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xdhxdhxd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现实背景是“双重”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应深入分析产生挑战的成因,并将其作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选择的有力依据,由此提出更多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思想调研报告;新媒体;积极影响;挑战
  2018年3月,为了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制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也为了明确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促进同学们的发展和成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针对大一、大二共135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旅游分院在校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调研。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媒体视野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成了当下高校教育工作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是高新技术应用于传媒的文化成果,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它不局限于某一媒体形式,多以电视、电脑、手机、PDA、MP4等设备为终端,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的是如何发展和创新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而深刻的体系构建和问题分析的完善过程。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网络搜索逐渐演变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成绩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事物的发展需从两面分析看待。新媒体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需要在工作的探索中加以注意的。
  二、 新媒体环境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发展有力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首选通过网络释疑,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广为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延伸了他们的交往空间。
  (二)新媒体技术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方式和新途径
  图1 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图2 面对网络信息大学生的态度
  图1和图2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学生关于热门信息获取渠道问卷调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下大学生群体多渠道获取社会热门信息的情况,90%以上的调查学生选择通过即时性与便捷性最优异的实时媒体数据传播的方式获取社会资讯。
  新媒体技术有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发展,在其先进的技术支持下,很多经典文学著作、思想论述和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者与任课教师网上交流的方式,获得解答。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被极大扩展,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方式方法相对固定、知识覆盖面有限、影响力具有时效性的局限。
  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似乎更加的趋向于理性化。
  图3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
  图4 大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
  从以上调研数据统计来看,当下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持有较为积极的心态,56%的同学能够理性看待“创业”,21%的同学态度谨慎,认为需先加以培训,再鼓励倡导,这说明学生在对待“创业”工作时既充满热情,又不失理性和规划。
  三、 新媒体环境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加
  图5 在校大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
  由图5,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在校大学生因社会竞争和校内竞争所造成的焦虑最为严重,这不仅说明大学生对于当下社会发展情况的关注度极高,对于学习具有极强的紧迫感。
  图6 大学生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
  图6显示,面对大学生活中的压力来源,40%的同学选择的是学习压力和自我提高压力,这反映了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意识和进取精神。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当下,大学生普遍感受到较为明显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源于对于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焦虑感,同时也有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他们对于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焦虑。高校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师教生学为主,稳健递进式教学痕迹明显,但进入新媒体环境,学生能够自主通过新媒体网络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于教师的课堂教授内容不再是单向的接收关系,而是提前便具备了该知识的信息接收渠道和思考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在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都是学校和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有着主体地位,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同步获取信息,有时候学生比教师更早地获取信息,大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削弱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性。
  (三)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无法符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同时新媒体环境也对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提高新媒体技术素养,熟练应用新媒体;其次,应该将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是最为根本的价值原则,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新媒体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不仅仅是要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还应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其进行方方面面的教育。
  (二)把握新媒体特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做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纠正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媒体环境中,通过网络教育网站的建设,可以让学生不受课堂的约束,通过微信、QQ等可以与大学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五、 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认识到强大的科技发展给我们日常思政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挑战也是必不可少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合理运用这把利弊并存的“双刃剑”。
  参考文献:
  [1]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54-56.
  [2]柯晓兰.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世纪桥,2009(9):130-131.
  [3]卢秋婷,赵云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4):113-115.
  [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唐欢枫,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生一案”即个别化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适合个性差异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现状是教学的基础,决定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个性差异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由此构建了聋校的“一生一案”课堂教学模式:自学尝试—分层教学。  关键词:聋校;数学;“一生一案”  教育部等部委二期提升计划提出: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
摘要:语文是一门兼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不仅具备智力培育功能,还拥有德育功能。新课标改革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德育与智育双向发展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色。为此本文重点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德育功能,彰显语文学科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功能  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摘要:课堂教学要“高效高质、轻松愉快”,这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明确规定,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严格遵守。鉴于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愉悦氛围的建设作为文章撰写的切入点,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简要分析构建“兴趣助教,快乐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方法,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才疏学浅撰文唐突,如有不实欢迎指正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氛围  在中国我们有句老话,叫作“再苦不能苦
摘要:2017年7月3日至7日,笔者曾有幸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2017年中小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对当时的培训情况和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之感悟,特作八首小诗以记。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诗记  (其一)人大“国学”培训综述  秦砖汉瓦系国学,度尽劫波终不绝。  华夏文明逢盛世,发扬光大重和谐。  (其二)北师大徐勇教授传道  京山灵秀毓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对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学生能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能品读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而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不仅极具人文内涵,有鲜明的人物特点,而且其体裁的独特性对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能力。本文笔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从业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效性指的是能够帮助教育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讲格外重要。因为高中生时间非常紧张,并且物理学科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有效的知识有助于降低学生在解题时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物理知识展开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性;教学策略  有效性指的是在帮助学生理
摘要:自然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以来,适合用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崭新的教育模式,自然教育通过让小学学生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教育理念,在贴近大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小学体育作为不同于室内教学的教学科目,是与自然教育匹配程度最高的一门学科,笔者以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在体育教学中对自然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例,在下文中展开论述。  关键词:自然教育;小学学生
摘 要:翰香小学基于“创意物化”的STEM课程,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系统学习创新技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创意物化。触碰未来教育的锚点,培养对话世界的未来一代。  关键词:创意物化;学会创造;追求真知;核心素养  翰香小学基于“创意物化”的STEM课程实施近十年。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2016年获得了“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大赛三等奖。2016年课程案例被
摘 要:利用数学中数与形的关系,建立起画面感,可以使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用图形及其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2. 用图形及其关系解决数学问题;3. 理解数学时建立起画面感;4. 用图形及其关系直观感受数学。  关键词:画面感;数与形;直观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學中,利用数学中数与形的
摘 要: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人公地位,结合小学语文的知识特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等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面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应该培养学生自主个性,让学生在自主的课堂张扬个性,通过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达到培养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