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写“真”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的拦路虎;作文教学,是教师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要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的作文多一些纯真,多一些童趣,富有个性,就要从“真实”起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写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语文学习 真实作文 写真 感受真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实话、写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叶老的话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必须要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真实”就是小学生作文的生命源泉。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批阅作文时常常发现许多作文的内容雷同,不仅素材相同,甚至连文章的开头、结尾、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的生活积累有限,组织语言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足。让学生独立完成文章的选材、立意、遣词造句进而做出文章,的确让学生倍感痛苦。这时,《小学生优秀作文》的大量出现,不啻为学生带来了“福音”。因此,每个学生手中都备有大量的《优秀作文》《作文精选》《作文大全》《同步作文》等书刊。这些书刊和教材规定的作文内容对口。当老师提出作文要求时,有些学生考虑的不是回忆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而是在优秀作文中查找哪一篇作文适合这次作文的要求,可以拿来“借鉴”,完成“任务”,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作文习惯。(2)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用优秀作文的范本来指导学生作文。上作文课时,置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不顾,出一个题目,念几篇范文,就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通过范文接收到的是一个具体形象,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过程,作文时很难逃出范文的框框,很容易把范文搬进自己的作文。更有甚者,为了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得高分,让学生死记硬背优秀作文,或改头换面套写作文,这种不良教风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失真,影响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注意观察,帮助积累“真”素材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不知道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和积累素材。他们在作文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如果仅靠教师传授的抽象的写作知识,很难写出有真实内容的作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从中发现和积累素材。
  一次,我正在上课,外面传来了响声。出门一看,原来是学校的清洁工大妈站在木梯上擦墙壁。她的头上、身上落满了白色的石灰粉末。这是一个很动人的场面。我马上让学生去观察大妈擦墙的情景,并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件事写下来。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件事,对清洁工大妈爱校如家的精神由衷地敬佩,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写出的文章内容真实,篇幅也加长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常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渐渐地养成随机观察的好习惯,使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事情多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起来了,写起作文来就能尽情地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写出的作文就有了真实的内容。
  
  二、具体指导,引导写出“真”感受
  
  作文有了好材料,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来。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怎么才能写具体,要写的事物就在眼前浮现,却找不到准确、恰当、优美的词句去描述。所以,要学生写真实、具体,教师就要指导具体。
  春游时,我带学生到公园踏青,发现池塘里有很多小蝌蚪。我便随机问学生:“池塘里有这么多小蝌蚪,应该怎么描写?”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池塘里有许多小蝌蚪。”我继续问:“能不能把这么多小蝌蚪再说具体些呢?”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的蹲在石头上,有的游来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我又启发学生:“假如把蝌蚪当人来看,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茅塞顿开,七嘴八舌地回答:“游累了蹲在石头上休息…比赛谁的游泳本领高…‘怕‘敌人’发现在水草下面隐蔽起来”……经过这样的具体指导,那些怕写作文的同学心里感到高兴,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对作文产生了兴趣。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学生作文也渐渐入了门,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开出了颜色各异的花朵。
  
  三、准确评议,坚持以“真”为标准
  
  评议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动力,评议的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文写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品读、自我评价,说出文章中的“闪光点”。在寻找之后,学生就会反复地思考、品尝自己选材、立意、遣词造句等处的得意之笔,对自己较满意的地方好好品鉴,不足之处顺手修改……这样,学生得到的是一种成功的喜悦、评改后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习作的欲望。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对生活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的,描述是粗略的,因而学生自评结束后,教师在评议学生作文时,尤其是评议学困生的作文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要及时鼓励,使之成为他们成功的动力,切不可对学生弄虚作假。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只要学生写的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后,“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各册(四年级开始)的数学教材上,是一个既重要又新颖且较难把握的目标。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情境 探索 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与亮点,比应用题更加灵活多样、讲究实效,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经验的积累。但是,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期刊
摘要:汉语是一种“神摄”而非“形摄”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于通过想象、品读、议论的多种方式走进语言文字的内部,从而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语感 想象 品读 议论    汉语与其他语言不同,工具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充满了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是一种“神摄”而非“形摄”的语言。一篇优秀的作品,除了文章的内容外,语言的表达形式总是具体而又独特的。使学生对这种具体又独特的言语表达形
期刊
德育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品德课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品德课落实德育目标的关键在哪呢?在于走进生活。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注意在学生活动中体验进行教学是学科的特点。要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多彩的、活生生的生活,通过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儿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加深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
期刊
摘要:教研组是学校贯彻教育教学措施的基层单位,是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教研组内进行教研活动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摇篮,同时也是使年轻教师迅速成为教学骨干的有效方式之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研组 教研活动 备课    小学英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年轻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素质,但在具体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与困惑:为什么一些合作学习会流于形式?怎样才能组
期刊
一、现况:叔叔与堂弟的对话    叔叔:“叫你把头发剪到你耳朵,你听不到吗?你看看你自己跟弄堂口的阿三有什么区别?”(阿三:村里的地痞人物)  堂弟:“你懂什么?”  叔叔:“我懂什么?你知道村里人都怎么说你的?都笑话到你老子头上来了。”  堂弟:“随便!别人要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吧,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你别管!”  叔叔:“我别管?有本事你也像J(堂弟同学)呀,人家这次考试又进前十了,村里人都说
期刊
摘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素养,不是靠一两节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地摸索实践。目标定位不能脱离学科的本质特点;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学评价应切合课堂实际;语文课堂应深入生活情境。  关键词:高效课堂 实践 效益提高 素质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教学改革的深化问题置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中的首席。于是,各地新课程改革的示范课、研究
期刊
摘要:不能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也不能被“粗心”一词迷双眼,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避免重“算”轻“计”的盲目性。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实现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关键词:计算教学 有效教学 个性发展 能力培养    常有家长提起“如何帮助孩子改正计算粗心”的问题。新课标调低了对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让其成为课堂的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错误 思维 课堂    一、因错引道,激活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当学生在学习中出
期刊
要提高对话的有效性,首先要创设精致的话题。有了精致的话题,教学对话才具有合适的切入点和精妙的生长点,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才会更和谐、更有创新性。    一、深度解读文本,创设精致话题    文本是对话的客体,只有深度解读文本,教师才能创设精致的话题,对话才能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  深度解读文本,要在品读词句上下工夫。  课文《卧薪尝胆》的最后一节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要跳出习作看习作,树立大习作观。只有将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孩子才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才能写出充满着童趣、洋溢着灵性的作文。  关键词:兴趣 情感 思维 习作    周一贯先生曾撰文说:“‘作文’要归还儿童,让他们能够在‘作文’这个天地里,尽情地倾诉个体生命的知情意行,自由地表达儿童心灵的喜怒哀乐;少有种种规矩的困扰和章法的束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