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法遇到的困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ld2006_ld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针对传统数学教育过于看重教师教学讲解作用,导致学生以无意义学习行为为主这一客观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认为探究式教学活动应成为促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的基本途径,希望教师可以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空间。这一改革口号就为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向,但是我们却依然遇到了许多教学问题。本文将从由于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导致探究行为成为强加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完美融合、过于看重探究形式反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三个角度汇总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主要问题
  在小学阶段,数学一直都是最令学生畏惧的一门学科,原因在于本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牢固记忆各个数学公式、原理、概念等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透彻理解这些理性知识,擅于使用理性思维展开问题分析活动。但是,小学生本身擅长想象,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难以很好地展开理性思维活动。对此,我们便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知识的生成与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由此,探究教学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 由于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导致探究行为成为强加要求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而小学数学教师过于强调教学进度导致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远远超出小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导致小学生学得苦不堪言,使得探究任务成为强加给学生的教学要求,在无形中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换位思考,分析小学生真正需要的数学探究任务及其具体组织形式,让小学生自愿参与数学探究,不要过分强调课堂教学进度,以免加重小学生的心理学习负担。
  就如在“分数乘法”一课教学中,学生们已经学习过基本的乘法知识与分数知识,了解分数要以约分来得到最简分数。但是,本班小学生却并未接触过分数乘法,所以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求知欲。为此,笔者所设计的探究任务为:利用加法与乘法的相互关系,从分数加法推导出分数乘法的一般算理,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由此,小学生便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数学知识,体验探究成功。
  二、 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完美融合
  探究教学虽然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但是却并没有否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组织与启发等多种作用。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并不认可小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根本不敢大刀阔斧地让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及其发展规律;还有一部分教师过于担忧数学教学陷入“师本教育”泥沼,对学生不管不顾,也不利于探究教学的顺利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准确定义教师、学生的主导、主体作用,相互配合,有机合作,为小学生实现数学学习发展做好准备。
  就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教学中,笔者便系统汇总了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圆锥实物,鼓励学生通过形状进行物品分类,初步汇总圆柱与圆锥的形状特征。然后,小学生便需自主探究圆柱、圆锥的概念与几何特征,通过亲自制作几何模型来验证个人猜想。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可与周围同学合作讨论,分享自己制作圆柱、圆锥体的实践过程。待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会让学生主动阐述圆柱、圆锥的特征,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大胆推测,然后再根据学生结论得出最终看法,完善学生探究结论。如此一来,我们便可综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过于看重探究形式反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以探究教学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最大的一个教学优势便是它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引导小学生充分把握数学学科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透彻理解探究教学的本质要求,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看似十分热闹,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是却并不能有效完成探究任务,甚至学生们利用合作交流之便打打闹闹,让探究教学流于形式。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摒弃形式主义思想,保证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数学质疑,促使探究教学切实落到实处。
  就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以“本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分数比重”为主题,引导学生从80~100分、60~80分、60分以下三个分数段汇总学生人数,以扇形统计图呈现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比重。在本节课上,小学生需与同组成员对比分析个人思维成果,阐述自己是如何制作并应用扇形统计图,然后抽象出扇形统计图的统计作用于统计方法等解题思路。在本轮学生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统计思路与统计方法,阐述扇形统计图的统计价值,由此汇总扇形统计图的适用条件,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总而言之,探究教学是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以事实为基础,全面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法走向探究之路的根本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解决症结,有力推进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獻:
  [1]冯建平.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61.
  [2]王艳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曲木伍加,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农光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典型错题是指学生做数学题时,在书面作业和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错误率较高的数学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错题,因势利导,正确巧妙的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再针对学生所形成的知识性错误、普遍性错误以及顽固性错误,进行多层面的方法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典型错题;思维;策略  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源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生成性资源。它源于学生并且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生活经历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数学内容,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本文从语言、情境、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一、 前言  伟大的数学学家曾经说过,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认
摘要: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法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学、愿学的积极心理,从而主动、高效地进行学习,并且显著地增加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机会。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取得明显的提升与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以启迪学生智慧、拓展学生思维、构建学生的数学思想为主,从而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难、更深的
摘要:在高中教学内容中,导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通常在数学考试中以压轴题目出现,另外还是学生以后学习微积分的基础。合理应用导数可以拓宽解决中学问题的视野,可以说导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析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数应用;解决问题  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导数本身就具备工具性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关导数有着较为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功能和室内收缩不同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36例心衰患者和33例健康志愿者同时采用M型超声(ME)、二维超声(2DE)
摘要:当今时代我们的互联网发展得非常迅速。互联网上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游戲,家人们也很担心,害怕游戏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是事实证明,有节制的游戏是有益于孩子们的脑力发展的,是可以让脑子变得灵活的。在小学领域,孩子正在处于一个爱玩活泼的年龄,我们以前都是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在教室里玩游戏那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我们进行人性化教育,需要实践。本文针对小学低阶段教学里巧妙应用游戏这一观点进行深入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数学的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之前的很多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寻找新型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应用。在教学工作者的不懈探究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中学数学知识串联起来,归纳题型,针对不同题型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利用思维导图记录学生的错题。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
摘要: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需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数学学习中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围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三个方面,开展定向的分析探究: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探究能力发展、思考问题深度,多元化展开数学学习。  关键词:数学学习;关注过程;建构意义  小学数学学习体系,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运用建构主义观指导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等,提高其核心素养,获得意义建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