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准确认识历史学科的重大意义、完善历史学科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全面加强历史学科教学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对初中历史教育相应改进策略进行研究,这对于推动初中历史教育在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
   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門重要学科。初中阶段是学生开始进入系统性学习的关键性阶段,对于学生的知识增长、个性养成、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面临很多现实困境。
   1.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初中教学是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中考和高考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将学科划分为主科和副科两大体系,于是历史学科就被划分到副科范围内,这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学习历史没有价值,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
   2.对历史教学的认识陈旧
   很多老师和家长简单地将历史当作一门考试科目,对于学生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和家国情怀五大历史素养的培养认识还不足,历史教学也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深度。
   3.历史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有的历史学科教师专业性不足,对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新有待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中,往往是在课堂上画出重点考试内容让学生记忆,结合当下时事和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方面还存在短板,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相应教学策略的研究
   临夏州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在进入新时期后,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加强历史教育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历史教育。
   1.准确认识历史学科的重大意义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过去发生的重要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孤立事件背后的本质,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审时度势、以史为鉴,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准确认识历史学科的重大意义,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
   2.完善历史学科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首先,要建立探究性学习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心理活动和价值观的建立,在课堂上多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制订活动计划、记录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收集整理过程资料,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创新做法、探究结论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其次,要制订历史学业评价制度,在学习知识的考查上要尽量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思维题,让学生阐述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现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最后,要重视历史教师的评价,围绕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等方面开展评价。
   3.全面加强历史学科教学体系建设
   历史学科教育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五大历史素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历史学科教学体系建设。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设计精巧的历史课程,将历史课本转换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并有机地串联起来讲给学生听,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深入地学习历史。
   (2)开展信息化历史教学
   影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画面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播放历史电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完整地了解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比如,观看《赤壁之战》,课本文字很难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但电影可以迅速地把学生带回千年以前的古代战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火光冲天、金戈铁马、两军交战的壮烈场景,从而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
   (3)经常补充新的知识
   历史课本,对于一些历史事件进行简要的概括性叙述,缺乏细节性的资料补充,这需要教师收集并完善资料,带给学生完整的学习体验。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当下发生的时事,对该时事抽丝剥茧、追本溯源,找到其发生的历史根源性事件,结合课本给学生补充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事件之间、不同文明之间和国内外之间广泛的关联。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师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知识技能教育与德育并重,尤其是班主任,更是在学生的德育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然而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教师在学校强调学生要乐于助人,然而父母却要求其子女不要多管“闲事”,那么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
摘 要: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对其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仅限于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信息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更好
摘 要: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科的内涵,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在过去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师生间缺少互动,学生会感到历史知识较为单调,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初中历史教师为了转变这一教学现
摘 要:以构建智慧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建立明确的微课教学方式,以微课为核心分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巩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求能够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微课教学效率,全面促进高中语文智慧课堂构建工作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智慧课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汲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巩固三方面
关键词:初中历史;中考;考纲;技巧;提升   一、要研究吃透新课标和新版考纲,重点关注历史核心素养,并用于指导课堂教学与复习备考   1.课标是教材的灵魂,也指导中考命题,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对新课标一定要认真研究,才能总体把握课本的重要知识点。新版课标特别强调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相应
摘 要: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整体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主动探究,获得不一样的认知体验,实现学科成绩的不断进步。教师必须发挥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优势,促使初中生实现语文思维的活跃,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实践工作才能走向新的成功。分析初中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效应用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课更加注重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一种行而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合适的议题,引导学生分析现实案例,感悟真理的力量,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意识的作用》这一课题时,我大胆选取了重庆公交坠江这一热门话题作为议题,通过设置相应情境,让学生去思辨、感悟、体验意识的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社会对我们个人都发挥着不同的反作用。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
摘 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并提出了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从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给予学生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出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教学模式完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内容,一般是比较贴近于生活且着重点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进行数学探究
摘 要:游戏化教学就是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把游戏融入课程内容中的教学形式,可以最大化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潜在力量,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下学习成长,实现双倍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多样化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游戏教学法;实践应用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不够完善,知识结构也不够牢固,自主学习能力还处于发
摘 要:学会学习是初中每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会学习素养;培育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这几句话是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中所陈述的,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