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说明了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反思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法宝”之一,是教师发展、成长、成为名师的重要途径。在去年我县初中化学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有幸被聘为评委,通过现场听课、阅读教案、课后评课、与评委交流、听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受到很大的启发,现将笔者的几点反思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生信息反馈一:“这一堂课太扫兴了!没有机会参与实验,我们只能眼看手不动。”
  反思一: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不该由教师包办代替,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次比赛的课题中涉及很多实验,教师们也精心设计了许多实验。特别令人满意的是许多教师都能利用实验来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了。比如,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题的第1课时,教师设计的方案遵循“现象→性质→用途,从实验现象得出性质,又由性质得出用途”的原则,于是教师上课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逐个演示实验,先演示二氧化碳能使蜡烛火焰熄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由此性质可以知道二氧化碳具有什么的用途。然后教师再演示下一个实验,学生再得出另一个性质和用途。演示完实验,也就学完本节课的知识了。最后写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教师的逐一演示、分析、归纳,学生学到的知识条理清晰,整个关于二氧化碳的基本知识体系也完整。但这一堂课最大的缺陷是忽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学生仅仅是听、观察、回答,没有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知识往往是惰性的,很难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应用。如果教师平时对学生多些研究、了解,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多替学生着想,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探究的机会,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实验的乐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信息反馈二:“这一堂课眼睛特别累!老师整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让人眼花缭乱,节奏太快,记不了笔记,课后脑海里一片空白。”
  反思二:多媒体教学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而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等同于新课程改革。
  本次比赛中教师们大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有的课件很实用,以其生动、直观等特点,对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但也有些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不用多媒体不足以体现新颖,过分地抬高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认为凡是公开课必言多媒体,不少优质课比赛也都以此为首要条件,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甚至有的完全以课件代替教师课堂教学,连实验也用课件代替了,盲目崇拜多媒体、依赖多媒体,抛弃了课堂教学的真正含义。
  我们知道,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弥补硬件的缺乏,模拟危险性较大的实验,让化学课堂环保化、高效化。但多媒体课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些传统的教学方式生动、直观、节奏适度,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本次比赛中有的教师忽略了板书,有的板书只有标题几个字,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甚至个别的教师全程不板书,上课就是读课件、讲课件,节奏又快,学生眼睛很累,很难做笔记,课后脑海里一片空白。
  多媒体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而仅仅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等同于新课程改革。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地域特点使用多媒体,把课件用在刀刃上,使用课件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使用课件是为了服务于教学,而不是借此来哗众取宠,装点门面,显示制作者的课件制作水平。因此,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能否用课件,该用在哪个环节上。(2)使用课件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3)制作课件要简单明了。总之,我们要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利与弊,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学生信息反馈三:“这一堂课老师发音吐字不清楚,语调怪怪的,尽管我们很认真听还是没听明白。”
  反思三: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地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比赛,展现出不少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专业基本功上的缺欠与不足,尤其表现在语言欠准确、不规范,没有很好地运用化学学科术语,提问词不达意,学生不知从何回答。有的教师发音吐字不清楚,地方口音较严重;有的教师上课语调平平,没有激情,使人昏昏欲睡;有的教师语调高亢,气势凌人,让人感觉不舒服。
  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语言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代表了教师的形象,直接决定了讲课的效果。没有成功的教学语言,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因此,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地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能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信息反馈四:“这一堂课我们害怕极了!老师把我们问得哑口无言,感到很失败。我们不喜欢这位老师。”
  反思四:设计课堂提问,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做到难易适度。
  这次比赛中有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非常完整,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取新知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少数教师只考虑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了解与关心不够,提出的问题企图一步到位,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法作答,为了得到答案,教师干脆走到学生身边,点名让学生站起来回答,并急躁地对待回答问题的学生,学生感到害怕,结果什么也答不出来。
  设计课堂提问,首先要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不提偏题怪题。其次,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提问题的难度。再次,要善于“随机应变”。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神色漠然”,那么教师就应立即作些提示,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毫不费力”,就立即改变问题的提法,以增加难度来促使学生加以思考。最后,要注意信息的反馈,以提高今后提问的质量。另外,教师要加强素质修养,提问题时态度和蔼可亲,语言亲切,别把学生“吓倒”了。
  学生信息反馈五:“这一堂课我们觉得知识很零乱,教师没有总结,学什么不太清楚。”
  反思五: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认真的归纳总结,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之完整化、系统化。
  本次比赛中,有的教师表现得很完美,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根据讲课的内容,结合学生参与探究的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师生共同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认真的归纳总结,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对探究的零散、片面的认识完整化、系统化。但也有不少教师没有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及时总结,没有使学生的知识完整化、系统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成熟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时间没有把握住,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有的教师勉强把课讲完,有的甚至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下课铃一响就匆匆结束。课后学生觉得知识很零乱,心里没有底,不知道学了什么。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不会满意的。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总结、研究课堂总结的技能,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最后几分钟的作用,努力在几分钟里做出新、奇、乐的文章来,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
  综合以上学生反馈的信息,可见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师对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反思中改进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有效的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进而高效率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必须首先端正教学思想,正确认识阅读教学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是一味注重背诵识记,重点强调感悟和意会,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技巧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思考。其实,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要把认知任务与情感教育任务有效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带入到阅读的文本空间,产生共鸣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心理和思想的再创造。如何让初中生在阅读教学中,
目的:研究急性和慢性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自发荧光影像模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性发现。方法:观察性研究案例。回顾性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参与氛围,提供充分的主动参与的机会,激发和调动主体参与学习的激情与渴望。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到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参与,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课前体验参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只
  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学生用心交流.只有了解了学生,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并且对症下药.比如了解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困难,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好,哪些知识点不会应用等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持续性高眼压药物不能控制下,行前房穿刺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对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探索以体验式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体验式教学分前后衔接的三个阶段,即课前体验、课堂体验、课后体验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课前体验——感悟教材、准备体验  “课前体验”是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设计问题以引导
表浅膀胱癌的治疗首次确诊的膀胱癌中,70%~80%是表浅肿瘤(Tis、Ta、Tl,用经尿道膀胱内肿瘤切除术(TURBT)及膀胱内灌注保守治疗可获取成功[1-3].常用的膀胱内灌注药物有免疫治
氯吡格雷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上用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而且与阿司匹林合用可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辅助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术(vitreous retinal surgery,VRS)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及
情景剧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具备了英语教学的元素:情境、角色、变化、口语、练习。英语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英语学习中,实际操练至关重要。英语的学习并非只是考试,能够交流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英语学习的要求。学生学习英语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通过英语学习真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一、情景剧具备了英语教学重要的因素:情境  英语的教学实际上是对英语场景的理解,并加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