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泰三国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为国际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课堂中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教学应用研讨会中,来自中国、日本、泰国等国家的中小学教师介绍了各自国家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共同研讨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效能。本文基于中国、日本、泰国三国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片段,总结其中的教学特点,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应用效率;模拟功效;学习工具;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4-0010-03
  
   2007年年末,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教学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蒙古和我国的多位优秀中小学教师(这些教师都是通过各自国家教学比赛选拔出来的优胜者),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方法做了精彩汇报。笔者全程倾听了这些教师的教学演讲,观看了他们的教学录像,与他们进行了教学研讨。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中、日、泰三位教师的教学片段、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力求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 按照“学习心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
  
  来自日本教师汇报的是一节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其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学习语句“The lion is sleeping by the bell”,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lion,sleep,bell ”等英语单词。也知道了by,behind等介词的一些知识。
  1.方法设计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场景,利用计算机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文件(图片是一个正在睡觉的狮子,其身边有一个铃铛)投影到电子白板上,通过电子白板的呈现、隐藏和可控功能,控制图片的呈现和隐藏,这种方法的多次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片段[1]
  师:(引导学生观看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呈现给学生一个学习画面,同时迅速将其隐藏(利用计算机和电子白板的呈现和隐藏功能),并提出问题“What animal is there behind the cover”。
  生:学生开始注意电子白板上的内容,但由于图片很快被隐藏,学生没能全面观察图片内容。但在心理上,学生很希望知道图片的内容,于是学生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
  师:再次呈现图片内容,并隐藏。问“What animal is there behind the cover”。
  生:学生注意到图片中最显著的内容,回答“ Lion”。
  师:再次对图片“显示和隐藏”,提问“What is the lion doing”。
  生:回答“Sleeping”。
  师:继续使用图片“显示和隐藏”方法,提问“What is by the lion”。
  生:注意图片内不很显著的内容,回答“A bell”。
  师:最后将图片呈现出来(不再隐藏),引领学生学习“The lion is sleeping by the bell”语句。
  生:跟随教师学习这个句子,保持学习兴趣,拓展学习内容。
  3.效果和启示
  分析教学片段可以发现:在教学设计上,授课教师根据三年级学生(小学)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引起注意—维持动机—保持信心—获得满足”的学习情景,情景的创设与凯勒(J.Keller)提出的 “ARCS”动机教学模式[2] 相一致。
  教学实施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显现和隐藏功能”引起学生注意,创造教学条件“A”(注意,Attention);采用图片、动画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多媒体信息表现教学内容,维持学习动机,体现教学条件“R”(相关,Relevance);情境中的学习内容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如情景中包含了学生以前的学习内容 “lion, bell等单词”,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内含了教学条件“C”(自信心,Confidence);同时,教学情境中也涵盖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如让学生总结“The lion is sleeping by the bell ”的语句叙述模式,通过该语句模式的学习掌握,学生能获得满足感,实现学习目的“S”(满足,Satisfaction)。
  研究教学片段可以发现:日常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要求,情境的创设既要生动有趣,引起学生注意,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方式,维持学习动机;情境中的内容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也要融入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提高信息技术情境创设的使用效率。
  
   二、 依据“教学难点”选择多媒体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模拟功效
  
  来自上海教师报告的是一节“事物发生可能性”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对可能性的大小进行简单的判断。其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是使学生理解“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这一规律。由于学生对生活实践较少,规律的表述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成为这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1.方法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抽象,实际实验(上千次抛硬币和统计实验)在课堂中较难开展的事实,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软件开展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多媒体软件模拟进行抛硬币实验,计算机实时对抛硬币的结果进行统计,利用图表呈现正面和反面次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其中规律的存在,解决教学难点。
  2.教学片段[3]
  师: 提出问题:“多次抛硬币,哪一面次数多的可能性大”。
  生: 学生说出自己观点,解释自己认可的原因。
  师: 向学生演示利用多媒体开展模拟实验的方法,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向学生解释开展模拟实验的原因)。
  生: 学生按要求做模拟实验,感受“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规律的存在。
  师:提问“多次抛硬币,哪一面次数多的可能性大”。
  生:请多个学生分别回答,说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的原因。
  师:总结学生的实验过程,讲解“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的规律。
  3.效果和启示
  分析教学片段可以发现:教学设计上,授课教师根据教学难点,在真实实验较难开展的情况下,选择“多媒体模拟软件”开展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实验,验证学习假设,通过“呈现问题—模拟实验—发现学习—总结结果”的探究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实施中,教师首先依据学习内容,提出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如“多次抛币后哪一面的可能性大”,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感受“上千次抛币”的过程和结果,感性认识“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的规律;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利用多媒体模拟软件开展一些真实场景中较难开展的实验,一方面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4]。
其他文献
10月 11日,英特尔成都芯片封装测试二期项目微处理器工厂迎来了首枚微处理器的出口。此次出口的产品是英特尔公司最新的基于65纳米制程技术的英特尔“酷睿”微架构多核处理器。  据悉,英特尔成都成为英特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第二座生产用于此类旗舰产品的工厂。即将出口交货的首枚在成都封装测试的微处理器,填补了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的空白,标志着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预示着英特尔公司在成都的
摘 要:近几年基于SPOC的教学应用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SPOC 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能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文章结合《JAVA程序设计》课程,旨在利用SPOC理念和SPOC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可行之策。  关键词
摘 要: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客观上要求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动态选择性和时空可变性等优点,这尤其对优化美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美术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1)16-0055-02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黑板、教科书等教具进行教学。这些教具在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已出台许多培训项目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是,纵观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工作,可以看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IT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理论模型及其在高平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应用优势的分析,提出构建IT教育共同体是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IT教育共同体;教育技术能力;顶岗实习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国内高等院校的数据中心也正在经历着一场虚拟化变革。“全新架构下却没有专门为虚拟化设计的防毒系统”,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高校信息化的管理者,但在虚拟化进程中受益匪浅的江苏师范大学却不在其列。回顾江苏师范大学与趋势科技长达十年的成功合作,不但通过部署OfficeScan,每遇病毒攻击都能大获全胜,更能在创新应用中把安全防护提前到位。而这次担任虚拟化威胁“阻击战”的主角,则是
摘 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TPACK为框架,基于对一名小学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典型课例,通过视频和个案研究,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的TPACK知识结构、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教师TPACK结构特征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联系。研究发现,TPACK知识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但TPACK知识是以PCK知识为主导的,即教师对教育
摘 要:文章回溯“互联网 教育”的源头,分析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从中挖掘经验、总结得失,以期为我国以“互联网 ”战略推进教育深入改革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第一波浪潮;源头;互联网经验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01-03  当前,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互联网 教育”
摘 要:学习行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以“Flash动画设计初步”初中课程为例,通过收集云课堂学习行为数据,运用SPSS24.0分析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是作品提交学习行为,社区评论和作品分享等通过作品提交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此外,学习效果还受其它学习行为的间接影响,如社区点赞和积分奖励等。  关键词:云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效果;SPSS24.0量化分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文章通过梳理国内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研究现状,探讨了国内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研究中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要素,分析了目前国内翻转课堂学生学习评价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习评价;述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8-0001-04  一、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