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桃业的发展历程

来源 :中国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273518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全省16个市(州)都有种植。其中,昆明市的嵩明、富民、呈贡、晋宁、安宁、官渡和西山等县(市、区)种植最多,约占全省桃栽培总面积的1/4;其次是曲靖、红河等市(州)。据统计,2004年全省桃栽培面积为1.8万hm^3,产量10.49万t,均小于梨、苹果、香蕉和柑桔,居云南省第五位;云南桃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桃树总面积的2%和总产量的3%。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B超引导下安全有效的猕猴活体穿刺以获取肝脏、肾脏样品的方法。方法4只猕猴,雄性,8~12 kg,10~12岁,经5~10 mg/kg肌肉注射氯胺酮进行麻醉,麻醉后将其保定于手术台,侧
小学科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其探索意识等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欲望,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对小学实验生活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验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实验器材生活化等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必须从
科学的严谨与感性的浪漫,体现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如何把握科学的严谨与感性的浪漫,是作为科学老师应该考思考的问题。  感性的是学生凭借感官获取的,由个人的感情并未深入思考而做出的结论,同时也是基于平时语文教师给予的美好愿望。但是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是要基于事实与规律的、基于年龄及认识观的。教师如何开展科学教学,既做到科学的严谨也兼顾感性的浪漫,既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强化,也利于教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5期报道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了探明棚架栽培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在人们的知识更新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医学文献资料的急剧增长.也导致了对其需求的不断
2008年9月24—26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核桃育种及栽培专题中期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检查我国第二批自主知识产权核桃良种典型性区域试验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动手能力也较差,缺乏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并组织合适的科学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本文以苏教版二年级《科学》教材中《明亮与黑暗》一课为例,谈一谈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观察活动设计。  一、低年級的观察活动要有引导  低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难问题近年来也不断得到解决,农村常住人口也在逐年下降,学生人数也下降得比较快,村办小学学生数大多在50人左右。对于群众居住分散、学生又少的山区来说,既不便于大面积集中办学,又要解决少年儿童就近入学问题。另外,城市學校学生增加,大约四分之一的农村教师被招考进城市学校任教,因此,复式教学就出现在偏远农村的村办小学了。它适应了农村经济文化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育手段逐渐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也引起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元化思考。如何把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孩子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已成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讨论的共同话题。同一化课堂教学方案的设施,即使在课堂上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却难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呈现个性化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能够适应教育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地更新
学习目标  (一)通过两个人一组使用放大镜合作观察蜗牛,能够用图画的形式描述蜗牛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能够说出蜗牛有4个触角。  (二)通过微课的观看说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蜗牛触角和眼睛的作用。  (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能够说出蜗牛可以依靠触觉、嗅觉、味觉等感知周围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介绍蜗牛的生活环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听,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