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探究激活数学课堂之我见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chen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数学知识的构建、数学法则的发现都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得出规律。因此“问题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深入研究的时间和发现、提出新问题的余地,宁可少讲一些也要把学生流露出的需求充分挖掘出来,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我,真正体现新课标、新教材赋于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探究问题的欲望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展示的欲望。
  好奇。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
  好问。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也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好动。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索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猜想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胜。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易混问题、不易做好的习题,有意识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
  好玩。玩是中学生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
  二、教学中坚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营造探究问题的舞台
  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重视“问题探究”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从而使学生主动去领悟概念、法则和应用法则的方法,从而去主动地自我展示不被老师牵着走,最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给学生留有较大空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组织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在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材料的基础上,使学生开放地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营造好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就得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课堂机智、高尚的人格,了解学生,研究教材,搭建认识的构建点,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在对话中引导、促进学生自我构建,充分展示和发展,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营造出学生敢于自我展示、乐于自我展示、善于自我展示的舞台。
  三、置设有效问题,为学生开展探究搭好“楼梯”
  学生有了探究问题的欲望、有了探究问题的舞台还不够,还必须有探究问题的基础,这就要求课前要精心准备,这个准备包含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教师课前应布置学生进行预习,预习要提出具体明确的目标,要能分散教材中的难点。教师要对学生和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充分研究学生的探究难点,要大胆放弃一些探究环节,突出重点探究环节,要保证学生在重点探究环节上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如对于探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的教学,教学设计时应把探究的重点放在“猜想与假设”的环节上,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充分思考,通过对有理数加法运算情况的分类举例,从而发现归纳运算法则,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能处于主动地位。
  在教学准备中教师对提问和导引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设计的提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要高不可攀,要有梯度,要让学生能看到目标,但是达到目标的途径又不是很清楚,但又不是太模糊,让学生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而如果学生能把思维中的这团“浓雾”揭开因而见到“青天”,那么学生的自我愉悦的感觉将是难以形容的。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些动手、动脑,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
近日,国务院新批复两个国家级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先后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5个和第6个国家级新区。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以下简称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同是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在戏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是最好的选择。  一、 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  例如,我教学每一篇戏剧,第一个课时的教学
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应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空,引导他们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前置性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集体学习前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摸索、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有效策略。积极实施前置性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提升学习效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指导,使他们从惧怕写作文成长为在写作文过程中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  一、“多”爱生活,有“物”可写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只要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留意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做到“胸中有物”,有“物”可写
在研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理论和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关于“增强理论自觉自信,警惕殖民文化现象”时笔者发现,费老和李宗桂教授提出的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在我们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同样存在,而且更加突出。  李宗桂教授在《增强理论自觉自信,警惕殖民文化现象》中提出了国人仍具有殖民文化心理的观点,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比如近代帝国主义以洋枪洋炮为支撑的文化殖民主义侵袭;现代
近日,建筑创作领域有两件令人振奋的事:先是吴良镛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建筑人首次获得此项国家大奖;紧接着是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