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点点“星火” 展信息化“燎原之势”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开始实施信息化应用“星火计划”项目,旨在扶持和推广全区信息化应用特色项目,挖掘典型,推广经验。对我校而言,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近在咫尺。
  我校是朝阳区一所非常普通的小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435名,教职员工46名,其中35岁以上教师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67%,40岁以上教师占学校总人数的57%。学校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偏大。
  1994年,我校开始计算机教育。当时使用12台中华学习机组建了学校第一个计算机兴趣小组。1997年,我们在所有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课。学校利用每周固定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和软件操作培训。1999年,我校自筹资金建设学校局域网,购买虚拟Internet软件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2000年,教师全员参加计算机模块考试,全部合格通过。
  现在回想起来,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年的那种应用感受,信息化就这样点点滴滴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2001年对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而言是一个转折点。在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远程教育部与英国大使馆文化交流处的协助下,我校与英国Peterbrook小学结成网上友谊学校,利用MSN和电子邮件等形式,与英国师生进行学习与生活方面的交流。每周,我们都会互发关于北京或伦敦近一周天气情况的电子邮件。一个月后,我们将伦敦近一个月内天气变化分析报告制作成展板放到学校大厅内,让学生观看,分享交流的喜悦与收获。我们还发动学生制作辅助英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演示文稿。我校英语教师前往英国助教一年,教那里的孩子学汉语、踢毽子、包饺子。当我们看到她用电子邮件发回来的照片中英国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笑呵呵的情景时,我们禁不住也都笑了——互联网络让我们的心离得如此之近。
  跨区域、跨校际组织的网络交流活动,像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我们开始针对学校整体情况,从学校的需求入手,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真正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为学生做好服务。
  我校一直努力创建书香校园。我们的图书馆长期对学生开放,有固定的学生阅读时间。教师还可以利用午休时间组织本班学生到书吧读书。即使如此,学生阅读时间仍然显得不够。学校打算购买一套学校图书管理软件系统,利用软件进行借阅图书登记。在多方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市面上的图书管理软件功能虽然强大,但是需要为每个学生制作一张图书借阅证,在学生借书之后手工录入图书证上的编码,操作比较繁琐。于是,我们想到能否将学生CMIS卡与图书借阅证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CMIS卡的作用,实现学校内部学生借阅图书的科学化管理。这个想法立刻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支持,并作为2008年“星火计划”应用项目,报朝阳区教育信息中心审批并通过。学校最终确定的一套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与学生CMIS卡捆绑,利用学生CMIS卡对图书出入、借阅进行管理,规范学生借阅图书行为。学生每次借阅图书时必须使用学生CMIS卡,图书馆管理员通过扫描条形码即时输入学生姓名、所借阅书名、数量、借书时间及还书时间。
  随着应用的不断延伸,我们还挖掘出这套图书借阅软件系统的更多功能。我们可以统计出不同年龄段学生喜欢的图书种类,将数据提供给学校德育处,分析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校心理大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輔导与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范围;我们可以将学生读书活动内容添加到学校网站内,增设“悦读越美”栏目;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上传到学校网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在图书借阅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息技术的点滴应用,拥有延伸的触角。基于2008年星火计划项目取得的效果,我们在2009年“星火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中,还是以小的项目为出发点,针对乘坐公交车的学生比较多,丢卡现象严重这一情况,我们提出利用现有的网络及相关硬件资源,建设一套电子学籍卡补卡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补卡流程,结合学校网站,方便学生在家里、在学校、在任意可以上网的地方都能进行申请补卡的操作;解决当前学校补卡过程中班主任、学籍教师繁杂重复的手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学生的补卡数据,学校可统计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学生补卡量,依据数据,学校利用午间广播对学生进行友情提示,宣传防丢、防损小知识,避免因学生卡丢失给学生带来的不便。
  如今,学校的各项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的检查监控工作,可以直接通过学校内任意一台电脑进行;学校的计划、通知、每周工作安排等,都发布在校园网的公告栏中;在少代会期间,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班推荐竞选上岗的大队委候选人进行了网上投票选举;美术《吃虫草》主题知识网站将美术、语文、科学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丰富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作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这些都是我校将信息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几个片段。虽波澜不惊,但是对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回首往昔信息化应用的点点星火,直至今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我们由衷地感到: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不能只靠头脑发热的冲动,不能邯郸学步,不能画蛇添足,而是要靠点点滴滴的坚持、理性智慧的取舍和脚踏实地的探求。
  
  (作者单位:北京朝阳区安贞里二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ICU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科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采用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成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创新教研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如何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成为大家共同研究的课题,由此研训一体化的理念应运而生。  一、对研训一体化的理解  “研”为教研和科研,“训”是教师培训。研训一体
“嗨,现在这拨学生,根本就懒得动脑子思考,还提什么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啊?”“是啊,他们只会从网上、报纸上找信息,根本就不会独立思考,没一点分析能力。”下课后,小何和小李又在办公室里议论开了。我早就听惯了他们类似的论调,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所说的基本属实,虽然也总想教育学生要学会分析、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但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要是印刷出来的,他们就觉得对,压根不往深处思考,一点怀疑精神都没
什么是公开课?从形式上说,公开课指开放的课堂,受众除学生外,还有旁听的教师、家长、领导或专家等。从性质上说,大多数公开课的目的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些公开课旨在示范新的教
目的:探讨PBL和C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效果。方法:2个成人专升本班分别采取PBL、CBL联合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统一考试并调查满意度。结果:2个班的考
一、更新《纲要》的必要性    从1982年起,我国国家领导一直关注着计算机教育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景的新领域。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儿童计算机活动时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此后出台的一系列会议文件都重点强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2000年11月,教育部同时下发了3个涉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正式把课程名称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确定了其在全国高中、初中与小
《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能够对此更加深入全面地认知,促进教育工作者更好落实《规划纲要》相关内容,我们采访了相关教育
目的:探讨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2010级口腔专业本科3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09级口腔专业本科3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传统
目的:探讨模型化教学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每届选择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模型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
南京医科大学在三个非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了生理学讨论式教学的尝试。从教学效果上看,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未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对照组,学生乐于接受新型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