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它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实质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张建伟、陈琦,1996)。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任务去学习,学生是任务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学生在心灵深处将学习变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需求;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都能得到很快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还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学习的潜能。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途径既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每一节英语课的任务确定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和语言知识能力的增长点,设计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任务性强的多种语言活动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合作,成功体验,来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营造自由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必须变居高临下,谆谆教导的亲切关怀为民主平等的亲密合作,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并且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触摸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言而不尽;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浩。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
   在导入新课之前,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猜“The most popular and happiest topic this summer, and the most popular but angriest topic last summer in Wenzhou”。 因为中学生最擅长于猜测,而且也喜欢这种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我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如:“You are very clever”, “Wonderful”,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I think all of you did very well, but who has the best idea?” etc.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发言是安全的,自己的意见是受重视的,体验到参与猜测自我表现的成功感,这样的自由与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
   二、进行小组合作,激起学生的创新动力。
   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合作学习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三、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通过完成生活中具体任务来练习目标语,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的效果就能提高。这种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四、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在不定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如我设计的任务“How to save electricity”, 这就是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解决了这个任务,也就是解决了生活中碰到的难题。这个讨论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从而达到”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
   五、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体验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总之,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也许就是我们进行这一探索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探究实验教学是新课标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是贯彻“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是美国教育家施瓦布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随后被各国普遍重视和应用。他认为学生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研究过程本质上一致,因此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由此发展自己的个性。新课标对探究实验教学的重视提升了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每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预习就是课前自学。学生通过预习,对不懂之处心中有数,从而主动听讲,与教师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
摘要:掌握英语写作方法,提高英语写作效率。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写作教学要有计划性、系列性、模式性,对学生要多加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英语;写作能力;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是英语写作的操作工具,掌握了写作方法,就掌握了写作的钥匙,就又可能驾驭英语写作的方向,提高英语写作的效率。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的界定,并且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科学探究式    1、研究背景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充分预见了科学素质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教育解决的方法。毫无疑问,科学素质的涵义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结果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观,科
摘要: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普遍存在的实验教学薄弱、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基于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实用技能的原则,本文对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分类、实验课程的开设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 实验教学 研究  1、引 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网络应用系统的普
所需材料  ·黑色粉蜡笔,色粉笔或炭棒画笔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前面认识电压、电流、电阻的基础上,来研究这三者关系的课题,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本节内容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注意学科渗透等课程理念,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在本节课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让语文课堂更鲜活。下面就根据我在摸索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来谈谈我的拙见。    一、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面对文本,我们会有不同的解读。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比撰写教案更重要。
我从教二十多年来,对后进生这个词感受颇深。特别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再加上过于追求升学率,在每个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后进生的出现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特别是农村学校,其面积之大令人担忧。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老师就应该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工作原则,把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宗旨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上。这就要求我们不光注重优生的培养,而且还应重视后进生的转化。那么,如何做好这些后进生的转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问,我教学已七年了。七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极其重要的。我认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