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发展正常,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成绩较差,知识素养低于平均水平,并且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观察探究,找出学困生的明显特征,探究其形成原因。要消除学困生在学习动态方面的劣势,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矫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跃学生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发散思维。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与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具体做法如下。
  1.调动课堂气氛。数学课堂的教学充满了民主的气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抓住时机与学生拉近距离,充分了解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能用威严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而应保持微笑,营造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放松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成绩。
  2.合理安排数学活动。事实表明,数学家发现数学结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先通过思考,做出种种假设,然后进行反复试验得出结论,论证猜想。这些论证过程虽然艰难复杂,但是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然而数学课本中通常不能体现出来。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提炼与加工,不仅要根据课本中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环节,还要注重探究知识点产生的背景及过程。教师可以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地还原或者模拟教学结论的产生过程,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竭力帮助学生发掘潜力,开发智力,建立学习信心。实践表明,自信是一种内在动力,可以有效驱动人进行活动,全面提高素质。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注重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释放学困生的学习能量,消除学困生的脆弱心理。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强,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格外重视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充分挖掘学困生的学习潜能。
  三、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构建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疑惑、焦虑、好奇、愉悦等情绪,当然愉快是基调。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备课时,教师要悉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可设计得不够全面,引导学生发现缺点,提出疑问。让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想要进一步深入知识点,挖掘更深远的意义,使学生能及时发现教师讲课的不足,并且主动指出,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2.设置课堂悬念,鼓励思考。在每一节课的开头,教师可以适当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疑问心理,激发学困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设置良好的悬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交流与讨论,强化学困生对新知识的追求。
  3.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兴趣。所谓认知冲突,是指人当前面对的情境和原有知识层面或经验之间存在差别或者矛盾,能有效激发人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学困生原有的认知提出质疑,向学困生提供一个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答案,让学困生产生认知冲突,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前引导学困生及时做好预习与复习工作,积极寻找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受心理因素和社会阅历等的限制,学困生的数学知识大多是“掉链”的,认知结构往往支离破碎。因此,在课前教师应当教导学困生按时复习已学知识,并预习新知识,找寻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在大脑中构建新旧知识的关系网。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已学知识讲解新知识,逐步引导学困生找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适时地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有助于活跃学困生的思维,使学困生及时建立思维联系,也能帮助其他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指导学习方法,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困生制订学习计划。学困生及时制订学习计划可以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正确安排学习时间,有助于磨炼学习意志,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指导学困生课前进行自学。课前预习是学好新知识的基础,指导学困生自学可以提高其对新知识的兴趣,增加求知欲。
  3.要求学困生课堂上专心听课。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基础知识与技能。
  4.培养学困生及时复习的意识。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导学困生在课后正确地复习所学知识,理清概念,理解知识体系,形成持久记忆,并试着找寻新旧知识的关联,做到会学。
  5.锻炼学困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这有助于引导学困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系统分析疑难点,深入剖析知识点,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学困生正确理解并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做到自主学习。指导学困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分析总结,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家人、朋友,切实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落到实处。在引导其转化时,要根据他们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知识层面、不同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表现,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堂,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虞涛华.高中课本中的数学基本解题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1.
  [2]冯光庭.高中数学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1.
  [3]翁凯庆.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1.
其他文献
一、概述目前国内提升机容器位置的测量,都是根据卷筒旋转带动深度指示器来判断容器位置的。由于多绳提升机钢绳打滑和蠕动,单绳提升机钢绳的松弛,必然产生误差。用直接测量
抚宁县曹东庄乡农业站王吉同志在研究甘薯早育剪根直插假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1993~1995年连续3年的试验,又研究出了甘薯“龙型”拱棚高产栽培技术。1.2亩试验田连续3
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和内容在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学生需要不断努力地更新数学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适应拓展加深了的新的数学教学内容。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高中学生在初中数学内容和知识的思维定势影响下,常常在课堂上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到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会按照初中那种刻板的定势思维模式进行逻辑推理,思维受定势思维的束缚,也就阻碍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导致解题如同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学生的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个体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以培养学生语感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我在多年的小
七山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早晚造兼用型高产优质多抗品种。该品种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多省市试种,一般亩产450公斤,最高亩产660公斤。比一般优质米增产10%,适合长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案例,靠的是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时间,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他们在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它既注重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探究、综合,又注
一、软盘抛栽技术的优势1.增产。中稻抛栽增产幅度5%-10%,最高可达匕%以上。2.省L省种省水。本技术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每人1天可抛栽6-8亩大田(手插秧1亩大田需2—3个工时);可节约有秧水
动物的生长发育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极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内分泌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性腺轴(HypothalamaticpituitaryGonadalaxis,HPGaxis)是由机体的下丘脑-
摘 要: 解决学生学习高中数学难问题的关键是高一学情和高考试题的分析,高一数学教师要根据分析结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培养学生驾驭高考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一数学教学 两个方面 学情 高考试题    近几年来,高中生对高中数学学习望而生畏,甚至有的“谈数学色变”。然而它是我国各类高校必考科目之一,甚至有些专家认为高考就是考数学,由此,数学在高考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语言是传达教学思想的最直接的途径,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语言是传递数学知识、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师生交流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效果、教学的效果及教学质量。语言艺术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方式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注意重视的方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简练  教师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不仅可以传授必要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