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动笔训练的优化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动笔训练,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实践运用的主要方式,也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只有将听说读写有机整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落到实处,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新增了一条关键性建议:“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我们在这十分钟内获得一定的收获。

一、 “备与给”:把挤走的时间“抢”回来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整体实践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听说讀写应该整体推进,不能厚此薄彼。不能一味地在文本的理解感悟、朗读分析上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而忽视学生动笔训练的安排和落实,甚至是象征性地在课程快结束时的几分钟时间内进行动笔训练。由此,我们就要重拾对动笔训练的重视,使动笔训练时间得到保证,效果落到实处。
   1.有备而上。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设计有关动笔训练的内容,有备而上,减少动笔训练的随意性。对动笔训练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预先安排,与听说读的训练等同起来,充分认识动笔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有效实施。在课堂实施中简明目标、简要内容、简练方式,将听说读写训练进行整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高效的教学,让动笔训练的设计在课堂上得到实现,确保10分钟的训练时间。
   3.有机穿插。动笔训练时间的分配上能够考虑分散,笔者认为2—3次为宜。随着教学过程,把动笔训练有机地穿插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低段年级可以把生字书写分散为几次完成,以免长时间集中书写生字带来疲倦感。高段年级可以在阅读中进行批注、句式训练、写话练习,多给学生动笔的时间和机会。

二、“趣与新”:让冰封的时间“活”起来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动笔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动笔训练中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动笔训练的内容,创新一些反馈展示的方式,为动笔训练增添一些色彩。
   1.丰富动笔内容。在动笔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作这些尝试:(1)记录精彩表达。学生的课堂表述中,往往有或思维独特,或文采飞扬,或严谨严密的表述。其他同学记录这些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2)拟定发言提纲。小组讨论前,每位同学先把自己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简要地写出来。这是对问题认真的思考,使自己的发言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更有利于相互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吸收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能有效地避免小组讨论中的“一言堂”现象。(3)写出自己的理解。教师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如要求学生评论写法、点评人物、分析情节等),可以让学生先写一写再说,学生可以在写的过程中整理思路。
   2.提高讲评趣味。在动笔训练的反馈展示上要创新一些做法,如:评选最美生字活动。学生在书写生字后由小组推荐本组最好的生字,通过实物投影参加全班的评比展示。教师借机落实省小学语文学科建议中的要求,提高反馈讲评中的趣味性。又如“我当小老师”,在学生写完批注后,不仅让他进行口头汇报,还将他的课本进行投影,既能反应思维的过程,也能评价其书写的质量。

三、“减与导”:使有限的时间“实”起来


   语文阅读课堂上“说得多,写得少”“重说轻写”的失衡现象,无形中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增加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1.实在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保证动笔训练的时间和质量,与课堂作业的完成相结合,使“课堂作业课堂化”,才能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的要求。
   2.一举多得。学生作业的完成和反馈如果都放到课堂教学环节之外,等课文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再重新花时间来讲解,指导学生完成,显然是低效而不科学的。因此,把课堂中的动笔训练与重点、难点作业的指导相结合,才能为学生在课内完成提供保障。
   阅读教学中学生动笔训练,完成书面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课堂精彩”和教学流畅而漠视。应该在学生动笔训练上进行精心地研究,既保证动笔的时间,更提升动笔的质量。在保证“读”的基础上,把“听说”控制住,把“写”挤进去。在动笔训练的形式、内容上进行创新设计,确实发挥这10分钟的作用,减轻学生的课余作业负担,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实践,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已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提起作文,有不少小学生便喊头痛。问其究竟,无非是“没有兴趣”“没话说,写不来”等。  一、作文时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一)审题时的心理障碍。畏惧心理:学生面对命题,头脑空空,不知选什么题材,抑制了作文的兴奋点和写作欲,一见作文便感到紧张;厌烦心理: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命题,学生悟不出新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串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因此,语文教学同时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对于美好的事物乐于接受,而且更加主动,所以我们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优势在于一篇篇或文质兼美,
期刊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孩子的样。我觉得一堂有温度的课,首先需要一名有温度的老师。字如其人,课映其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就像绿豆芽发芽有快有慢,孩子开口说话有先有后,我们只需要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37摄氏度,不冷不热,给他最舒适的环境,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深度学习;温度;设计;上课;作业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也被译为深层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
期刊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想课堂教学符合课改理念,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使课堂问题设计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我认为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与学生个人产生共鸣,一方面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前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作文教学不容忽视。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犯难,绞尽脑汁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进而喜欢作文,下面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写作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作文教学要想尽一切方法,唤醒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为学生营造乐写、爱写的氛围。我们不妨蹲下来,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期刊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意见》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成为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目前我校以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为突破口,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一、构建单元教学设计新模式   教材的“模块式”结构
期刊
教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 不论从事哪科的教学,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竖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造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也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可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际中,往往存在着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的现象。其实,德育应该是各科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一门德育与智
期刊
信息时代呼唤着语文教学方式的革新,多媒体技术无疑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时下,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优化课堂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多、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导向,突破重点;视听并茂,趣味化教学氛围;优化信息,省时高效。现用三个“巧用”总结如下:巧用多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个性。教师要想引导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我的体会是: 一、感化法   有些学生自尊心强,爱面子,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可从正面提出批评,而要委婉地从侧面绕一绕,即寓批评于鼓励中。采用巧妙地鼓励,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从目前的课堂评价现状看,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泛滥,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等现象,造成了课堂评价的无效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需要教师从评价的准确性、真实性、引导性和多元化这四方面着手,追求评价的有效性,优化评价,使课堂中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新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评价;有效性   作为小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