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8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运用于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问题教学”的运用让语文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问题教学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005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问题教学”的理念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起源于“问题教学”。“问题教学”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因而,针对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改进策略展开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高中语文教师要想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堂的氛围是非常轻松的。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的时候,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提问题,此时有的学生可能会问:题目中的“江南”二字是指现在哪个省?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江南的冬景,而不是北方的冬景呢?教师就要在边回答学生问题的同时告诉学生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当讲解到重要的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某个知识点来鼓励学生多多提问,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提问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二、由浅入深剖析,促使学生掌握方法
  在记忆某一知识的时候,首先要理解该知识,掌握认识规律,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问题教学”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将问题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开展“问题教学”时,教师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1.做好课前备课工作,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内容。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设计问题的目的,即: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3.在下课之前,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够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认识的问题,与此同时也为下节课开展奠定好基础。
  比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作者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在上课之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尽管命运扼住了贝多芬的喉咙,但是贝多芬却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尽管命运剥夺了海伦·凯勒的眼睛,但是海伦·凯勒却让自己的世界有了光明。从这些典型的人物事件中,你们有了怎样的感触?学生回答: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困难,都要勇敢面对,珍惜生命。随后教师借助此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来感受史铁生笔下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根据不同的自然段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文中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文中地坛景物的描写,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态?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感受作者史铁生与地坛的关系,感受到我与地坛背后的内涵。在本节课结尾的时候,教师再提出问题:十五年来史铁生思考了很多问题,然而作者思考的结果如何?此问题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也明确了教师下节课的教学方向。
  三、创新问题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问题教学”要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的时候,教师既要从课本中挖掘出新的内容,又要借助客观存在的事物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多思考的好习惯。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法等知识,更要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为此,教师要创新问题教学观念,将问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陈情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一改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让学生问,学生答,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学生阅读完本篇课文之后,其可以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其他同学回答这位学生的问题。这种“问题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帮助部分学生克服了紧张、害怕的心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然而“问题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真正将“问题教学”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 参 考 文 献 ]
  [1]周小雪.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措施[J].成功(教育),2010(6).
  [2]郁琼雅.中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7).
  [3]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它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再次思考,是促进学生再度升华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要想实现这一目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教材的改革,要求我们对传统教育传播方式也要实行革新。本文结合高中教学实践探讨实现英语教育传播方式飞跃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育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34  传统的教育传播方式,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口头教授,学生在老师的教授进行受事性的学习。这是受比较简陋的设施和条件的制
[摘要]无论班主任个人能力多么强大,如果只靠自己孤军奋战,想把几十个龙精虎猛的学生管理好是不可能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班级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意义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118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群体,是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养成良好行为习
[摘要]因材施教能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个体发展.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总结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用心设计问题,多角度挖掘解题思路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因材施教.  [关键词]初中数学因材施教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28  因材施教,顾名思义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新课改背景知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运用诵读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加强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为文言文教学注入现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位课改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
今年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纪念日。应日本政府的邀请,中国百名青年代表团于8月4日至13日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笔者有幸成为访问团的一员在日本活动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