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ao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也就是说,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使人受益终生。
  【关键词】教学方法自学类比评价对比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教会学生还是教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自学也是一种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习,也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习,教师要给学生在黑板上写出阅读提纲,提纲中一般包括重要的句子,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独立完成提纲中的问题,所以自学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在学习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时,就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自学之前,我为学生拟定了自学提纲:1、煤的组成,包括组成物质和组成元素。2、煤的干馏(也叫煤的焦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的概念及其产品。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用途;石油的组成4、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的概念5、加聚反应等。通过阅读,学生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提纲中的问题,明确了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學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类比教学方法的应用
  类比法是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在元素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这些章节中都选用一种典型物质作为代表,分别介绍其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制取方法,紧接着,教材中就会介绍它的同主族元素或它的同系物。如果我们能熟练掌握代表物质的结构特点及性质,就可以根据“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的化学原理,推断其同主族元素或同系物的性质。比如:钠元素是碱金属的代表,它与锂、钾、铷、铯等元素原子结构相似(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所以它们的性质也相似,主要表现在:它们的最高正价都是 1价,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都可用R2O表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可用ROH表示,它们的单质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反应通式为:2R 2H2O=2ROH H2;它们的单质都能与酸反应;都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等。又如,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类比的教学方法也经常使用。甲烷是烷烃的代表物,根据其性质可推测其同系物的性质:1、氧化反应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nH2n 2 O2 2、取代反应写出乙烷与Cl2反应的有机产物。通过类比法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找到学习的规律,体验学习的轻松和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法教学方法的应用
  评价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分为三种: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且教师应给与学生较多的鼓励与表扬,这也是最常用的评价法。学生自评,一般是在学生做出答案后,教师要求学生重新思考后,对自己的结论作出评价,这种方法给学生提供纠正错误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检能力。学生互评,一般是学生做出答案后,由其他同学对其结论进行评价,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指出错误所在。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四、对比法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比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一般用于不同类的物质但能发生同一类型的反应时,为了能准确掌握而采用的方法。比如在有机化学中学习了物质的水解反应后,我们就可以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比较酯类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二糖、多糖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等,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有机物的水解反应有这样一些共性:1、都有水参加反应2、一般都需要催化剂3、都属于取代反应。在学习元素周期律,研究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时也用到了对比法,如通过比较金属钠、镁、铝分别与水或与酸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我们可以得到结论:金属性:Na>Mg>Al;又通过比较非金属单质硅、磷、硫、氯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我们得到结论:非金属性:Si  较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教会学生知识。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终生收益。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乃是授人以渔之举。
其他文献
现代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需要的健体知识和技能、以及必要的文化素质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营造学生的民主活跃氛围,唤起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要唤起创新意识其前提是教师必须有创造性工作,自觉地、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活跃氛围,摆正教与学的位置,甘当学生学习的铺路人,让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不会感到紧张、沉闷,以至抑制各
一、案例实录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拨,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要充分发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具体教学中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在练习课复习课中犹显突出,下面结合《立体图形体积复习》一课谈一些想法。这是一节单元复习课,在复习课中应该既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又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我用情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英语学习,由于学习难度的较高的提升,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不对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有过多的畏难情绪,如何让他们产生自信心?本文提出了二结合的原则来解决此问题。一是结合初中教材,二是结合中考备考书面表达训练题或是中考书面表达真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书面表达 二结合    在英语教学过裎中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很多都只是将
数列是高中数学一块重要的知识点,常以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加以考察。同时,它又可以作为载体,和函数、三角、导数、解几等知识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而解决数列问题的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下面我们就例题一起来研究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常见求法:  一、观察法:根据数列前几项找出每一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此方法一般适用于填空题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突出亮点之一是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屡见探索性问题,许多学生感觉求解这类问题很困难,因此,我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有关问题为例,进行归类研究,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难度。  【关键词】探索规律型 探索结论型 探索条件型 探索存在型    一、探索规律型    对题中给出的条件,通过计算、观察、类比、分析、猜想等方法概括归纳出一般规律,再
【摘要】本文从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时代的需要、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出发,分析和论证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在系统论、构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内涵及方法,探索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开放性实践研究    一、走出语文教学误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语文教学明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数学教学环节中,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教学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已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使数学试卷评析获得效果一
摘要:在数学概念形成、理解、比较与应用中,置知识于系统中,建立知识横向、纵向之间的关系网,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公理化系统    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发现数学的美,为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就不会感到数学是枯燥的,这才是学数学的沧桑之路。  数学的美,是它的高度严谨和合理而达到的和谐,一种令人神怡的内在和谐。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统一正是数学内在和谐的表现。  寻求联系、统一的过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而“学案教学”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 “学案教学”  “学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而 “学案教学”则是以学案为载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除工具性外,还具有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必然比其他学科要丰富多彩,含有灵活多样、清新优美的美育因素的审美教育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说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将促进语文智能的发展,辅助语文教学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美育教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下面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