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zhe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提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怎么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本人觉得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关键。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说,人就是指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动物。可在现代定义里,人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且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而且这个动物是世界上唯一。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修炼的方式,或者说修炼的重要渠道是什么呢?就是阅读。阅读可以使我们成为大写的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生命长度非常有限。可世界之大,远远出乎我们意料,我们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去做,对世界的认识也就不完整。可是没关系,人类非常聪明,发明了文字,从而有了保存各种经验的书,进而通过阅读转化为我们的知识财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部非常富有哲理的小说,显示了一位老人在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这位老人身上吸取他的精神,从而在生活中像老人一样优雅,证明自己精神的强大。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是非常浮躁的,这个状态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思考。要有深入的思考,必须有另外一种状态,就是静,阅读就是帮助我们安静下来的重要途径。阅读帮助我们发现前方。阅读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只有现在,没有前方,读书的人读着读着就有了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有过去、有现在、也有未来的人,就叫做读书人。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各种姿态的动物。其中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阅读。难道还有比阅读更值得赞美的姿态吗?比如一个正安静读书的女孩,还不是世界上最优美、最迷人的姿态吗?这算是一种自然的、安宁的、圣洁的姿态。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博尔赫斯说过,天堂是一座图书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种欲望,想看到天堂里的风景。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读者在阅读时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作为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语文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提问, 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 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方法:1.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对学生来说, 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先学而后教。2. 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3. 培养学生归纳理解。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 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师要拓展语文阅读空间
  虽然说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但是仅仅精读课文远远不能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所以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语文程度又有趣味的阅读材料,使他们看得明白,读得有趣。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二:推荐他们阅读报刊杂志,从新近出版的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等课外书籍,耐心解答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增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五、朗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内涵之后,才能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情。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达到自我欣赏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我要求学生早自习大声朗读课文,课堂上也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遇到剧本、小说等课文,我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文语感,初步体会语文的音韵美、节奏美,有利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特殊优美的文段或经典的语句,要求学生背诵,让他们达到铭记在心,出口成章的境界。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語言层次上,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园园(1986—),汉,女,山东嘉祥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法
  通讯地址:272406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镇中心小学 李园园 电话:15106759996
其他文献
夜阑人静,掩卷深思,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又再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回首三年来和这46个学生度过的春秋,总有些情节难以释怀。是他,一次次的忘记作业中深深的悔悟,是她,每每考试前小心翼翼的寻求安慰,还是他,遇到纠纷总是不能处理···在每个状况百出的傍晚,望着他们伴随晚霞而去的身影,却不由得想起,是我们教育了他们,还是每个孩子反过来引导了我们?  这日,时针已指向了7点,我也收拾好,准备离开办公室。却不想迎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好坏有直接影响。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天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诸如小组比赛、看动画故事、动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予以重视和培养,提供充足丰富的实践载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落实能力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任务之一。“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交流探讨等形式,进行知识内容教学、问题案例解析的活动过程。它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团
【摘要】教师重视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是加强情感教育,诱导兴趣;二是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三是利用竞争比赛,培养兴趣。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学生,对英语比较陌生,语感又较差,所以学习英语难度非常大。俗话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农村初中学生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师教学得法,便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农村初中要取得这样的良好效
电视剧《宫》特别流行的时候,刚刚从校园毕业的我,怀抱一颗年轻莽撞的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事实上,年轻自信的我也的确被很多学生喜欢和崇拜着,也正因为如此,与他们一起学习的日子里,当我遭受到无理、挑衅和埋怨的时候,我依然百般热爱我的工作,依旧打心里喜欢我的学生,在我的世界里,学生与老师何来的仇和恨呢?于是,虽然遭受到无数次打击,我仍在感动于《宫》里那首四爷写给晴川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问题,运用给学生真诚的关心、无条件尊重学生、适当自我开放、与学生“共情”、假装糊涂、巧借外力演“双簧”等方法,有效地化解了中职生的心理阴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培养人人成才的“职教梦”尽了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职学校的生源越来越紧张。加之中职学生同时面临着求学与就业的双重竞争压力、社会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首先要赏识学生。”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赏识教育强调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鼓励,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激发求知欲望,并取得求知的成功。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悟到: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一、赏识学生,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应学会宽容鼓励,善待学生,活跃氛围。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教研工作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而自主学习则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  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具体做法是: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
语文教学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语言训练,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的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与美育训练密切相关,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课文内容的艺术力量的感染,熏陶,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正确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这是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训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