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设情境、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课堂以新、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激活学生的兴趣。这样能使学生爱学数学,把数学学习当做一种乐趣,进而学好数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七年级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的动力,数学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中有所发现才能学习兴趣,每一节数学课都应该成为学生愉快发现的旅程。新授课可以模拟情景,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踏着发现者的足迹去获得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方法和发现规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究发现,收获成功的喜悦。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时,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在教学中的摸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景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如果教师具备情境创设的基本功,就能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在讲授《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节的“直线”概念时,一位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1)播放十分钟左右的电视剧《西游记》片段;(2)提问孙悟空的金箍棒是怎么来的;(3)提问金箍棒有什么特点;(4)定义直线概念。结束时学生强烈要求继续播放,还嫌不过瘾,对于金箍棒是怎么来的学生讲得眉飞色舞,而回答金箍棒有何特点时却仅止于“要多大有多大,要多长有多长。”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因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从教材内容出发,准确理解知识的含义及数学思想方法,恰当地组织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所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正是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切忌不可随心所欲,故弄玄虚。以上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因被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课开始很久了,思绪却还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既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又阻滞了学生原本活跃的思维。在讲授《平均数》时,一位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前几天闽宁中学七(1)班和七(2)班进行了男生篮球比赛,请问: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是队员的身高起一定的作用。”教师马上切入主题:怎么求队员的平均身高?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以上两个情境的创设可以看出,教师创设的情境如果不能紧扣本堂课的目标,不能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副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考虑对学生的启发性,使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设计真实、丰富、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与问题情境,能诱发、驱使并支持学生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动力,实现教学情境的“信息化”、“生活化”,能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及对学习的强烈欲望。
  二、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欲望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狠下工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如在教学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同学们认真积极地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土豆的方法,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设计如下问题: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基础差的学生能不能学好?让学生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七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畏惧数学的心理,在提高学习兴趣上大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数学。
  三、课堂以新、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部分学生的眼里,数学是抽象、枯燥而又乏味难学的。上数学课无异于把自己淹没在成串的定理证明和枯燥的模仿练习中,毫无趣味。因此,数学教学中应以新、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摸索,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制教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了“自我”,从而产生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精炼、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西方有这样一个故事: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发生火灾时,只有一本书得以幸免,一位能识几个字的穷人买下这本书,书里有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在黑海边上有点铁成金石的秘密,就是一块小圆石,能把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这位穷人到黑海边去找,为了不重复捡石,把捡的石头扔到海里,一天、一月、一年……他还是没有找到那块奇石,一天早上他捡到一块石头,一摸,是湿的,他仍然随手就扔了,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这个扔石头的动作太习惯性了,到头来一无所获。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就能发生作用了。”事实就是这样,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应使学生养成以下良好的习惯。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又如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推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地进行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就要求: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紧密地把数学课堂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于实践,归于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让学生从简单入手,由易到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学,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学生学得很认真,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养成了有耐心、肯钻研的习惯。
  总之,应从低起点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我们希望通过参与辅导活动,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爱好数学,学好数学,能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同时能通过对数学的学习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和发展,这将是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需要不断努力去做的。如何用好新教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每一个人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这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使自己能真正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欧阳芬.有效教学的基本功.世界图书出版社.
  [2]郭宗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2011.10.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主动性往往就没有创造性的发挥。主动性是创造性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益。为此,我认为教师要
作文批改中,教师的批语是学生关注的重点,丰富多样的批语形式往往可以达到极好的效果。当然必须针对学生作文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善于抓住作文中的“亮点”,点燃学生写作激情;在批改中体现人文精神,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此外,教师还要严肃认真地书写,用美好的语言和隽秀的文字发挥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批语形式。  一、对话提问型  教师将阅读教学中的点评提问等策略嫁
现代意义上的报纸自出现之后,便与文学这一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是报纸传播的内容之一,丰富了报纸的内涵;报纸则是承载文学的重要载体,给了文学成长发育的空间。
摘 要: 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展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教学质效的有效途径。作者认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必定会影响智力因素中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对于职高学生而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和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动机、信心、毅力等,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职高数学教学 非智力因
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结合思想,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与“形”反应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同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实现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如果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就能使许多数学问题简单化.下面我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以形助数”的妙用.  一、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
目的:总结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运动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临床评价.方法:按金字塔“6S”模型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证据总结进行检索,并
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中对运算求解能力[1]的描述如下:(1)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2)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3)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我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值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BSCO、CBM、CNKI、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
如何进行情感教育,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已得到普遍重视。课标要求“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使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所以情感教育是数学教学目标的一个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渗透?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教育要恰到好处  情感教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影响、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尤为重要。作者就好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中生 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