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定时定距法”发展学生耐力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69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时定距法”是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定跑的时间、跑的距离来发展学生耐力的一种方法。
  “定时定距法”包括:(1)集体“定时不定距”法,即教师对跑的总时间作出规定,如五分钟、八分钟、十二分钟等,而对学生跑速的快慢、跑程的长短不作具体限制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跑完老师规定的练习时间。这个练习可以安排在训练初,这时学生的身体还未达到训练状态,通过这种练习能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训练状态。(2)集体“定时定距”法,即教师根据集体“定时不定距”耐力练习的情况,取成绩中间学生能够跑完的距离进行定距,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距离。这个练习有利于提高特长生的整体耐力素质,使中等以下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够明确练习目标,促进差生积极向上。(3)分组“定时不定距”法,即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把水平接近的学生分在一组,练习时让速度慢的组先出发,然后每隔十米左右出发一组,在跑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重新选组。水平发挥好的同学可以加速进入前一组或前两组,感觉身体状态不好的同学可以放慢速度退到后一组,或下一组练习时调整到稍慢的组,这样在训练中既提高了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拼搏的竞争意识,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4)分组“定时定距”法,即根据学生的素质,把学生分成若干个时间段组,并宣布每个组要达到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组别,如800米2分20秒组、2分30秒组、2分40秒组等。由于此练习与考试内容相吻合,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5)分组“定时不定距”法,这种练习在一般耐力训练中常用,如:12分钟跑,根据学生的人数分成若干组,在不同的起点起跑,到规定的时间看各组跑的距离。这样既有竞争性又能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中学) ■
  
其他文献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电力是不可缺少的.缺乏电力,人们无法正常工作,无法使用器具做饭.而在电力的应用
浑源县驼峰乡驼峰村作为国网山西电力大同供电公司的驻点扶贫村,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而又繁重.国网山西电力浑源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浑源公司)作为驼峰村的直接供电服务单位,全
期刊
“周期现象”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的教学内容,它对整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宋庆老师教学这节课时,以“生活—数学—生活”为主线,以“感受周期现
期刊
一、总体设计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分辨率:15位(最高位为符号位),2~(-14);精度:±0.01%(满量程);总转换时间:8μs;温度系数:10ppm/℃;输入电压范围:±8192mV;编码:反码;输出
供电所是电力公司的派出机构,它分布在各乡镇,主要负责电力线路的维护服务,停电、送电服务和抄表、电费收取工作等.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智能电网中,其以高效和双向的网络为基础,依托于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和设备技术等,实现可靠、经济、安全和无污染的电力运输,更好的满足不
反窃电工作对一个电力企业来说,一直都是一项极其受到关注和重视的内容.同时在整个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就需要电力企业在社会极速发展的背景下,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关键性作用,那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呢?  用温馨的话语提示。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生,一句话的力量不可小视,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话语,说不定我们的一句及时提醒的话就可以促成学生习惯的养成。为了矫正学生的坐姿,我时不时会说:“抬头挺胸,看谁最精神!”用这样温馨的话语提示学生及时调整坐姿,以最佳
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法宝”之一。因为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起到设疑、激趣、引思的作用,也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还能起到连接师生思想认识和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纽带作用……如果把握不当,便可能会出现变“满堂灌”为“满堂问”的现象。要巧妙地利用课堂提问技巧,让课堂提问彰显其魅力与效率,需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关键。  当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提问效果更佳。例如,教学“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