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感到快乐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并不快乐。作业多,课余时间少,升学择校压力大。我们可爱的孩子怎能快乐起来?笔者觉得如能在学校和家庭中尽可能的创造宽松的环境,避免孩子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环境下学习;恰当把握奖励与惩罚的尺度,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孩子犯错误,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给孩子多提供发光表现的机会等等。这样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感到快乐,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关键词】快乐;成长环境;鼓励;新课程改革;压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仍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家长、老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繁重的作业、分数至上的观念让许多青少年失去了应该尽情享有的快乐。盲目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他们怎能快乐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 “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快乐的,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然挥洒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
  
  1 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孩子在一种健康、宽松、和谐和心理环境下去学习,结果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是在一种紧张、压抑的心理环境下学习,往往事倍功半。
  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应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
  家庭环境也同样重要,它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家长必须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和谐、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因为孩子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目前,有些家长并未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环境严重被“污染”。比如:打麻将成疯;孩子在场时,讲粗话;频繁请客,讲排场;家长过分打扮等。要想营造出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首先家长要培养自己健全的性格和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循循善诱,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家庭就会保持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影响。
  
  2 允许孩子犯错误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相对薄弱,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经常犯错误。但在笔者的课堂上,很少听到责备,更多的是鼓励、是表扬。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这些“错误”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3 奖励与惩罚
  
  奖励、表扬是一种教育手段,惩罚、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只有奖励或表扬而没有批评或惩罚的教育是不符合实际的,它不是实事求是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既有奖励也有惩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与奖赏具有同等的价值。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每个老师都应当掌握表扬学生的艺术,让孩子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
  惩罚也需要艺术。不是要教家长如何“罚孩子”,恰恰相反,是希望家长们不要轻易、冲动地惩罚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在探索的路上不免犯错、闯祸,家长应理解和原谅。
  惩罚只是手段,改错才是目的,请家长们在动怒前先思考3秒:这样真的有助于孩子知错改错?一切手段都必须立足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上,要有效但不能过激,掌握好惩罚的艺术,掌握好教育的艺术,那才是爱的正确方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十分讲究惩罚的艺术。他规定了三种惩罚方式:一是谁有迟到、早退之类小毛病,就给大家唱支歌;二是有再大一点的错误,就自觉找一件好事去做;三是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反映事前、事中、事后心灵深处旧我与新我是怎样论战的。建立在“爱”之上的惩罚效果会更好。
  
  4 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差异,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
  快乐是孩子们的权力,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应该拥有快乐。成绩好坏决不是赐予和剥夺他们快乐的理由。快乐的孩子未必成功,但成功的孩子几乎个个快乐。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到快乐,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充满阳光,我们共同努力吧!
其他文献
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这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和另一高论类似: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学.  但是我说的自身认同并不是指我们卓越的特色或者伟大的行动,或者是为了掩饰自身的困惑和复杂而带上的勇敢的面具.自身认同就像与我们现有的能力和潜能有关一样,也与我们的缺点和局限有关,与我们的伤痛和恐惧有关.  我说的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进而形成神
期刊
计算的意义和方法是密不可分的,运算方法的形成建立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出算式,自己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展示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一、教材分析  《文具店》是新世纪版《数学(
期刊
[摘要]数学习题课是对学生已学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再整合深化为相应数学技能、技巧的一类重要课型。而微课也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模拟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因此,融合微课这一高效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数学习题课教学是行之有效的。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制作并应用微课,用心设计了多节深受学生欢迎的数学习题课。本文
期刊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案例描述]  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这样一个孩子,不管老师在说什么,
期刊
【设计理念】  着眼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语言积累”“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课在古诗教学中尝试自主主题性阅读,巧妙设计“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使学生不仅读懂一组送别诗,而且初步领会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重点学习送别诗名作《送元二使安西》,读准诗句,进入诗境,领悟诗情.  2. 通过主题式对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国内,许多教育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在进行小班化尝试,硕果累累。而近几年农村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班级学生数急剧减少的现象。这样,大部分农村学校已形成自然小班化教学。在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笔者逐步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此种优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学校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小课题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搭建展示学生潜能的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三方面进行实践活动探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拓宽了渠道。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课题;研究性;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
期刊
所谓分层次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按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班型,如有的学校分成快、中、慢班,有的分成优生、重点、普通等;二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
期刊
[摘要]本节课教师选用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以学生课前自学相关微课和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方式,创设出多元的学习情境,再结合课堂上层层深入的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突破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问题驱动 教学 化学 二氧化碳  一、教学设计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期刊
笔者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看到: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有赖于全民的科学素养的提高,而这一切则依靠我们的科学教育”,由此可见上好科学课的重要性,那么怎样上好科学课呢,下面结合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向其他教师请教总结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大部分学生认为科学课是“副课”,所以不重视,学习兴趣也不浓,要让学生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