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xin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个体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以培养学生语感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了点滴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生成语感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超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充满真情地范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一些精彩的语段,给学生范读,在此之前,让学生全神贯注,把握要点。要求学生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细心品味,并跟着老师一起练习。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的语言就会变得自然和顺畅,语言的感受力也能不断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精彩的示范,也能使学生在形象的语境中得到发自内心的体验,强化他们的语感能力。如教学《西湖》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西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西湖之美,然后结合一段配乐朗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丽,从而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感受语感的熏陶。
  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必须将朗读和想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庐山的云雾》一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其中有这样一段特别优美:“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为使让学生深入理解,充分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我适当变换语气和节奏,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空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滋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学生外部语言不断刺激下与内在知识能力相互交融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建立在长期对语言感知基础上的。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教师必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机会,让他们在对文章的朗读中,反复体会、深入推敲,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让学生反复背诵,积淀学生的语感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平时的积累,要积累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背诵。就小学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而言,必要的背诵是学好语文的基础。缺乏足够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无异于空中楼阁,学生语感的形成更无从谈起。心理学规律表明: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间,在这一时段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识记一些诗文佳句,名人名言,日后的阅读、表达就会多一些灵性,多一些顿悟,多一份文采。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选题广泛,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犹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让人陶醉,引人遐想。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不断积累。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教师要充分研究他们的认知习惯,采用逐个指导、开展比赛等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背诵。如《秋游》一课:“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学生边背边做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这样既可调动学习兴趣,又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还能发展语感。
  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语感
  语感是在建立在长期语言运用基础上的智慧的结晶。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听,即教师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在课堂上听讲,课后听别人说话、听广播,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及时捕捉语言信息,抓住中心。说,即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思维得到激活,语言得以准确、连贯、得体地表达。所以,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安排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在语言运用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当然,学生的语感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以及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只要小学生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语感教学为抓手,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语感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定能得到不断提升。
其他文献
湖南隆回县大园煤矿位于箍脚底煤田复向斜的东南翼,第三水平又位于复向斜的轴部,构造复杂,地层受到严重挤压,积聚着较大的构造应力.该井田共含三层煤,Ⅰ煤不可采,Ⅱ煤局部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更高、更加全面的要求,对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更加广泛的要求,不仅教学过程要具体和充实,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性,比如复习课的教学,就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现在的复习课上,教师讲解往往起主导作用,教学行为多是总结概念、精讲例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智能水平的发展,进而不利于学
一、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师对新教材把握程度不够,缺乏创新性。  首先,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明确。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教材在不断变革。新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单重视书本知识体系的传统结构,更加重视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往往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对于新教材的内容缺乏一定的研究和把握。在高中数学课
目的:利用旋动流原理行血管偏心搭桥,结合计算机数值模拟流场,探索传统搭桥和偏心搭桥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方法:16只犬随机分为偏心搭桥组和传统搭桥组行血管搭桥,测定搭桥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Ah)是重要的水生病原菌,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该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文章认为,教学中可通过融洽师生关系,展示数学内在美,介绍数学史和数学的实用性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确、理论严谨、逻辑性强的科学,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反感和厌恶。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兴趣越浓
运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黄颡鱼脑垂体、性腺等内分泌器官及头肾、脾脏等免疫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黄颡鱼脑垂体属于背腹型,包括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黄颡鱼卵巢成对,位
一、概述目前国内提升机容器位置的测量,都是根据卷筒旋转带动深度指示器来判断容器位置的。由于多绳提升机钢绳打滑和蠕动,单绳提升机钢绳的松弛,必然产生误差。用直接测量
抚宁县曹东庄乡农业站王吉同志在研究甘薯早育剪根直插假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1993~1995年连续3年的试验,又研究出了甘薯“龙型”拱棚高产栽培技术。1.2亩试验田连续3
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和内容在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学生需要不断努力地更新数学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适应拓展加深了的新的数学教学内容。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高中学生在初中数学内容和知识的思维定势影响下,常常在课堂上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到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会按照初中那种刻板的定势思维模式进行逻辑推理,思维受定势思维的束缚,也就阻碍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导致解题如同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