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念影响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上构建和谐文化环境,创设趣味性文化情境,因材施教。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文化理念 创新精神 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文化环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渗透文化精神,把枯燥的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和谐、活跃。教学中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极强的信任感,有问题愿意向老师请教,同学们之间能够互相沟通,共同探讨。师生之间建立起默契的亲近感,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促进作用,而这样的默契是在一定文化理念支持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师生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和他们平等的伙伴,是一起探讨数学课程中所有难题的和蔼导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良好的师生情感能够使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认同感,进而对其所教授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古今中外有不少数学家就是因为受到教师的影响和鼓励,才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为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使他们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且在良师和益友的启发指导下,获得了某方面的灵感,加之一生艰苦奋斗,最终成就了事业,并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创设趣味性文化情境,探究数学奥秘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而有力的成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把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探究意识结合起来,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但这需要一种很强大的文化精神动力作支撑。有了文化理念的支持,学生和老师就拥有了战胜苦难的决心和勇气,能够心情愉快地完成学业,全神贯注地学习,把学习数学知识当成是一种享受,而非应试教育下的苦学。有了文化理念的支持,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探讨生产生活过程中一切数学现象的奥秘,对某一项成功的体验都会赢得全体师生的赞誉和欣慰。以一定的文化理念为精神追求,科学构建恰当的文化情境,把数学教学引导进入一种科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中,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讨研究性学习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改革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通过对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文化理念是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全体师生共同面对的一种能够激发自身无限潜力的因素,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把它运用于数学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负责梳理、总结知识结构,然后提出新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当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并非简单粗暴地批评,然后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完事。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积极参与到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指导正确学习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坚持因材施教,实现整体进步
  学习过程中人的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一定要在很大程度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和意愿,不要让学生带着情绪上课,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尤其对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助他们一臂之力,使其不失去自尊,不丧失自信。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兴趣越来越高涨,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在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付出了努力之后有所收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成为一项有趣的探索工作。诚然,这需要教师极大的精神投入和超越课堂教学时空限制的全面付出,教师可利用文化理念的支持,与学生共同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和社会相关单位协调完成。虽然看起来繁琐,但对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教师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变通和自由机动的教育教学方法,让他们逐步适应课堂教学的节奏,消除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厌倦心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且深深爱上数学课。通过文化理念的支持,把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促进全体同学共同进步。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激发式教学方法贯彻到底。可配合特定文化理念支持下的思想教育,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现代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耐心指导实践使全体学生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必须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教师要把新型教学理念引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新思路、新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开创数学教学的新局面。文化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轻视的软环境构建作用,只有有了文化理念良好的支持,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勇气和决心。文化理念有利于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保席.基于数学文化理念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月刊,2012.11.
  [2]葛含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1.
其他文献
习作就是孩子学习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因为其具有非常鲜明的主观性,与孩子本身的语言习惯、积累等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发现相同年龄的孩子,在习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往往差异很大。从习作的教材内容及目标看,教学目标相对比较笼统,无可供具体测评的等级目标。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一部分走在教学研究前沿的教师提出,首先我们要对每一学段应习得的习作能力进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一般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数学这门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数学教师要对高职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方法指导。本文对高职新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职新生 数学学法 指导方式  高职学生是参加了中考,考试成绩达到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其学习素质和能力不是很高,且缺乏学习热情。在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共同环节,它触发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多种因素,如急性缺血、中毒、氧化应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脱落、调亡、坏死等损伤。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钙拮抗、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川芎嗪分子中的甲基易被氧化,生成极性和水溶性较大的代谢物而迅速被排出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腾出课堂教学的时
摘 要: 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作者结合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与课堂教学实际经验,总结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体会。  关键词: 线性代数 教学方法 教学体会  线性代数是大学数学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是研究行列式、矩阵理论、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和二次型的一门学科,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加强学生数学的抽象思维训练,逻辑表达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
摘 要: 如何提高后进生数学成绩,是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才能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后进生 业务素质 因材施教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让每位学生都学好,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一直在数学教学一线工作,现总结几点做法。  一、了解学生情况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