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的认知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鉴
  此,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出发,探索儿童阅读的认知特点及规律,以期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语:阅读习惯;认知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引言
  阅读是书面语言的重要形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儿童的一生至关重要。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不会阅读,这些现象表明很多儿童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鉴此,本文试从儿童认知角度出发,探索儿童阅读的认知特点及规律,以期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阅读和认知的关系
  "认知"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人们用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而阅读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刘大为,2009)"阅读"指通过感知而获取信息,通过加工处理而达到理解的心理认知过程。可见,阅读与认知密切相关。
  三、抓住幼儿语言听觉发展的关键期开展早期听读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勒纳伯格认为,语言的获得有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约从2岁开始到青春期(11、12岁)为止。美国学者布鲁姆也认为4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理论告诉我们正确把握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将使儿童的语言学习事半功倍。
  美国认知科学家则发现,儿童学习语言不仅有一个关键期,而且在这个关键期里声音在婴幼儿的认知过程中占支配地位。研究人员以8个月、12个月、16个月和4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让他们分别对声音、图象或两者的组合进行反应和辨别。研究表明,婴幼儿似乎一次只能对一项刺激作出反应,而这一刺激一般都是声音,偶尔才是图像。在所有实验组中,婴儿聆听声音的状态是最专心的,也就是说,年纪越小,听觉系统的支配地位越明显1。正是婴幼儿对声音的偏好,为儿童语言的学习提供了帮助。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总喜欢听故事。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婴幼儿听觉认知的关键期,采用聆听故事、儿歌背诵、听音训练、游戏认知等多种形式,强化婴幼儿的听觉系统,增强他们对语音的敏感性、丰富口头语言,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播下成长的种子。
  四、把握学前图画认知的敏感期利用绘本进行阅读
  三、四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范围的扩大,头脑中已经有了各种事物的表象,随着表象内容的不断丰富,儿童对表象的概括和理解程度也随之增强,表象成为儿童思维的主要材料,也成为他们知识储存的重要形式。此时,儿童的思维方式也从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指以事物的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方式2。这时,虽然儿童识字不多,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图形在儿童的认知中变得敏感起来。这也正是为什么图文并茂的绘本会成为这个阶段儿童的最爱了。
  "绘本"二字由日语翻译而来,"绘"绘声绘色、绘图绘影。绘本中的大量图画均由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些精美的图画强烈吸引儿童的眼球,随着儿童脑子里积累图像的不断丰富,想象随之激活,逻辑思维开始活跃。绘本认知的过程也恰恰符合低段儿童以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认知特点。
  此外,绘本对儿童的观察、沟通、创造力等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绘本被称为"无压力阅读"的最好资源。很多专家也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早期阅读的图书形式。
  综上,绘本符合低段儿童以图画、形象为主的具体形象思维认知模式。因此,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资源,判断价值、挖掘内涵、逐步引导、激发兴趣。为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提高入学儿童视知觉加工能力促进阅读
  入学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学段的上升,阅读已提升到真正意义的的阅读,即通过书面材料获取信息。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此时,学龄阶段的儿童便呈现出阅读的个体差异,阅读差异固然与学前早期阅读有莫大关系,但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儿童的阅读与视知觉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而识字则是视觉加工的一种认知过程。阅读通过文字进行感知,由汉字的形联系它的义,然后再由义联系到客观事物及所指概念。这个认知过程就需要视知觉联想能力的参与。视知觉联想能力看到某一图形或形象,便能联想到相似或相反的图形或形象,能将破碎的图形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图形,并运用联想弥补视觉信息的不足3。因此,不同的原有认知、不同的视觉联想能力导致不同儿童对同一生字识记速度、理解深度及联想广度不尽相同,由此造成儿童阅读能力的最终差异。
  视觉分辨能力也是影响儿童阅读的重要因素。视觉分辨能力差的儿童识字、认字速度慢、理解差,并且很容易混淆形近字例如:把"处"字读成"外"字,而这些错误却常被老师和家长界定为粗心、马虎,其实不然。
  可见,阅读认知过程与视觉加工能力密切相关。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和提高儿童的视知觉能力,如训练儿童把字形看清楚再写;选择字体较大或较粗背景简单文本,减少干扰,加强儿童的注意,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在阅读的内容取材上也可根据儿童的兴趣逐步加深难度等,由此提高儿童阅读的有效性。
  六、结语
  当然,文章中儿童认知的3个重要时期并没有完全的界限,如幼儿时期虽然听觉占支配地位,但同时幼儿也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也能通过图画或者绘本进入阅读。同时儿童个性、情绪、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也对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调节作用。
  综上,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认知心理因素组成的智力活动。因此,了解儿童阅读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抓住幼儿语言听觉发展的关键期,把握学前图画认知的敏感期,重视阅读中视知觉能力的培养,才能正确有效引导儿童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燕儿《儿童语言学习心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2]李晓娟《阅读障碍与视觉加工关系的研究综述》,载《文教资料》,2010年11月上旬
  [3]山东行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百度文库,2009年
  1《美国科学家试验发现听觉是婴幼儿第一认知方式》,中华网-新闻中心
  2唐燕兒《儿童语言学习心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9页。
  3山东行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百度文库,2009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实例--邀请函制作和舞台剧表演。通过这两个例子具体阐述了如何激发和巩固技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的学习能力。
【内容摘要】幸福教育,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课堂,变教学为导学,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幸福课堂,以生为本,获得幸福教育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最好的教学就是最好的德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做人,合作探究,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体验成功喜悦,体验幸福教育的乐趣,感受幸福教育。  【关键词】幸福教育;幸福课堂;德育的课堂;获得幸福能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阅读能力的提升事宜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兴趣;提高;技巧;理解;坚持;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前言  随着
本文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模式识别方法的特点,同时引入分形维数的概念及其在图像中的计算和应用,并将分维作为反映各类别数据纹理特征的附加波段分量,加到网络的输入层,明显
【摘要】當前,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当前在我国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却没有注重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问题的讲解,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对文章脉络理解不好,对词汇掌握不好,时间长了,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读写结合课堂实践是有效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创造性地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和
好的报道多源于成功的采访,成功的采访源于有效的提问。对于记者采访,提问是十分重要的。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顿在《如何成为好的记者》一书中说:“大约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
摘要:PBL教学法提出英语应该把社会,文化,科普等多学科作为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探索与构建。本文以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为基础,结合PBL教学法的过程,探究PBL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关键字:PBL教学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在教育评价体系的指挥下,英语单词和语法成为教学的中心。英语课堂是一种以讲解语言点为主基调,附加一些课前和课后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完全
摘要:写作的过程是动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表述,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可是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感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情感和写作热情。教师应给学生多创设可供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环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抓住学生熟悉的人、事、景、物等让学生自由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作的
第一部份小麦良种区域規划方案近几年来,我省各级研究单位虽已选育出一些小麦良种,但繁殖推广工作赶不上,品种混乱,繁殖推广速度缓慢,现有的小麦良种呈现严重的混杂退化现象
第1期侠西太白山岩生植物和原始成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