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揭秘中国空间站:长啥样?怎么建?(下)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ln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站怎么建?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未来的11次任务是高密度的发射任务,充满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挑战,发射频率和任务复杂性都大幅提升。”周建平接受采访时说。这也将是一段非常辉煌的试验历程。11次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的试验核心舱计划在2020年前后发射,目的在于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完成验证以后,将陆续发射两个实验舱与之对接,空间站随之也将从建造阶段转入运营阶段。从核心舱阶段开始,航天员也将开始实际参与建造空间站,承担不少任务。例如,他们要多次进行复杂的出舱活动。届时,航天员可以利用机械臂协同完成载荷的在轨安装、调试、升级等工作。
  实际上,在近地轨道建设空间站,就意味着需要掌握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备强大的维护维修升级能力。航天员出舱和利用机械臂,都是重要的手段。
  “一名航天员在舱内操作机械臂,一名航天员在舱外太空行走。无论是舱段转位、大设备的移动,还是航天员自身的移动,都可以通过机械臂完成。”周建平说,“空间站设计有两类机械臂,人机配合,让空间站建造维修成为可能。”
  “往太空运送物资的成本非常高,进行物资循环利用并提高物资循环利用率,是世界载人航天关注的重大技术问题。”周建平说。通过新的技术支持,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将得到更好保障。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飞行的最高纪录是33天,航天员生存所必需的水和氧气由航天器直接带入太空。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久的在轨停留,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电解制氧时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气,这也能够降低氧气的补给需求。
  空间站有何用?
  空间站建成后,将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一流的太空实验平台,将为科学家们取得世界级的重大突破提供有力保障。按规划,空间站将在轨运行10年以上。围绕地球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专家说,中国的空间站既是为中国科学家,也是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的科学探索平台,通过空间站这个平台,有望涌现出更多科学成果,揭示宇宙的诸多奥秘。
  空间站资源十分宝贵,经过科学且慎重的遴选,空间站上将搭载安装包括生物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等类别相关的科学研究实验设施。包括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在内,空间站规划部署了密封舱内的十多个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这些科学实验柜,每一个都可看成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支持一个或多个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具体来说,在人类生存方面,空间站将围绕人类长期太空生存和提高地面生活质量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在太空活动方面,空间站支持开展遥科学技术、在轨组装与维修维护、人机联合作业等应用技术试验验证,增强人类的太空活动能力和在轨服务能力,拓展人类的活动范围。
  在空间站中,航天员既是空间站的居民,同时也是被研究对象。例如,迄今有11名中国航天员出色地完成了6次载人飞行任务,同时也有效验证了航天员选拔训练技术以及健康、生活和工作三大驻留保障技术,为未来空间站长期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空间站时代,围绕航天员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将继续开展。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并运营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为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全面支持,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并不断将取得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说。
  空间站谁来住?
  目前,执行空間站建造阶段四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也将于今年7月前后完成。在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行中,有3名航天员作为一个乘组长期飞行,乘组定期轮换。轮换期间,最多可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完成交接后,前一个乘组乘坐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相比于此前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约两年一次,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期间每年有多次发射,需要航天员的类型、人数会更多。我国的航天员都是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选拔,他们主要是航天驾驶员。空间站将开展太空科学实验,除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个共性要求外,未来需要不同类型的航天员,如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科学家)。飞行工程师执行对空间站的建造、维护维修等任务,科学家也就是载荷专家,可以在空间站这个太空实验室中做实验。根据空间站的实验项目,选择相关专业背景的科学家进行训练,也是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一个主要方向。
  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介绍,我国从2018年开始选拔第三批航天员,这次选拔在数量、种类、范围上都有所变化。不单单从空军飞行员当中选拔,还要面向社会的相关领域进行选拔,比如相关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大学。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能力也要求更多。未来,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大大延长。目前中国航天员的最长纪录是在太空驻留1个月,将来会是3个月、6个月甚至更久。航天员的技术技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航天员在太空做的大部分是舱内实验,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大量的工作要在舱外空间进行。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进一步解释,在空间站任务中,空间站舱段多、运行时间长,航天员每天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站内维护和管理方面,还必须参与空间站组装、建造,进行空间站维护、维修和设备更换。同样,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必须完成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以及有效载荷操作,学科专业众多,跨度极大,对航天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科学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执行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说,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长,实验项目会更多,希望自己通过加强学习,成为科研型航天员,可以独立设计实验,“将来在太空再去亲手完成,感觉一定非常奇妙。”
  据人民网
其他文献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月9日中午,今年三月份,因为英国新冠疫情的大面积暴发,而从英国返回了国内的中国斯诺克选手丁俊晖,在其个人的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一张机场照:照片中的他一身休闲运动装,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背,戴着口罩站在机场的安检入口前,冲着镜头竖起右手的大拇指。配文为:“疫情以来,机场显得过于安静。出发英国世锦赛。”斯诺克世界锦标赛是斯诺克最高级别的赛事,只有获得了世锦赛的冠军,才能被称为世界冠军。丁俊晖已拿到了14个
期刊
7月4日,本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中午时,网上突然惊现了一条重磅消息,一石激起萬重浪,让这个周末一下子变得不普通了起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超级丹”林丹,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了退役!他是这么说的:  2000- 2020,整整20年,我也要跟国家队说再见了,原来说出口真的很难。  2000年,我为成为了“中国队的林丹”兴奋又自豪。我的家人、教练、队友,还有球迷陪我度过了很多个巅峰时刻和艰难的低谷时期
期刊
在安徽淮河流域,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花鼓灯广受欢迎,它既具民歌多变的曲调,也有婀娜多姿的舞步,还讲述风土人情。近日,记者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探访花鼓灯的传承之路。  今年86岁的曹树芝老人是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9岁开始学花鼓灯,13岁上台表演,退休后依然奔波于中小学和艺术团,传授花鼓灯舞蹈技艺。  据曹树芝介绍,花鼓灯主要由舞蹈、灯歌、锣鼓演
期刊
“起床喽,姑娘们!”“快点呗,还有两分钟上课了……”清晨,天还没亮,63岁的张桂梅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拿着喇叭走在校园里,喊学生们起床,催促学生们上课。  “她们喊我‘魔鬼’‘周扒皮’,半夜鸡叫。”张桂梅笑道,因为要求严格,她被学生们起了许多外号。张桂梅不是校工,而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她的这所学校很特别:学生大多来自云南的贫困山区,而且都是女生。这就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
期刊
杨善洲,改革开放之初的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他使原来缺粮的保山成为“滇西粮仓”,被称为“粮书记”。对子孙们来说,杨善洲对他们说过的每句话、留下的每封家信和日记,都是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别把我当作遮阴的树  “当好干部,要顾大局,要走正道,要办正事,要为人正派”,这是杨善洲在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总结的4条干部准则,写在他的工作笔记本里。10年前杨善洲去世后,三女婿杨江勇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段话。近10年
期刊
河西宝卷流传河西地区近千年,是从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民俗文学。在甘肃张掖甘州区有一位71岁老农王跃庆因在直播间念唱河西宝卷而走红网络。  王跃庆行净手、焚香、请卷之仪后,手持宝卷念唱和听卷者齐声接唱,一段段反映忠孝节悌、家国情怀、仁爱礼义的故事,抑扬顿挫地传唱在这四合院内,他们在尽情吟唱的同时,还借助互联网将“河西宝卷”千年民俗传送至中国各地。  王跃庆告
期刊
在位于山东济南百花洲的一座传统四合院民居里,时常传出苍茫淳朴的瑟瑟琴音,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老济南相得益彰。7月9日,记者走进这座四合院民居时,斫琴师王国强穿一身匠人服裝,正手持刨子,刨制古琴木胎。他沿用的是唐代流传至今的古法斫琴,制作一床琴,要耗时一至两年。  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古时又称瑶琴、玉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拨奏弦鸣乐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爱
期刊
20年前,这个名叫沈美兰的江苏女孩来到大上海,她靠着一双纤细的手,扮靓了一方天地,更为自己“扫”出了新生活。沈美兰不仅成为杨浦区第一个落户上海的环卫工人,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  江苏女孩闯上海,一份活儿干20年  1 973年出生的沈美兰,老家在江苏省宿迁市,有7个兄弟姐妹,家里经济条件很差。2000年冬天,沈美兰和丈夫来到上海,经老乡介绍,她前往上海杨浦环境发展公司海杰保洁分公司
期刊
刘永坦,1936年12月出生于南京,曾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91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他又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生难测天降横祸  刘永坦院士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的研发者。这种新体制雷达不仅能探测到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也可以探测到在海面上行进的船只,是保卫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