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自主式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此,应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理解生物知识并掌握相应的生物技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逐步培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证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下面就生物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学角色
  
  从师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需从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中调整过来,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答者;学生知识体系形成、自学能力提高的促进者,从而促使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1.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应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参与者,学生疑难问题的引导解答者.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知识,及作为现代人需要掌握的知识都不断增加,学生仅靠课堂上学的知识是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的.为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使学生能自主获取所需的知识.这在初中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根据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同时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学到知识,总结规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当然解决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应是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使其逐步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另外,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学生比以往更容易受到社会和网络的影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辨别各种知识、信息也显得非常必要.总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2.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基于上述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圣坛上走下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师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大舞台.学生的言谈举止与性格皆成于老师,老师只有完善个性,方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增进学生的学习.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思维是从疑问与好奇开始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因.要让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他们感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了满足好奇心,他们禁不住要问、要听、要学、要看、要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所产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激励呢?其关键的内容就是精心设计教学,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整个生物教学活动的起点.一个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一个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情景话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到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的时候,讲到有关“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时,给他们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发酵过的牛奶能食用吗”?这是一个涉及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生物学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不一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需经过一连串的调查和探究之后才能给出答案,其实答案是很简单的,就在他们启动搜索引擎的时候,扑入他们眼帘的是奶酪.西方人经常食用的食物,其本身就利用牛奶的真菌发酵后,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这个真实的事例,能引发学生无穷的遐思.
  2.分层要求,激活信心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他们的教学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此,在任务布置上,也要相应照顾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探究活动必须立足与人的个体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对在探究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予以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的表扬等,以培养他们的信心.对那些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不断调整其探究主题的深度和宽度,尽量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时刻让他们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起排除万难的自信心,把探究与学习当作快乐、轻松、充满着享受的心理体验,使学习与探究上升到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分层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探究的本身,新的目标不断地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的生成,学生认识与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应在充分尊重其兴趣、爱好的同时,在课堂上为他们的自主发挥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其探究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的选择均由他们自主选择;其活动的展示方式、活动结果的呈现形式,不作统一的要求.但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方向的界定和把握上,老师不能丧失其指导作用.
  
  三、鼓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质疑是学生探究过程中反思的开始.质疑有利于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它能使学生学会在怀疑中探索,在怀疑中发现,在怀疑中创造.所谓质疑就是问题表现为理性逻辑的矛盾,方法的不当,表现为非理性的不安、焦躁等状况.
  在一般的情况下,学生的质疑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往往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甚至提出与老师观点相反的看法来.
  2.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插嘴”或“反问”.
  3.在全班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时候,常抓住某个“问题”与同学争论不休.
  对待这些问题,老师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要认为某个学生在“耍小聪明”、“出风头”,更不能说他“目无师长”或“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秩序”而对他们加以斥责,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扼殺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天性.这样做的结果会使你在学生面前丧失威信.
  通常可取的做法是学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对诸如“插嘴”等质疑的表现,始终要持欢迎的态度,并及时地对他们的疑问做出正确的解释.众所周知,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当受到老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比如,我们讲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就有同学提问“老师,听说河马是鲸的近亲,是吗”?“为什么环境的变化鲸能进化成河马,而河马却不能再变成鲸呢”?经他这么一问,课堂像炸开了锅似的热闹起来了,有的却说“穿山甲是由鲤鱼变成的”.这么一来他们探究的范围在无形之中渐渐扩大了,生成了一系列的探究课题,从而大大地激励了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启动了创造性思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牢牢地把握住探究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如动手能力、科学交流能力等探究素质)与人文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无法通过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能充分表现出来的,教师在实践中不能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而应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否则将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些理念,新
近日,拜读杨国新老师《期待教研组作用的回归》一文,深有感触.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教师创业的内在动力,是每一位教研组长所必须思考的事情.然而由于原有的评价机制明显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造成现在教研组长都是不停地在做很多“务实的工作”,但对于整个数学组的整体规划、发展思路等一些“务虚”的事情却缺乏必要的思考.    一、“务实”的评价机制导致数学教研组现存的一些弊病:    1.组内老师竞争有余
九义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启发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21世纪人才观的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创出学科特色呢?一、转变观念,树立新时代人才观素质教育要充分发展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社会需要的各种品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在竞争的年代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教育评估制度,教学效果是看学生智能状
“问题思维”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以积极的思维活动为核心的行为取向,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极为重要,那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呢?一、营造民主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复习成为课堂的主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然而,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正如学生说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陈旧单调的“练习—讲授—模拟考试”的复习模式,学生自然心生烦闷倦怠,课堂也常常出现“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懒而不答”的死气
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下面,就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谈谈笔者的浅显认识。一、创设悬念情境,引
摘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在学习财会基础课中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教师在实施《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教学效果不理想。面对困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体念成功,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 愉快 自信 合作 成功近年来,受“普高热”的持续影响,许多家长和学
新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归纳知识点,学生记;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听;教师布置习题,学生练;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抄”的高三复习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三复习应该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
化学教学的开展,教材是依据,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何把握好这三者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的成败。为此,教师必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方案,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一堂化学课有三条思路并存:1、知识的发生发展思路;2、教师的教学思路;3、学生的学习思路。当这三条思路协调同步时,教师、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教与学便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教材中知识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不但要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每位学生都发出“我喜欢上物理课”①的感叹,让他们爱上物理,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