。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很少有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教师在对文章进行各个模块的分析,将文章支解。所谓的阅读也只是根据教师的问题直接从文章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新课程强调阅读的个性化,提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首先,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我们要坚持精讲精练的原则,每节课为学生的阅读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时间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其次,让学生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想象,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再次,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学生将自己在读中的感悟与体验表述出来,进行交换与交汇,有争议的地方展开激烈的讨论与充分的交流,在不断的争论中达成共识。
  四、加强阅读训练,感悟阅读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1.注重诵读,用好课前的五分钟口语训练。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利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开展口语训练,形式灵活,更具随意性,主要是让学生交流个人的阅读心得,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学生阅读的检测。
  2.立足文本,教会学生与教材“对话”。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哪些”等;(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等;(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3.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
  4.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开展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要有一定要求,每学年阅读几部名著。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聊天、座谈会等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从小处着手,做长期规划,将有效阅读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雪萍 张春林 鲁宝元 应当建立一门阅读学[J].华夏出版社,2010年6月。
  [2]董蓓菲 语文教育心理学[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其他文献
毕业转眼间八年,摆脱学生的幼稚,穿上教师的神圣的服装,重新回到农村学校。八年,不长,但是感受很多,从当初学生的感受,到今天教师的感受,“我们农村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去引领农村的孩子跟上社会的脚步?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毕业后有一个好的规划?……”太多的思绪,太多的感受,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我们农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农村教育工作者?  一、做一名细心,耐心,贴心,狠心的管理
期刊
用計算机技术将语音、文本、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直接对人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刺激,并且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和相关的各种教学信息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知识,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对于学校而言,多媒体网络可以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大范围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多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在历史
期刊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经强调了理解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着诸多的理解障碍,影响了理解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在分析学生理解力障碍成因的基础上,寻求提高学生理解力的有效方法。  一、学生理解障碍分析  就历史学习而言,学生理解障礙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各中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中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的、适当的计算机教育方法在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学生计算机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计算机任课教师素质  计算机教师要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获取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挖掘美的情愫,并引导学生加以欣赏,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
期刊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带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新实验和新方法随着新内容逐渐进入课堂教学和活动课程,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多种功效,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的形成,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源于实验。同时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期刊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究其原因故然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所致。因此,如何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和综台素质的提高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结合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本人也进行了多年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化学作为初中所开设的科学类课程之一,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化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鉴于目前的化学教学问题,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问题,试着谈谈其与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化学 实验 科学素养 思考  一、化学教学与科学素养  作为实验性科学,初中化学在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方面有着特殊的启蒙性作用,化学学科的课程目标我们国家定位为“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针对地理新教材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点涉及面广,更应该把握会考考纲的准确尺度,创设好课堂情境,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新、求异”的思想。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的提高作用,运用新的表达方式、教学手段、认知标准、测试练习、使零星散乱的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重新
期刊
信息技术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的是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内容,并且要通过恰当的学习方法的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改变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情感態度与价值观的外化。  一、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误区  教学手段是为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在实施教学手段的时候必须明确其目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