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因子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unju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因子对番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光照、温度、水分及土壤条件(土壤类型、肥力、PH值)等方面来分析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探讨最适宜环境条件,从而通过改善环境条件来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品质。
  关键词:环境因子;番茄生长;影晌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57-2
  0 前言
  番茄原产南美洲,属喜光。喜温不耐热的茄科类作物,其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适应性,由于番茄富含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多种其他维生素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为大众所接受,近年来番茄面积与产量不断在扩大,成为全球栽培最多的蔬菜品种之一,因此如何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任何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环境,光照、温度、水分、土壤是主要的环境因子,但不同的作物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下面就光照、温度、水分、及土壤条件等方面探讨适合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为番茄生产提供参考获取最大效益。
  1 光照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尽相同。番茄是喜光性作物,不同光质,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对番茄生长发育均有影响。
  1.1 光质
  光质主要是指不同波长的光,有资料表明将苗期中的番茄植株分为两组。分别补充红光和白光照射实验,发现白光较红光更有利植株的伸长但红光对植株中蔗糖酶的活性影响以及番茄植株的糖代谢水平要比白光强,同时红光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说明红光更有利番茄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生产实际中,特别是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适当补充红光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1.2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是影响番茄生长的重要因素,光照不足使光合作用减弱,制造的氧分则较少使植株长势差,茎叶细小,节间拉长,开花数量少且易落花落果,果实着色差,影响番茄品质与产量,光照过强易引起生理性卷叶,灼伤果面,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季节,会加速水分蒸发,如果排水不便使番茄因缺水而受到影响,适宜番茄生长发育的光照强度为35000Lux左右,其光饱和点为70000Lux。
  1.3 光照时间
  番茄生长发育对光照时间不是很严格,一般每天8-16h的光照均能使番茄正常生长发育。
  2 温度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番茄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番茄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下面就发芽期、苗期、及开花结果期探讨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
  2.1 发芽期
  番茄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低于15℃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明显降低,低于12℃或高于40℃发芽相当困难,因此在生产实际中早春播种要加盖薄膜以提高地温,夏秋播种加盖遮阳网以降低土温。
  2.2 苗期
  苗期最适宜温度白天为22-28℃,晚上为15-20℃,低于12℃生长速度明显变慢,5℃以下基本停止生长,0℃以下便可造成冻害出现死苗现象。
  2.3 开花结果期
  开花结果期白天最适宜温度为24-28℃,夜间为15-20℃,低于15℃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受阻,易造成坐果差,甚至落花落果,同时会抑制茄红素及其他色素的形成,影响果实着色,从而影响到番茄的产量及品质,低于15℃花芽分化受到影响,也不利花器的正常发育,易出现畸形花、畸形果、且易落花落果,另外在开花结果期合理的昼夜温差较其他时期更为重要,白天温度高有利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夜间温度低减少呼吸消耗有利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积累,从而促进植株和果实的平衡发展,番茄在开花结果期适宜的昼夜温差为10℃左右。
  3 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对番茄的影响表现为空气湿度及土壤含水量
  3.1 空气湿度
  适宜番茄生长发育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65%,过干会使叶片气孔关闭,卷叶,影响光合作用,湿度过大,病害增多,长势弱,且易落花落果,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若碰上连续雨天,会使果实含水量增加,果实变软,不耐贮运,同时还会引起裂果,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
  3.2 土壤含水量
  番茄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含水量有所不同,一般在发芽期要求土壤水分饱和,苗期土壤相对湿度最好在60-70%,果实膨大期为80-90%。
  3.2.1 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土壤具有70%以上含水量对番茄植株光合速率无明显的影响,70%以下就会快速降低。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光饱和点及二氧化碳饱和点会下降,而光补偿点和二氧化碳补偿点则升高,导致番茄植株的光合效率降低,番茄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隋之减少。由此可见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通过对气孔的影响,因此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有利提高光合作用。
  3.2.2 土壤含水量对番茄植株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番茄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有所不同,特别是土壤含水量对其的影响,实验表明番茄对磷、钾的吸收量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最大,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镁的吸收量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而逐渐增加,此外,番茄对钙的吸收量也有所变化。对于铁、锌等微量元素与土壤含水量是负相关,铜、锰等微量元素就正好相反。
  4 土壤环境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番茄对土壤环境条件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壊土为最好,粘性土壤对番茄根系生长及营养吸收不利。
  4.1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环境的主要因素,番茄对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致1:0.5:1.5,以钾肥吸收最多, 适当增施钾肥不但可以增加产量同时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有实验表明增施钾肥可提高番茄维C含量,促进糖的合成和运输。同时还能增加果实硬度,提高番茄的商品性,氮肥主要促进植株生长,以适量为主,氮肥过量会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影响花芽分化,特别是在早春低温条件下易造成畸形果增加,果实硬度下降,影响果实商品性,但对耐肥性强的品种可适当增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磷肥能促进番茄根系及果实的生长发育以及前期的花芽分化,土壤有机质不仅能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还能满足番茄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根系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商品性,因此在生产实际中最好以施用有机肥为主。
  4.2 土壤PH值
  碱性或过酸性的土壤对番茄生长不利,适宜番茄生长的土壤PH值为5.5-7之间。
  5 结束语
  番茄的生长发育是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特别是产量,坐果率,畸形果比例,裂果等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同样的品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栽培表现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品种对环境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性;比如耐寒性、耐热性、耐肥性、耐弱光性、耐旱性、抗病性等多种性状。这就要求在生产实际中首先要了解要栽培品种的特征特性,然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合理安排,科学管理,使品种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北京农业大学.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2] 邹冬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番茄叶片光合及蒸腾日变化研究[J].中国蔬菜,1989,(6):8-9.
  [3] 冯玉龙.根系温度对器茄光合作用与水分代谢的影响[J].植物研究,l996,(2):21-218.
  [4] 郭泳.环境因素对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2):124-128.
  [5] 刘玉颖,廖祥儒,徐景智,王俊峰,李同凯.补充光照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
其他文献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文章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柑桔种植角度谈谈种植柑桔的经验技术,供同行交流。
2011年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于9月22日在淮安市清江中学举行.笔者有幸观摩了一等奖获得者张冬香老师执教的"几何概型"课.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几何概
在进行煤矿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其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煤矿通风通道进行相应的改善。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其依旧面临诸多的设计问题。所以,为了能够让煤矿矿井结构系
探究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意识,笔者在进行余弦定理新授课的教学时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学的尝试,收到不错的效果,现整
结合具体工程,本着方便施工节省造价的原则,介绍了路面改造的具体方案和基层、底基层材料组成设计,详细阐述了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和厂拌冷再生施工的工艺流程,通过水稳冷再生在高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课题.教师教学效率不高及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课堂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笔者通过近年来教学实践发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学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