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统编教材,架构小学低年段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Woolf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课外阅读都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食粮,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食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年段,对阅读有不同的要求,各年段之间的阅读目标呈循序上升的趋势。其中,低年段的阅读,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正是培养阅读习惯和激发阅读兴趣的黄金期。如今统编教材的推行,便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尤其是阅读素养。因此,如何依托编教材,架构起小学低年段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从而提高小学低年段课外阅读实效,值得我们深思。
  今年,笔者新接手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初次接触统编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统编教材在课外阅读方面做了很大的补充,同时在课文篇目的选择上,更能体现小学生的年段特点,具有较强的课外延伸性,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于是,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立足课内阅读,自然渗透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在课内外阅读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逐步提升阅读素养,便成了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梳理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开展了课内外阅读,并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一、用好“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激发阅读兴趣
  一年级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园地里分别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的读书环节,而“快乐读书吧”在上下两册书里各出现了一次。两种读书形式的编排,为学生推荐了多样的阅读方式,提供了展示课外阅读的平台,直接把课外阅读请进了教材,以此显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和大人一起读”,顾名思义,小孩子需借助大人的指导,共同完成一次读书活动。这样的安排,完全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毕竟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缺乏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借助“和大人一起读”这块跳板,培养起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在不同场合寻找不同的大人合作读书,例如,在家里,便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在学校里,则是与老师一起。在朗读形式上,形式不拘。或是大人带着小孩一句一句读;或是你一句我一句,你一段我一段,你一遍我一遍;或是小孩单独完成朗读,再回答大人的提问……进行亲子课外阅读时,也可采取相似的做法,丰富了亲子阅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快乐读书吧”,相当于一个读书的吧台,是学生进行阅读展示的大舞台。例如一年级下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刚好契合了我们正在朗读的国学诵读读本《日有所诵》,里面含有大量的童谣和儿歌。于是,一首首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简短精悍的童谣和儿歌成为学生们争先朗读的材料。拍手读、配动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相辅相成,琅琅读书声瞬时化成了孩子们的朗朗乾坤。分享读书体会时,《颠倒歌》里“蚂蚁踩死老母鸡”“八十岁的老爷爷躺在摇篮里”等夸张表述使大家乐弯了腰;具有挑战性的绕口令激发了大家的语言潜能;表现亲人温情的画面勾起孩子们的无限遐想……
  在这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阅读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升,正如我班阅读口号“畅游书海,快意童年”所寓,快乐充实的阅读之旅由此启程。
  二、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班级共读,方法指导
  阅读,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内阅读是枝干,提供具体的阅读方法的支撑,而课外阅读是纷繁的根须,为阅读这棵大树提供多层养分,使之不断丰茂起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得益于统编教材的精心编排,在单元教学中,两者的联系十分密切,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1.课外阅读扩充课内阅读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字少的学情特点,一年级的课文在篇幅上略显短小,选作课文时内容上有所保留。在教学时,我们不妨适当补充。一方面增加了课文容量,另一方面引入了课外阅读,适时衔接课内外阅读。
  例如,教《姓氏歌》和《三字经》时,《百家姓》和《三字经》的原文便是很好的补充材料,既能让学生一窥选文全貌,又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而《端午粽》这篇文章,谈到端午节的习俗,可把这首家喻户晓的端午节童谣添加进来: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当学生摇摆着小脑袋大声朗诵时,端午的情景自然浮现眼前,大家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亦浓了几分。
  2.课内阅读向課外阅读延伸
  除了那些与课内密切相关联的课外材料,可以在讲课文时直接补充之外,还有一部分阅读材料也对课内阅读起着重要的拓展功能,那便需要我们推荐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这种类型的阅读延伸,恰恰是阅读教学的常见形式。例如,学习完童话,推荐同学们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学习了寓言,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学习了神话,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课内接触了说话训练和想象阅读等学习方法,也进行类似的课外阅读训练等。当学生按老师的推荐进行阅读后,可在班里进行一次交流活动,可以是“快乐读书吧”式的简单分享,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精读,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以《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为例,端午节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良好契机。借此机会,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课外阅读,并布置学生制作了读书卡。通过学生们图文并茂的绘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深入人心。
  再以任溶溶的《怎么都快乐》为例。学完课文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任溶溶的其他作品,并重点介绍了《没头脑和不高兴》,大家纷纷把书本买回来阅读。于是,属于我们的一次整本书阅读分享开始了。首先,我们从阅读封面开始,了解了书名、作者、出版社、插图以及根据封面的颜色猜测故事主题情感,对这本书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开始浏览书本的目录,获取整本书的内容信息。通读故事题目后,开始正式读书活动。第一步,根据图片猜故事,锻炼学生的看图能力。第二步,根据故事情节猜人物,考查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把握。第三步,介绍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第四步,概括作者的写作特色。   而绘本《逃家小兔》的课外阅读设计,直接指向低年级说话目标的训练。一个“如果……就……”的句式,经过“扶——半扶——放”三个阶梯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角色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同时发挥想象力,对绘本故事进行情节加工,与故事深度融合。在循序渐进的说话训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积累了说话技巧,实现了学会说完整的话的课内目标。
  以上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相互融通和阅读书目的推荐、共读等种种做法,为学生的阅读指引了更明晰的方向,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是联结课内外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切实有效途径。
  三、比较阅读,拓展思维,提升思考力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指的是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和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在统编教材的阅读教学中,有些篇目具有相同的人物或相似的主题等相关特点,或是有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两者之间适合进行对比学习,从中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
  以寓言故事《乌鸦喝水》和《狐狸和乌鸦》作例。两篇故事同样选自《伊索寓言》,前者赞美乌鸦的聪明,启示人们遇到问题要学会想办法,而后者则嘲讽乌鸦因听信奉承话而上当受骗的行为,启迪我们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同样的乌鸦,一褒一贬,形象截然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能通过联想和对比把两个故事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同样的人物,在不同的故事中也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能持定性思维进行阅读,阅读思维会因此而打开。
  故事《狐狸和乌鸦》中,狐狸狡猾的形象呼之欲出,符合人们对狐狸的一贯认知。然而,绘本故事《小狐狸阿权》里的狐狸,却是另一般个性: 知错能改,心地善良。读这本书,溢满心田的是暖暖的温情,不再像以往一样对狐狸的诡计多端充滿厌恶。由此可知,为了表达不同的故事效果,作者在对人物的处理上可以颠覆传统,灵活选择适合自己创作的角度,这也体现了故事的虚构性。
  再如李白的两首古诗《古朗月行》和《静夜思》,同样的意象“月”,一首写出了奇特的想象,一首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也是思维的多元性表达。在教学时若能让学生学着去感悟、去发现,学生对古诗的意象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每次进行这样的对比性阅读,学生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常常有独到的见解。可见,比较阅读,是解放学生阅读思维的大胆尝试,对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批判性思维都较为有效。
  经过一年级不同形式的阅读训练,学生们对阅读的喜爱程度与日俱增,日积月累的阅读经验也使得不少同学掌握了自主阅读的能力,每日阅读半小时已成为常态。今年我校成为广州市智慧阅读实验校之一,在各项阅读数据中,我班均呈现良好态势,3月份还获得阅读之星班级称号。至此,依托统编教材,一年级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成功架起。当然,在此基础上,如何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和主动性,如何使课内外阅读的联结更深入、更系统,将是接下来要面临的新问题。本人将继续依托统编教材,根据不同年段小学生的阅读目标和学习特点展开研究,为课内外阅读的训练注入更多的理论支撑,努力使每一次阅读训练更科学。
其他文献
一个班级里如同林中树木,总是参差不齐。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其人数虽少,但若管理不当,对班级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甚至影响整个班集体,因此,作为班主任,绝不能因为后进生思想不好或学习基础差就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如何实施对后进生的转化?笔者結合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去实施:  一、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  一般来说,学生都喜欢受表扬,而且非常重视老师的表扬,尤其后进生更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小学数学老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数学老师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助力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文章从笔者个人的四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出发,从备课、授课和反思三个方面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为小学数学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与方法;
【摘要】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打造新型的智慧课堂下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力争构建起优质、高效的智慧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笔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语文;教学;探索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技术硬件的进一步提升,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紧跟形势,打造智慧课堂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成为我校高中语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结合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它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因此,作为教者,应努力创设环境,灵活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努力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品德课堂成为灵动、高效的德育殿堂。  一、故事讲解,让品德课堂更吸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 而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能激发孩子情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的教育现状——阅读课的活动大同小异,比如配对、排序、判断对错等等,很难挖掘学生不同的才能和潜能,个别老师认为阅读就等于回答问题,而且都是基于课本设定好的问题,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机会。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是对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角度的很好补充,下面本文结合《My Lucky Day》这一绘本课例,探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开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  
【摘要】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着重探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营造轻松有效的课堂气围,使学生在放松的心态下有效地接收学习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轻松有效  相信每一位老师都知道,轻松有效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但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有效的气氛。在小学教学中,贪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小学生的特
【摘要】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枯燥无味、形式单一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不愿朗读,因此,本文从创设故事情境、歌谣情境、游戏情境等几个方面,探讨提高小学生英语朗读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设情境;朗读兴趣;策略  朗读(read loudly and clealy)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与环境教育的研学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目标、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地理研学活动方案,以此渗透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和环境保护观念于地理教学,并期望给同类地理研学活动的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研学活动;地理核心素养;环境教育  一、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与环境教育的研学活动开发的可行性  (一)以城市化进程的环境问题为素材  国家统计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德育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人,要想有效践行德育教育理念,需要校长起到表率作用,并充分做好相应的德育管理工作,进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校长善美德育理念与践行进行探究,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德育理念;校长  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德育已經成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长自身对德育的认知度决定了学校
【摘要】STEM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通过加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打通学科壁垒,采取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者在真实情景下开展深度学习,有利于创新人才和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STEM教育;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这个“技术英豪”已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跑马圈地”,迅速跻身技术创新的第一梯队。未来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