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比的荞麦日粮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肠道胆固醇吸收和菌群的影响

来源 :粮油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不同比例荞麦日粮,对高胆固醇脂血症小鼠肠道胆固醇吸收和排出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小鼠分别饲喂AIN-93M标准饲料空白组,高胆固醇饲料模型组、高胆固醇饲料+荞麦低剂量组、高胆固醇饲料+荞麦高剂量组,饲喂12周.结果 显示,不同比例荞麦日粮均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修复小肠受损结构.相对于模型组,荞麦日粮组能提高小肠的ABCG5/ABCG8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bfamily G members 5/8)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量,减少NPC1L1(Niemann-Pick type C 1 like 1)蛋白的mRNA表达量,进而减少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不同比例的荞麦日粮可以极显著升高小鼠肠ABCA1、SR-B1基因表达,提升肠道中胆固醇的逆向转运.相比模型组,高比例荞麦日粮大幅度促进肠道菌群的丰度,而低比例荞麦日粮对肠道菌群的丰度有负面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2020年181个送检的玉米样品中的多种隐蔽性真菌毒素和新型毒素含量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送检样品中隐蔽性呕吐毒素-3-葡萄糖苷素和呕吐毒素乙酰基化合物15-乙酰基呕吐毒及3-乙酰基呕吐毒素的数据以及白僵菌素、恩镰孢素、串珠镰刀菌素、杂色曲霉毒素及链格孢毒素等新型毒素的分布情况;大部分样品未检出,有部分样品检出3-葡萄糖苷-呕吐毒素和15-乙酰基呕吐毒素为主的隐蔽性毒素,检出率分别为92.3%和64.4%.新型毒素中应关注白僵菌素和串珠镰刀菌素,少量样品检出率分别为96.69%和95.03%.
传统发酵面制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小麦粉后熟期对馒头类发酵食品生产工艺及产品特性有明显的影响,常常造成质量波动.以自制的室内储藏小麦粉为样品,借助面团流变发酵仪等设备,定期分析面团流变发酵特性,以及馒头质量感官评价数据,确定合理的小麦粉后熟期.结果 显示,小麦粉在储藏过程中,面团稳定时间增加,弱化度降低;流变学特性改善;发酵流变仪的发酵体积明显降低;蒸制馒头体积降低,但馒头感官评价数据的变化趋势不甚明显.F4流变发酵仪测试结果可以反映面团的流变发酵特性;其面团达到最大高度时所需时间(T1)、最大发酵高度(H
全球每年由于真菌毒素污染造成大量的粮食浪费和经济损失,对其预防和控制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MyToolBox项目是基于目前真菌毒素污染方面的防控研究,建立主要粮油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提出包括种植、收获、干燥、储藏、加工以及超标粮食综合利用等的整体解决方案,旨在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保障食品安全,减少由于真菌毒素污染导致的浪费和经济损失,达到资源合理利用.对MyToolBox真菌毒素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整体介绍,并对其在中国应用提出了建议.
当前,我国居民饮食仍然存在营养素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三高”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步升高,合理的饮食搭配显得尤为必要.以燕麦为代表的全谷物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营养结构合理,具有改善慢性病的功能.通过介绍我国传统及新型燕麦产品特点,分析了我国燕麦消费特点及潜力,旨在为燕麦消费者及从业者提供信息参考.
采用等时测量法对可用于食品和饲料链中兽药检测的标准品混合溶液和中间混合液进行了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研究.其中短期稳定性实验考察了混合标准曲线在-20(作为基线)、4和23 ℃(避光和不避光保存)条件下存储1、2、4和7d的稳定性,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了中间混合液在-20、4、23 ℃(避光和不避光保存)和-80 ℃储存条件下2、4、8和12周的稳定性.结果 表明,使用不合酸溶剂配制的混合标准曲线在4 ℃下建议储存1~2 d,中性储存条件即使在室温也可短期储存1~2 d.对于含有B-内酰胺和头孢菌素类标准品的中
全麦粉脂肪相关酶引起的脂肪酸值升高和哈败以及微生物较高等问题影响全麦粉保质期,制约了全麦粉的流通和销售.研究分析对比几款市售全麦粉的关键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含量,对自制全麦粉麸皮部分进行常压蒸汽处理后检测微生物指标.结果 显示,在贮藏3个月后,全麦粉的脂肪酸值均接近或高于行业标准要求;经过10 min的常压蒸汽处理后,麸皮中的菌落总数从2.2×105 CFU/g下降至1.4× 102 CFU/g,芽孢从1.2×103 CFU/g下降至1.1×102 CFU/g;常压蒸汽处理20 min后,菌落总数和芽孢均降至
为探讨高含量马铃薯全粉与小麦粉混合对面条加工及品质评价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超声波协同作用的调质马铃薯全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比例调质粉与小麦粉混合体系的稳态流变特性及蒸制熟面条的拉伸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当调质粉含量达到50%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表现最稳定,流动指数值较大,表明小麦粉中添加调质粉可降低流动阻力、有利于产品加工;超声波结合大豆分离蛋白对马铃薯全粉的调质处理在改善原马铃薯全粉的延展性、可塑性以及强度和筋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调质粉系列蒸制熟面条的质构
对市购沙拉酱用0、1、2 kGy不同剂量进行电子束辐照,研究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常温放置40 d后产品的微生物、色泽、质构、风味、稳定性等指标的变化,为沙拉酱物理冷杀菌的技术可行性和工艺设定提供技术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电子束辐照对外源添加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拉酱自身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有良好的杀灭效果,1 kGy电子束辐照可降低致病菌3~6个1og,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不再检出.室温放置40 d后,感官评价发现1 kGy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色泽、体态、香气
酸值是衡量食用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的指标,也是其重要的氧化和质量指标.目前食用油酸值测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滴定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多数油脂的检测是有效的,但对酸值较低、颜色较深或存在除FFA外干扰成分的油脂检测误差较大,光谱法、电化学法、比色法、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其替代方法,且仪器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的技术与方法,实现各种植物油酸值的快速准确检测,分析比较了食用植物油FFA的产生途径、酸值检测方法的
采用干燥加热磷酸化法制备磷酸化辣木籽蛋白(Phosphorylation of Moringa seed protein,PP-MSP).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二价铁离子螯合能力综合评价辣木籽蛋白在干燥加热磷酸化前后的抗氧化性.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法鉴定干燥加热磷酸化修饰对辣木籽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干燥加热使辣木籽蛋白的抗氧化性有所提高,干燥加热磷酸化修饰后其抗氧化性显著提高.通过磷酸化修饰,辣木籽蛋白二级结构轻度改变,表面巯基含量增加且对溶解性几乎没有影响.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