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讲述杨善洲:家训家风照亮四代人心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n225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善洲,改革开放之初的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他使原来缺粮的保山成为“滇西粮仓”,被称为“粮书记”。对子孙们来说,杨善洲对他们说过的每句话、留下的每封家信和日记,都是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别把我当作遮阴的树
  “当好干部,要顾大局,要走正道,要办正事,要为人正派”,这是杨善洲在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总结的4条干部准则,写在他的工作笔记本里。10年前杨善洲去世后,三女婿杨江勇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段话。近10年来,他成长为保山市社科联副主席,一直将这4条准则牢记在心,警醒自己。
  “爸爸,如果你把我们全家转入城市户口,不需要你帮我们找工作,我们自己可以去考工。你总是拿大道理、大政策來压人……”这是杨善洲的二女儿杨惠兰1983年9月18日给父亲写的信,当时杨惠兰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在父亲要求下回农村老家务农,伤心之时,写信抱怨。杨善洲看了信后很难过。他说:“我为什么不随便给他们创造条件,就是要叫他们知道杨善洲永远是个农民,我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我要叫他们学会自己养活自己,不要把我当作一棵遮阴的大树。当官不是永久的职业,学会当好老百姓,学会走好自己的路,这才是长久之计!”
  教育后代要尊重老师
  “从小时起,父亲就对我们要求很严。”三女儿杨惠琴说。她读初中时才来保山与杨善洲一起生活,但杨善洲从不允许子女坐他的公车,也不允许收别人任何礼物。一天,地委一位干部给了杨惠琴两根甘蔗,杨善洲知道后十分生气,催促杨惠琴马上退还。
  杨善洲把对子女们的爱深藏在心底,表现在对他们的学习和品德要求上。
  1987年12月10日,杨善洲到施甸县下乡调研时,顺路去看望正在施甸县职业中学读书的杨惠琴,没遇到,便写了封短信给她:“小三,爸爸希望你从初一开始就要好好学习,学习中的困难就好好问老师,问比自己进步的同学,在学校尊重老师,虚心向同班同学学习,回家尊老爱幼,积极劳动,磨炼自己的意志。”
  父亲的这封短信,杨惠琴一直珍藏在笔记本中,时时鞭策自己,后来又以这封信教育儿子杨宸宇皓。
  我们这代人有信仰
  90后杨宸宇皓两年前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后,自主创业,在保山城里开靴店,生意不错。“外公生前就鼓励我们说,你想要的东西要靠双手劳动去得到,坚持下去,做到最好。”6月28日下午,施甸县由旺镇党委组织委员蒋顺阳给镇里的18名入党发展对象上了一堂党课。2011年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后,他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他总想起与外公杨善洲的最后一次见面。2010年10月1日,蒋顺阳去医院看望病重的杨善洲,杨善洲问他“:你觉得我们这代人最厉害的是什么?”
  “你们的精气神好!”蒋顺阳回答。
  “不是,是我们这代人有信仰,有共产党员的信仰!”杨善洲坚定地说。
  “这几年在农村搞脱贫攻坚,更能理解外公的话。我做群众工作也要常怀一颗为民之心,为群众着想。”蒋顺阳十分感慨。
  今年是杨善洲去世10周年,他的子孙们常来大亮山林场缅怀亲人。蒋顺阳近7岁的长子蒋宏垚十分自豪,因为这里是杨善洲创建的“森林公园”。
  杨善洲的血脉流淌了四代人,他的心灵之光也照亮了四代人,让风清气正的良好家风延续下去。
  邢大军据《光明日报》继文/文整理
其他文献
小暑后刚刚几日,京城气温还不算太高,因为已经进入雨季。窗外小雨淅沥,下雨是最容易引起怀念和伤感,按选题顺序居然轮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了,不禁想起了伴随着自己人生历程的三个家。  几个月大就跟随父母从东北去了陕西南部支援三线建设,在那里的19年山沟岁月是一家五口住平房,一栋十多家的单排大平房,我们家就住在2号院。一间半的房子外加爸爸将厨房改造成的盘有火炕的小房间,全家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直
期刊
《列子》释“远行客”:“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是以,“死人为‘归人’,而生人为‘行人’。”  老陆病重住进了医院,我带了一篮水果去看他,并按照他之前在电话里极认真叮嘱我的,“别忘了给我带条烟,不然,你就别来了……”给他带了两条烟。  进入病房,只见老陆脸色蜡黄地躺在那里。  “老陆!”我话音未落,就见他“腾”的一下从床上弹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等我反应过来时,他已将我手拎着的一个黑塑料
期刊
今年北京高考,由于疫情原因从6月7日延迟至7月7日开考。北京49225名高三考生在132个考点考试。同时,今年也是高考改革为“3+3”模式后的第一年。各区考点进行了全封闭管理和严格的消毒,确保考生安全。家长们给考生送到校門口还千叮咛万嘱咐,相互击掌鼓励。考生们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排队进入校区,特殊时期,漫长的高考路,终于要迈向终点了。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考进理想的学府!  独家报道孙贺田/文
期刊
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牡丹江机务段的火车司机队伍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孔认真”。被大家称为“孔认真”的是运用一车间客二车队的党员司机孔祥发。管他叫“孔认真”可谓实至名归,23年的火车司机经历,他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凡事都有个“认真劲儿”。  永远力求“高标准”  在多年的火车司机生涯中,孔祥发把每一趟乘务都当作一次考试,精打细算到每一个操纵细节,细化到每一分钟的列车运行中,将确保行
期刊
师大附中以前在西栓胡同有两处教工宿舍,一个大院儿,一个小院儿。我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一直住在这里。如今西栓胡同早已不存在了,教工宿舍自然也不在了。  我家住在大院儿,对过的小院儿门总闭着。门是红色的,因为年久颜色已经很淡了。门上有一个电铃,要想入门得按一下按钮。我们小时候闲的没事就去按一下,然后匆匆跑开。  都老师住在小院儿,小院儿里住着六户人家。她是学俄语的,后来学校取消俄语课,她改教语文。都老师热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月9日中午,今年三月份,因为英国新冠疫情的大面积暴发,而从英国返回了国内的中国斯诺克选手丁俊晖,在其个人的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一张机场照:照片中的他一身休闲运动装,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背,戴着口罩站在机场的安检入口前,冲着镜头竖起右手的大拇指。配文为:“疫情以来,机场显得过于安静。出发英国世锦赛。”斯诺克世界锦标赛是斯诺克最高级别的赛事,只有获得了世锦赛的冠军,才能被称为世界冠军。丁俊晖已拿到了14个
期刊
7月4日,本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中午时,网上突然惊现了一条重磅消息,一石激起萬重浪,让这个周末一下子变得不普通了起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超级丹”林丹,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了退役!他是这么说的:  2000- 2020,整整20年,我也要跟国家队说再见了,原来说出口真的很难。  2000年,我为成为了“中国队的林丹”兴奋又自豪。我的家人、教练、队友,还有球迷陪我度过了很多个巅峰时刻和艰难的低谷时期
期刊
在安徽淮河流域,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花鼓灯广受欢迎,它既具民歌多变的曲调,也有婀娜多姿的舞步,还讲述风土人情。近日,记者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探访花鼓灯的传承之路。  今年86岁的曹树芝老人是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9岁开始学花鼓灯,13岁上台表演,退休后依然奔波于中小学和艺术团,传授花鼓灯舞蹈技艺。  据曹树芝介绍,花鼓灯主要由舞蹈、灯歌、锣鼓演
期刊
“起床喽,姑娘们!”“快点呗,还有两分钟上课了……”清晨,天还没亮,63岁的张桂梅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拿着喇叭走在校园里,喊学生们起床,催促学生们上课。  “她们喊我‘魔鬼’‘周扒皮’,半夜鸡叫。”张桂梅笑道,因为要求严格,她被学生们起了许多外号。张桂梅不是校工,而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她的这所学校很特别:学生大多来自云南的贫困山区,而且都是女生。这就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