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ang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可见,注意力在我们的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词】高中 数学教学 注意力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数学语言更加抽象化;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在量上剧增;老师讲解课时减少.这就要求学生要把握好课堂时间,要把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方法掌握好.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全神贯注的去听每一节课.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引起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成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求其奥秘,就会集中注意力自发地去学习,可见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每节课的导入必须与课的主题紧密相关,不可顾左右而言它.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找到与学生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切入点。学生发现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会显示出更大的兴趣,从而会更加集中注意力。
  1.巧设悬念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某种事物并获得,掌握其中规律的心理特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精心设置疑惑,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从而想突破认知冲突,进而去发现、研究、探索。一个耐人寻味的恰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精练地、有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
  2.故事导入法
  课堂导入采用故事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故事中,对故事中所反应的问题也会有很大的好奇心。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引入相传古印度国王为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何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一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通常每1千粒小麦重50g,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发明者共有小麦多少吨?
  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唤起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为在新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注意力
  1. 注重教学艺术
  有人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情趣导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学生会产生进取心,注意力会全部集中起来,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2. 注重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启发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思考,有疑即问;二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提问的问题要由浅入深,而且要有针对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总是与其期望的心理联系在一起。学生一旦产生了期望,就会对相关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
  3. 把握教学的节奏和难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恰当地掌握"节奏"组织教学,动与静有交替,张与弛有错落,疏与密有间隔,起与伏有波澜,综合考虑,巧妙安排,让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之间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构成了数学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教师讲解不易过快,讲解的问题不易太难。过快过难会使学生接受起来困难,一些学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不懂得问题上,就会分散精力,没有跟随老师所讲,从而致使前面的问题没听懂,后面的知识没学到。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在其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考虑怎样才能为各层次的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一定要做到人人都有机会,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作体用。
  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亲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生动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彩部分给予肯定表扬,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快。教师要力求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播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直观教具,培养注意力
  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它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直接演示,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我利用生活中具有圆柱体、圆锥、棱柱、直棱柱、球体等这些特征的实物,让学生来观察并画出它们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或者给出三视图让他们找出与之相符的实物。还借助一些美术模型、网络图片、幻灯片,直接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学习过程。又如根据三视图判断正方体的个数,这是很多学生都不容易理解的,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用粉笔盒替代正方体,让他们自己摆放,然后观察三视图,或者让他们根据三视图来摆放粉笔盒,引导他们在摆放和观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诀窍。这样通过直观的演示,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还能使学生的注意。
  总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应该贯彻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注重注意力,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一直在找寻怎样的课堂最有效,最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通过一次开课经历--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我有了许多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师爱,学生乐学的动力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探索数学教学如何吸引学生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以情促教, 师爱是学生乐学的动力。  上本课时,我面对的孩子们是完全陌生的,初次见面总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和学生被动地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数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
【摘 要】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也就是要积极培养一些具有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的人才,数学的教育和学习就可以高效地贯彻、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目标。数学自古以来就是一门锻炼人思维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锻炼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使我们更好地解决好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一名数学教育者更是有责任和义务为拓宽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路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初中数学 思维  初中的数学是学生学习数
2003年9月,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使传统的数学课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我思考最多的就是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师道尊严"是神圣而伟大的,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而新课标却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一定理,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要求把课堂归还给学生。那么新课改下教师改如何给自己定位呢?现在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定位的误区  误区
报道硬化萎缩性苔藓1例,患者女,20岁。躯干部斑块2年余。皮损呈紫褐色类圆形斑块,中央有萎缩和毛囊角栓,周围绕以红晕,病理组织示硬化萎缩性苔藓。通过阐述非生殖器LSA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点来鉴别其他疾病,同时提供治疗方法。
【摘要】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决定了数学学科的独特性。而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便是适当地向小学生灌输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以为今后学生学习思维的完善打好基础。基于此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则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初级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本文则主要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一个简略的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能力培养 培养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对
【摘要】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字】自主学习 引导自学 尝试自学 探究自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如期举行。刚不久举行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城镇化的提出,再次成为了房地产行业的热门话题。就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回首教学之路,太多的迷茫与苦恼、冲动与理智、辛劳与收获,令广大教师百感交集。我也曾经有过困惑,如何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做练习?多考试卷?多留学生?有过焦虑,有过徘徊。十几前当我来到宝应城北初级中学任教数学,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又是无知得措手不及,在实现新课标倡导的即要体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要保证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的目标时,我总是顾此失彼。看似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