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与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化的今天。合作教学、情感教学、探究教学,各种创新教学方式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或卓有成效,或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不外乎未能结合学生实际,课改工作流于形式等等。课改潮流中,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方式、目标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显然并不适用于现今教育,更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就課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分低能”的学生大有存在,新课改工作正是要致力于这种局面的改变。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转变,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教导,而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陈旧教学模式的转变就势在必行。相较于语文等文学性科目来说,数学教学本就较为枯燥,学生更易产生畏难情绪。当此情形,数学课堂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技巧的完善就更加重要了。众所周知,数学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这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得到了强化。那么,在课堂中具体我们又如何创新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呢?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引发质疑、探究积极
  爱因斯坦说过:“解决一个问题难,提出一个问题更难。”质疑是一切探究的开端,更是引导学生开拓进取的的重要力量。但凡有所成就,无不是从最初的质疑开始。而小学生所在成长之初的年龄阶段,相较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各种事物更具好奇心,他们好动、爱思考,且饱含天性。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善于创造情境或条件,引发学生质疑。在此情形下,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无疑是远胜于传统教学的被动吸收、“填鸭”灌输。
  如在“年、月、日”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妨问到:“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多长时间过一次呢?”学生稍一思索便能回答出“一年一次”。紧接着,教师继续提出问题:“有一个今年已经十二岁的小朋友,他在十二年中只是过了三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时,不少学生则开始皱眉困惑了。
  当此情境,教师对学生指出,这节课的讲述恰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引出本节内容,学生在疑问的驱使下势必积极性高涨,希冀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得到答案。在课堂中,他们集中精神,不断思考、探究,让原本枯燥、单调的课堂更具活力,也更具实效。
  二、大胆想象、发散思维
  当构建情境,促使学生成功产生质疑后,学生积极探索寻求答案。大胆想象、大胆假设就是一条极好的出路。新时期的教学不再仅仅强调知识本身的作用。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大胆猜想与假设的方式无疑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天真烂漫的他们也许会有不少奇思妙想,或许并不十分正确,却无疑是对学生思维发散、创新能力有较好锻炼。
  比如说,在计算 1 2 … 99 100=____ 这个题目的计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加法结合律与交换律”进行计算[1]。也就是(1 100) (2 99) … (50 51),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计算(1 99) (2 98) …(49 51) 100 50[2]。 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大胆猜想的奇妙之处, 同时也开拓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的精神。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猜测、想象。以“大胆猜测”结合自身知识进行问题分析,不局限于教师所给的唯一答案,力求“一题多解”,活跃思维,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三、巧妙引导、多位思考
  当下教育形式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乃重中之重。而数学课堂在此方面本就独具优势,更应责无旁贷。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升华,这是相互作用的。那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不妨通过下面几种方式进行:
  (一)波浪思维方式
  波浪是在水体外力作用下的一种周期运动。在波浪运动前行过程中,既能“瞻前”,又能“顾后”。顾名思义,波浪思维方式,则是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注重思维缜密,做到“瞻前”不忘“顾后”。数学是一门极要求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运算过程应力求严谨、缜密,尤其是在数学初级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重要作用。无论某个命题的推理证明,还是某个习题的计算,任何一个小步骤的错误和细节上的问题均有可能导致整个运算过程以及最终结论的错误。波浪思维方式,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运算推进过程中不往后退,注重解题严谨、细致,在确保每个步骤无误的情况下继续大胆前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此稳扎稳打的严密思维方式,恰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二)逆向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固化是学习探索的最大阻碍。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当正面无法突破的时候,不妨逆向思考,往往会有所收获。如要证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从正面论证显然较为困难[3]。因此,引导学生逆向考虑,若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命题显然是错误的,反之得出上个命题的正确,进而得出结论。逆向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特定情况下,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会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而学生的多位思维也正是当下教育中我们需要着力培养的。
  参考文献
  [1]杨国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论略[J].吉林教育,2011,31(11):122-122.
  [2]单道成.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1,8(22):160.
  [3]刘坤.略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45):12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相应的有必要做相应改革,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有必要对
【摘要】隨着教学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课程理念被广泛理解,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本土特征也在发生着变化。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作为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每一位教师都也应该熟悉掌握的。本文通过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应用以及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在我国发展以来,被教师广泛应用,但是绝大部分的教师尚未深刻理解到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在具体的变式
10kV高压开关柜在电力系统输配电作业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保护与控制作用,对于变电站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作业人员在开展检修维
改革的深入使公民社会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迁,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基础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政治
许多年以来,我们教育界多少仁人志士在各自的年代,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适合当时(当然对后世未必不适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引领着时代,影响着时代的教育;同时,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发展,教学的方法推陈出新,不断的得到总结、完善和创新。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在研究教育教学的基本因素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总结的。  第一;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其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系
【摘要】教学智慧,指的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对教学所作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及其体现于教学实践各环节的主体能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营造中以教学智慧寻求课堂学习活动的新资源、让数学教学智慧在“转向”中生成、以少胜多的练习智慧、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思维培养数学智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智慧  一直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强调知识、技能的传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这项改革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新课程改革的实行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在一线上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的同时,对课改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走好数学新课程改革这条路,要有新观念。增强领导的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数学作业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是师生间一种“师批生改”的简单的相互的信息反馈,导致学生机械性的完成作业,教师机械性的批阅作业。而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批改作业就更应该注重体现作业的激励和教学效果。  众
數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和创新意识;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殊不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
【摘要】如何抓住学生的“心”就对整堂教学作了一个有力的保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重点要抓住学生的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们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项技能。因此我在开学初不是急于上功课,而是在前几节课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益智题或数学趣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 “一人拿一张百元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