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探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i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设情境就是解决目前抽象逻辑问题转化的突破口,这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和问题,课堂上结合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变化,有目的地设置谜题和障碍,以此锻炼学生提问和解惑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下面主要谈论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以及应该如何具体操作.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发挥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始终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传播者,但现在大部分课堂都本末倒置,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久而久之造成他们欠缺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思维模式僵化、对学习失去兴趣等问题. 在初中阶段这些弊病就已经初步展现,并且数学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改变教学方式是缓解并消除这一状况的首要选择. 想要重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就要先营造充满激情且生活化的初中数学课堂,这要求教师秉持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利用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设置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提问与思考.
  (二)增强学生求知欲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正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情境的使用能够增添数学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令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并养成自觉转化和运用抽象思维的习惯,主动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也能无形中拉近师生距离,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一方面促进课堂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其数学能力和意识的增强.
  二、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教学手段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初中教师要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借鉴优秀教育经验以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面对情境创设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更要充分了解并加以实践. 教师应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后者抱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参与课堂活动. 情境创设的基础和重点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情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教师应考虑到初中生正值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经常出现叛逆行为和反常意识在所难免,针对这一特点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努力在师生之间构建和谐愉悦的氛围,如此才能顺利推进问题情境的创设. 另外,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不一,教师一定要慎重考虑如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差异化教学,避免求快求全,尽最大努力照顾所有学生的学习心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创设的使用效果.
  从教学手段自身要求出发,情境创设坚决不能想当然,而是有固定的要求需要遵守:首先,对初中学生所提的问题应详细易懂. 按照学生惯有的思维习惯,所提问题必须按照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演变路线进行,由具体实际的问题引导抽象理论的提出和讲解. 其次,问题要新颖有趣,同时带有一定的挑战性. 初中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而且接受能力很强,教师要做到最基本的一点是通过有趣而易懂的问题来提起学生的了解兴趣,带动他们一起思考.
  三、情境创设的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的提出也是一门深刻的学问,教师要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解题的讨论中,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旺盛的求知欲,为数学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举例来讲,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的运算时,教师可以创造活泼有趣的问题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鸡兔同笼的问题就很经典,不仅引用了古书典籍里半文半白的案例,还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几乎是语文和数学的跨学科交叉,这种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萌发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程的授课效率.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故事化
  数学的目的是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结合真实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意识,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有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处理遇到的问题. 比如教授绝对值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历进行教学,设定一名同学相约出游的情境,让学生成为其中的角色. 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获得参与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应用,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喜欢故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故事情境,通过表演、会话等形式缓和数学课堂上枯燥沉闷的氛围,帮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们积极讨论、集思广益,此举有利于学生自觉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
  结 语
  情境创设是一种新兴的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逐步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辅助数学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值得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佳青.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略谈[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05):50-53.
  [2]孙雄飞. 再探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1):27-28.
  [3]王明明.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再思考[J]. 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0):6.
  [4]姚智慧.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3(08):150.
其他文献
在安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专业类课程以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培养为目标,使学生达到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安全工程专业专业类课程
XML与RDF是用于元数据描述与应用的最重要的两种技术.本文以科学数据库元数据标准建设为背景,介绍了XML技术及其在科学数据库核心元数据标准建设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科学数
【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大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分析了应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原因,以及实施办法,为独立学院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思想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下的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它主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故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具备实践性、开放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而母体院校以理论研究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体现独
【摘要】本文借鉴项目化教学理念,分析了高职数学教育现状,阐述了高职数学项目化整体设计原则、特点和步骤,以此来探讨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数学项目化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数学;项目化整体设计;项目化教学  【基金项目】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高职数学项目课程建设课题.  一、高职数学教育现状  高职数学课程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从本科的压缩饼干到重
浅谈属地化管理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简要阐述属地化管理在石油化工项目施工阶段的重要性,提出目前国内属地化管理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增加系统芯片观测性的一种新颖实现方法,即增加一个总线分析模块以实现对芯片的系统级监控.该总线分析模块由采样、存储、调试以及上位机接口单元组成.用户通过上位机
【摘要】 数学知识是创新思维发展的灵魂,而知识应融于问题之中,没有问题意识,也难有高质量的思维. 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问题意识的内涵,以及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在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中国人也如同一台高速运转流水线上的零件,所有人在匆忙中收获了无数,也失去了很多,教育也在追求急功近利,导致“教育以考试为本,学校以应试为本,家长以分数为本”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阐明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各自的重 作用,突出强调了革命实践的重 地位。这些对
在现代高速微处理芯片中,为了使各种位数的移位操作都能在单个周期完成,普遍采用桶式移位器.采用部分译码方式的桶式移位器,以其诸多优点,在芯片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其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事故随之增加.为了避免电梯事故对人们造成的人身安全威胁,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致力于研究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措施,以此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