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中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明确地指出了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关系。而其中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激发主体性
  情境教学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给每位学生一块自己的天地。优化课堂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的垂直”这节课时,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植树节栽树如何判断树与地面垂直?问题提出后,学生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師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
  二、激励求知欲
  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标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给予,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并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通过探究得到的,教师不要提示;学生能通过交流讨论而得到的,教师就尽量少说。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时可以这样设计情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形状,出示一幢高楼模型,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学生看到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让学生观察,然后拆开平铺再观察,在教师不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并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的动手、直观演示,模型可能是一致的,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维上却是千变万化的,得到的结论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
  三、着眼发展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正是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和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
  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提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在启发学生得出上面的若干猜想之后,笔者又进一步强调证明的重要性,以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实验操作方法去验证猜想结论的正确性。经过全体师生一起分析验证,最终得出结论:猜想是正确的,猜想中的一个尚待给予证明。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设问下,参与了问题探究的全过程。不仅对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品质获得了培养,同时学生也从探索的成功中感受到喜悦,使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总之,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要“会学”数学。情境教学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曾扬明,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三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被福建省教育厅聘为“新课程网”专家组成员。他提倡“教师,要做儿童言语实践的策划者”,其“表达本位式”语文教学“大气、灵气”,撰写的300余篇教研文章在全國20多家教育刊物发表,编写出版《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2册。    一度迷茫,懵懂再加糊涂   ——迷茫期,在应试的土壤中摸黑  师范一毕业,我被分配在一
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时间久了,一部分学生乐在其中,收获在其中,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读了多少、读得怎么样、有无兴趣,我们则很少能够去了解。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实践中可通过“阅读问卷”作业进行有效引导。  一、“阅读问卷”作业的应用与特点  以前,我们很多教师为了检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布置学生做“读书摘录”或“写读书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他在生活环境中一些细微末节的事情息息相关。一个孩子的成功成长需要家长的关心,更需要学校老师多一个心眼,留心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呵护其成长的信念。  一天早上我在校园值日,一个一年级学生跑到我身边:“校长,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有红领巾,我也想要一条。”我弯腰面对他:“你也想加入少先队,佩上红领巾是吧?”他拉住我的手:“校长,我很想。”我看着他那渴望的眼神
过去几十年,中国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外交上也经历过几次大转变。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是在外交上几次大转变的代表性事件,而中美关系这一次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搞好课堂教学以及注重课后反思等可以构建中学物理高效课堂。
对于不少刚到南宁谋事做的求职者来说,如果有个歇脚休息的地方,再好不过了。2015年12月31日,南宁市2015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创建24小时免费求职公寓项目完工,并将于今年投
站在2014岁首,在冬日暖阳中回首2013,时光远去,但读书的记忆却是美好而丰满的。  春之白杨篇  南疆和田,春天浮尘漫漫,遮天蔽日,怎么也遮挡不住春天的到来。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悄悄唤醒枝芽,小草照样欣喜地钻出来,白杨树笔直的枝条照样拼命地吐出新绿,向上,向上,向上迎接蓝天。我的读书芽苗也被极珍贵的细雨唤醒,我扑向哲学类书籍。  要想教学生用哲学的思辨意识去思考问题,教师就要先具备一定的哲学思
面前这条河水流向何方/请带上我一起去流浪/那哀愁已深深印在我脸上/我只想回到故乡的身旁。  每每听到苏曼的这首《故乡》,我的眼前便浮现出蓄满月光和乡愁的村庄、袅袅娜娜的炊烟、被金黄的菜花和麦浪环绕的村小、窈窕灵秀的村姑和质朴憨厚的庄稼汉。  在宁静而恬淡的日子里,我总是喜欢聆听范睿的埙曲《追梦》《睡莲》《悲凉笛声》和《布列瑟农》,心中弥漫淡淡的忧伤,一种古典的诗意充盈着整个听月斋。  乡村,一片明
课堂是师生心灵交融的空间,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的课堂情景,让课堂充满活力。
体育入高考.山东省首吃“螃蟹”:该省教育厅日前下发《山东省2012和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规定今年高考将加试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