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信息被传递的一种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實现对信息的获取和深度理解,同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阅读教学的质量基本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文言文阅读是阅读教学上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能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刻的剖析,使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增强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文言文是含蓄凝练的语言,它以高深的意境和高尚的情操,基于古人的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文言文不像白话文一样通俗易懂,它需要深入挖掘语境和词义。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初中阅读教学的必修课,但由于语法、语义上的差异,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有达到目标值,对初中学生而言也是一个难以攀登的高峰。本文针对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旨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能增强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一、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承的有机载体,并在重要的中考和高考中也加入了文言文类型的考试内容,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新的语文教程中文言文的占比已从20%增长至40%,且难度也在增加,因此推行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初中生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文言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导致初中生对文言文难以掌控,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注重诵读,轻视引导
   诵读一直是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课堂学习之前,要对全篇文段进行诵读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对课文的意境、主旨、思想进行充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轻视文言文的语境和词义的理解,使初中生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课后背诵只能靠死记硬背,难以达到原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初中生的角度出发,也加剧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
   2.教学过程呆板,缺乏迁移
   现阶段,初中教师对待文言文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案,一贯地按照白话文的教育理念对文言文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内容枯燥乏味,方式、方法存在一些不足,缺乏有效的知识迁移。以今观古,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差甚远,所以文言文难以理解,但可以通过单个词、单个字的含义讲解和传输,将文言文的知识迁移出去,让初中生不再害怕文言文,转变学习态度,增加文言文学习和理解的信心。
   二、初中生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树立古文今读的观念,有效阅读
   对初中的文言文教学要树立古文今读的观念,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所以要根据传统文化的特殊性深入理解,从历史背景出发,结合作者的经历,以及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剖析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教案中要积极转换现代的文化,让初中生更容易理解、更轻松的学习,这就是所谓古文今读、古文今用,这方便了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例如,在《桃花源记》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初中生进行预习,重点探讨发生的背景,以及文言文中的单个词、单个字的具体含义,然后再用白话文对其进行翻读,深刻理解在古代人们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期盼。
   2.依据时代背景深入探究,增强能力
   探究是对文言文的进一步学习,它要求初中生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有粗浅的理解和认识,还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古人在当时背景下要表达的思想,学习古人的知识和智慧,甚至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古人的学习场景,可以让初中生结合现阶段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和探讨区别,在对比的过程中可以让初中生更好地明白现在学习环境的美好,这样才能激发初中生珍惜现在的激情,以及努力学习的热情。
   3.充分整合资源,专题教学
   在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古文、古词的释意,大部分的古字、古词的释意是可以公用的,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综合考量文言文的特点以及古词的含义,在教师总结完成后,传递给初中生,对他们进行专题教育,让初中生进行有效的整合古词释意,并形成有用的、常用的知识点,让初中生获得良好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提升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重点讲解实词、虚词的区别和含义,常用古词的多种释意,尤其是不同场景下对应的释意和含义,先汇总,再专题教育,再总结,这样能快速地让初中生掌握、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初中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利用相关的探究策略,让初中生能高效的学习、快乐的成长,享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让初中生积极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丽娟.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C].(重庆会场)论文集,2020.
   [2]吴爱美.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育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8(17):32.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无论在表现上还是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以往的初中教学两极分化明显。当下在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或者说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分层教学则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基于学生的特点展开研究,不断尝试分层教学方法,促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在此,针对初中数学分层培优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缩短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对各阶段教学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尤其是针对初中化学教学来讲,其难度相对较高,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难以掌握其要点,且会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培养;对策   化学作为初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化学课堂教学中要遵循新课程改革要求,确保能合理地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基础思维,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思考,
摘要:数学教育看起来只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教育要面向未来,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更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鼓励学生探索、创新授课方式、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辨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教育要面向未来,初中
摘要: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初中数学教师的高难问题之一,学困生基本都有学习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低等特征。而基于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推动学困生的转化,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困生转化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率较差,无法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涌现出来。情感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并在课堂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堂中,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学;思想品德;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干涉他们的学
摘要: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确定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尽可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思维性、逻辑性,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害怕学习数学,甚至有的学生会觉得力不从心。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行,很多中小学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综合技能人才,又能更快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一堂信息技术课怎样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又是什么,当下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基于此,主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估要素进行分析,以此来不断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摘要:将语文学科教育改革作为研究背景,将提高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作为研究目的,围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针对“红色经典”丛书《红岩》从通读全书、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以及聚焦成果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期望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能够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利的教学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转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初中生在阅读、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愈加依
摘要:在新时代高速发展带动下,人们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也隨之提升,通过加强名著阅读学习,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就目前来看,人们对名著阅读教学认识还比较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名著阅读教学增加了难度。所以,对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应给予重视,以此来促进名著阅读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农村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初中阅读教学也
摘要:现阶段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对我国初中化学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因此,主要以初中化学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洞察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的新课程,想要很好地掌握一门新课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相关研究显示,初中化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