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默写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常用教学方法。?在高三二轮复习中,通过让学生动笔,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夯实基础知识,如果二轮复习中的默写设计得当,在默写内容和方式上有效创新,将会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夯实基础;默写方式;创新
一轮复习中的课堂默写,是为了夯实基础,检测学生对考点的掌握程度。到了二轮复习,如果默写的内容、形式、频率、难度依然停滞在一轮的水平上,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很难有所突破和提升。
一、二轮复习默写的必要性
1.二轮复习中的默写有利于强化基础知识
二轮复习中的默写,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促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默写,督促更好的对待基础知识中的重难点,弥补一轮复习中的不足;通过默写,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二轮复习的默写实现了由“点”到“面”的飞跃
高考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其中后三种能力都是综合性的,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散点的综合应用。如果基础知识复习到位,学生就能够做到根据题目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同时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通过课堂默写,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库”。
二、如何有效地设计二轮复习中的“默写”
(一)默写内容的有效设计
1.针对学生实际,选择《考试说明》中重难考点作为默写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对《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要逐一分析。对学生已经熟悉掌握的考点、不太熟悉的考点、,还没有理解和掌握的考点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如,已经掌握考点可用“√”符号,不太熟悉的用“?”作标记,学生还没有理解和掌握的考点用“×”做符号。这样,我们对考点掌握情况就一目了然,在课堂中只要对这些标有“?”和“×”的考点加以默写即可。
2.默写知识体系
无论是在平时的各种考试中,还是在高考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往往“无话可说”或“有话不好好说”。“无话可说”主要是因为基础不扎实,考点不过关,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有话不好好说”主要说明审题能力弱、记忆混乱、把握不准理论观点、课本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差,出现“得意不得分”的现象。两者的根源都在于没有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络。在对考点各个击破以后,还必须把各个考点整合成知识面,串成知识网络,我们要把四本书的每一课都整理出知识结构图,做到全面梳理,让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做到“烂熟于心”。这一环节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将整理好的最佳知识网络展示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默写知识体系。
(二)默写时间及方式的设计
最佳的默写时间,一般是在上课初的五分钟或下课前十分钟。方式则多样化,教师提默、课代表布置、学生互提或者上黑板默写,方式不一而足。
1.变式默写
这是针对传统默写而言的一种默写方式。传统默写是教师直接将《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默写,这虽然有利于识记基础,但在二轮复习中,要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要尝试新方式,在默写方式上有所创新。
判断式。对考点中的易混易错点,由教师口述经过自己加工过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判断。判断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敏锐度。
运用式。是由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口述材料,由学生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及原理来解释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层默写
一个班的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是有优劣之分的。在二轮复习中组织学生默写,在默写顺序上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先易后难的原则外,在默写方式有还要突现个性和差异。教师在要求学生默写时不能一刀切,做统一要求:如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默写重难点或知识框架,成绩一般的同学默写一般性的易混易错点或基本概念;对书写较好的同学让他们在默写中只要突现关键词即可,而对书写马虎,整齐度欠缺的同学则让他们对相关原理做完整的,全面的默写,达到锻练他们书写能力的目的。这样做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小组式默写
有时为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及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目的,适当的采取小组默写也是有效的策略之一。
4.采取竞赛式默写
教师有时为了提高默写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适当的采取限时、限内容形式的默写。使学生对已学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这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默写批改方式及纠错订正
批改方式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教师批改“默写”。教师的批改要对学生纠错起导向作用。因此,一定要认真批改,可分等级,如A、B、C、D等。对默写中出现的问题,如识记不准确、条理不清楚、书写没有逻辑性、字迹不工整等,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语。而对默写较差的学生,可采用单独面批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或辅导或督促。
为了更好地提高默写的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默写内容的针对性、批改的准确性、纠错巩固的及时性等。经过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保持默写的习惯,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兴海中学)
【关键词】夯实基础;默写方式;创新
一轮复习中的课堂默写,是为了夯实基础,检测学生对考点的掌握程度。到了二轮复习,如果默写的内容、形式、频率、难度依然停滞在一轮的水平上,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很难有所突破和提升。
一、二轮复习默写的必要性
1.二轮复习中的默写有利于强化基础知识
二轮复习中的默写,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促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默写,督促更好的对待基础知识中的重难点,弥补一轮复习中的不足;通过默写,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二轮复习的默写实现了由“点”到“面”的飞跃
高考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其中后三种能力都是综合性的,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散点的综合应用。如果基础知识复习到位,学生就能够做到根据题目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同时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通过课堂默写,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库”。
二、如何有效地设计二轮复习中的“默写”
(一)默写内容的有效设计
1.针对学生实际,选择《考试说明》中重难考点作为默写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对《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要逐一分析。对学生已经熟悉掌握的考点、不太熟悉的考点、,还没有理解和掌握的考点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如,已经掌握考点可用“√”符号,不太熟悉的用“?”作标记,学生还没有理解和掌握的考点用“×”做符号。这样,我们对考点掌握情况就一目了然,在课堂中只要对这些标有“?”和“×”的考点加以默写即可。
2.默写知识体系
无论是在平时的各种考试中,还是在高考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往往“无话可说”或“有话不好好说”。“无话可说”主要是因为基础不扎实,考点不过关,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有话不好好说”主要说明审题能力弱、记忆混乱、把握不准理论观点、课本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差,出现“得意不得分”的现象。两者的根源都在于没有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络。在对考点各个击破以后,还必须把各个考点整合成知识面,串成知识网络,我们要把四本书的每一课都整理出知识结构图,做到全面梳理,让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做到“烂熟于心”。这一环节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将整理好的最佳知识网络展示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默写知识体系。
(二)默写时间及方式的设计
最佳的默写时间,一般是在上课初的五分钟或下课前十分钟。方式则多样化,教师提默、课代表布置、学生互提或者上黑板默写,方式不一而足。
1.变式默写
这是针对传统默写而言的一种默写方式。传统默写是教师直接将《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默写,这虽然有利于识记基础,但在二轮复习中,要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要尝试新方式,在默写方式上有所创新。
判断式。对考点中的易混易错点,由教师口述经过自己加工过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判断。判断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敏锐度。
运用式。是由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口述材料,由学生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及原理来解释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层默写
一个班的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是有优劣之分的。在二轮复习中组织学生默写,在默写顺序上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先易后难的原则外,在默写方式有还要突现个性和差异。教师在要求学生默写时不能一刀切,做统一要求:如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默写重难点或知识框架,成绩一般的同学默写一般性的易混易错点或基本概念;对书写较好的同学让他们在默写中只要突现关键词即可,而对书写马虎,整齐度欠缺的同学则让他们对相关原理做完整的,全面的默写,达到锻练他们书写能力的目的。这样做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小组式默写
有时为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及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目的,适当的采取小组默写也是有效的策略之一。
4.采取竞赛式默写
教师有时为了提高默写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适当的采取限时、限内容形式的默写。使学生对已学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这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默写批改方式及纠错订正
批改方式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教师批改“默写”。教师的批改要对学生纠错起导向作用。因此,一定要认真批改,可分等级,如A、B、C、D等。对默写中出现的问题,如识记不准确、条理不清楚、书写没有逻辑性、字迹不工整等,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语。而对默写较差的学生,可采用单独面批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或辅导或督促。
为了更好地提高默写的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默写内容的针对性、批改的准确性、纠错巩固的及时性等。经过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保持默写的习惯,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兴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