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打破神话 贴近学科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信息技术第一次走进课堂教学,人们惊异于技术手段给我们的课堂所带来的变化。在这种热潮中,技术的作用渐渐被“神话”。历经数载,前期的新鲜感和激情已慢慢褪却,而逐渐被过程中呈现出的诸多问题所取代。于是,开始有了质疑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发挥什么作用?信息技术进入学科教学,是否真的能够破解传统教学中所有的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究竟是大家追捧的“神话”,还是“为了整合而整合”的“庸俗化”……种种声音中隐隐透着些许失望。
  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联姻之后,如果彼此“结合”的根基不稳,如果对各自角色的把握不准,如果不懂得继续好好地创新和保护,那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整合于传统的课程很有可能会走到尽头,教育信息化也难以再上新的台阶。
  观念突破、应用创新、理论挖掘、贴近学科,唯有如此,方是整合之道。信息技术也只有融入学科教学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明确学科特点,找准学科切入点便成为课程整合的首要及关键问题。
  本期专题,蒋鸣和教授用其生动的语言为我们阐释“超越技术‘整合’”的观念。同时,我们还特邀四位学科特级教师,力图从内容、时机等方面展示不同学科的整合特色。我们希望借此专题,抛砖引玉,围绕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次问题,引起更大范围内的、更多人参与的讨论,以期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良性发展。谨以此为开端,我们刊物将秉承“贴近学科”的原则,进一步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趋势与创新点。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成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创新教研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如何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成为大家共同研究的课题,由此研训一体化的理念应运而生。  一、对研训一体化的理解  “研”为教研和科研,“训”是教师培训。研训一体
“嗨,现在这拨学生,根本就懒得动脑子思考,还提什么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啊?”“是啊,他们只会从网上、报纸上找信息,根本就不会独立思考,没一点分析能力。”下课后,小何和小李又在办公室里议论开了。我早就听惯了他们类似的论调,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所说的基本属实,虽然也总想教育学生要学会分析、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但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要是印刷出来的,他们就觉得对,压根不往深处思考,一点怀疑精神都没
什么是公开课?从形式上说,公开课指开放的课堂,受众除学生外,还有旁听的教师、家长、领导或专家等。从性质上说,大多数公开课的目的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些公开课旨在示范新的教
目的:探讨PBL和C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效果。方法:2个成人专升本班分别采取PBL、CBL联合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统一考试并调查满意度。结果:2个班的考
一、更新《纲要》的必要性    从1982年起,我国国家领导一直关注着计算机教育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景的新领域。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儿童计算机活动时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此后出台的一系列会议文件都重点强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2000年11月,教育部同时下发了3个涉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正式把课程名称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确定了其在全国高中、初中与小
《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能够对此更加深入全面地认知,促进教育工作者更好落实《规划纲要》相关内容,我们采访了相关教育
目的:探讨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2010级口腔专业本科3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09级口腔专业本科3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传统
目的:探讨模型化教学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每届选择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模型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
南京医科大学在三个非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了生理学讨论式教学的尝试。从教学效果上看,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未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对照组,学生乐于接受新型的讨论
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开始实施信息化应用“星火计划”项目,旨在扶持和推广全区信息化应用特色项目,挖掘典型,推广经验。对我校而言,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近在咫尺。  我校是朝阳区一所非常普通的小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435名,教职员工46名,其中35岁以上教师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67%,40岁以上教师占学校总人数的57%。学校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偏大。  1994年,我校开始计算机教育。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