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上:每一个故事后面的诗性抒情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末的一个夜晚,接到远在湖南衡阳甘建华的微信,说是应中南大学晏教授编写湖南文学史的要求,翻箱倒柜寻找个人资料,无意中找到一本大学时代的习作,连诗歌处女作《我们正年轻——致与我同时代的青年》都给翻出来了。“这首诗写于1982年9月20日,那时我刚跨入青海师范学院(今青海师范大学)大门没几天,看到全省大学生‘迎接国庆歌颂祖国’征文比赛,于是试着写了一首,趁着晚自习人少夜静的时候,按指定投放到你们中文系的信箱里。没想到十几天后,中文系81级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找到我,说是这首诗获得二等奖第一名。他们给了我两样奖品: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笔记本前面用毛笔写着获奖等级,还盖有一枚大红印章,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奖项。”我与建华是数十年的校友和好兄弟,这首诗与奖品之前我都见过,时隔多年以后听闻旧事,想想当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少,真是像诗开篇写的那样意气风发啊!
  像春天出土拔节的新笋
  像五月绽红吐紫的鲜花
  像清晨喷薄而出的朝霞
  像奔腾跳跃的长河浪花
  我们——
  年轻的新一代
  幸福地相逢在
  祖国四化建设的征途上
  其时正是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第二次阅读高潮,甘建华的诗歌明显受到其序诗的影响,热烈的意象和欢快的意境,能够让人感受到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青春气息,体会出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对未来的豪情与信念。几个月后,《山西青年》推出诗人张不代的一首同题诗,“我们正年轻”便成了一句时尚语,如今想来恍若隔世。
  甘建华曾是一位资深诗人,现在的读者可能所知不多,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点:一是20世纪80年代离现在已经将近40年,时间跨度之长淹没了昔日的辉煌;二是青海高原远离祖国内地和文化中心,人们很难得关注偏远地区的文艺创作,即便这个人口小省是一个诗歌、散文大省;三是甘建华其他方面文名鼎盛,散文得过全国冰心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四川散文奖、青海青年文学奖,小说获过第二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文艺评论既能高屋建瓴赏析文学作品,又能精微书写大家名家的书画鉴藏,何况还有许多曾经震惊全国的深度报道,《人民日报》又称其“为中国文史笔记写作开一新境”(2016年9月27日书评标题),因此新诗写作即便如今也是余事而已。然而《甘建华地理诗选》的出版,为我们了解这一诗歌类型及其开风气者的建树及其影响,相信能够重新打开一扇窗或一扇门。
  披阅《甘建华地理诗选》,共分衡岳湘水、茅洞桥记、衡山之南、青海在上、浙中之旅、四海八荒六辑,计一百五六十首,可以清晰地发现诗人的地理根系及其拓展延伸的脉络。青海高原是甘建华读书、工作、生活、恋爱的地方,十一载青春韶华在高大陆上灿烂绽放,既是诗人念兹在兹的第二故乡,也是文学的心灵牧场和地理诗的主根系。所以,“青海在上”这个词语大有深意在焉:一方面表明青海72万平方公里山河的海拔之高,另一方面表明青海在甘建华心目中的地位崇高。几十首诗歌展示了甘建华青海生涯中两个最重要的地理场域,即东部的河湟谷地和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是甘建华负笈求学、放飞青春、追逐梦想的地方,柴达木盆地则是甘建华怀揣抱负、书生报国、建功立业的地方。青海在上,一东一西,构成了甘建华在青海高原上地理空间的两极。
  遥想当初,甘建华无奈进入地理系,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成天与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混在一起,打定主意要当作家诗人。他的高考成绩高出当年青海省本科录取线将近百分,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武汉大学法律系,却因无人疏通关系而未能如愿,结果被第二志愿青海师范学院录取。本来想进的是中文系,却被地理系把档案抢走了,弄得中文系很有意见,这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事情。1983年春天,桃红梨白杏粉开放的时候,就在学校后边的湟水河畔苏家河湾,甘建华与吴云、胡军、刘华、蔡东丹、吴天荣等十几位校园同好击掌而歌,创建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大学生诗社“湟水河”,他被推举为社长并主编同名诗刊。35年后,在诗作《湟水河记》(入选《2018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中,他写到诗社及诗刊名称的来由,包括湟水河的地理、历史及民族风情,写到现当代著名人物范长江、张承志、昌耀、朱乃正与这条河流的特殊渊源,最后谈到自身高远的志趣,分明是一首图画精美、意象精简的地理诗。
  而我作为一个地理系学生,却不能忘记,狭长的河湟谷地
  集中了青海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
  我也不会忘记,暮春时节,西川河滩,白杨树梢的那方蓝纱巾
  那么好吧,咱們的诗社就叫湟水河,诗刊也叫湟水河
  回眸整个大学时代,甘建华在报刊上发表了几十首诗作,成为高原上最具知名度的“校园诗人”。1986年毕业前夕,他与我们中文系80级毕业留校的团委干事罗高河共同策划,主编印行了青海省历史上第一部大学生文学作品集《这里也是一片沃土》,收录了青海师范大学恢复高考以后,77级至83级46位校友的55篇作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报告文学五辑。甘建华被老师和同学们公推作序《一枝红杏带露开》,校长陈业恒教授题写书名并设计封面,印行千册作为30周年校庆献礼书。
  日后在接受诗歌史学家姜红伟关于大学时代诗事的访谈时,甘建华以“在青海高原客串了一把诗人”界定自己,其实这是他过于自谦。“如果说有什么代表作的话,可能就是那组《西宁:四月的主题及其变奏》,借植树节这个主题,分别献给肖压西、郭耀文两位恩师,还有同窗衡阳老乡王锋、同为油田职工子弟的好友凌须斌。”《拓荒者·父亲·这片绿荫》中如是写道:
  也许,有那么一个晴朗的早晨
  我的女儿会惊喜地看到
  这一片青翠的绿荫
  那么,女儿啊
  你就该知道
  父亲瞻望未来思索的沉重
  父亲对于土地寄寓的深情
  父亲孤独而又豁达的憧憬   父亲,作为一名拓荒者
  他的名字
  永远是年轻
  “拓荒者”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词,植树造林则是我们每年春天的一个规定动作。现在西宁南北山坡和几条河道的葱绿,就是我们那时在“雪花飘飘的四月”,“集合起一个奇壮的白杨兵团/锁住湟水两岸狂奔乱吼的沙滩”。甘建华在抒情时习惯于从自身出发,进而达到再现地理场景的目的。《西宁:四月的主题及其变奏》这组诗,无论是每个小标题的艺术形式,还是内容的寄兴与想象,抑或是把握世界方式的特殊性上,都让人想起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话:“纯抒情的作品看起来仿佛是一幅画,但主要之点则不在画,而在于由那幅画所引起我们内心的感情。”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另一组诗《花土沟:钻井工组曲》,“夕阳里,霞光绚烂我的思想”,同样忠实于自己的切身感受,实现了“把生命全部摆进诗中,把自己诗化(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语)”的目的。
  毕业后的道路其实有两条铺开在甘建华的面前,一条是留校从事团的工作,另一条是到省文联做文学刊物编辑。但甘建华毅然选择了第三条,豪情万丈地回到我们父辈战斗的柴达木油田,担任《青海石油报》的编辑记者。2018年11月1日,甘建华被母校地理科学学院聘任成立60年来第一个毕业生客座教授,应邀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在《地理学让我们拥有诗和远方》中说到:“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在那个月球上的地球,火星中的小镇,经受了许多难以言说的考验,但我当初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睽违青海高原22年之后,2014年8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举办建州60周年大庆,甘建华作为特邀嘉宾与会。州庆后重返盆地西部昔日工作过的地方,8月23日夜宿冷湖汇吉阳光大酒店330号房间,据说导演陆川当年拍摄电影《可可西里》就住在这间套房。翌日凌晨5点多钟醒来,甘建华再也无法入睡,就着手机写下《回到冷湖》一诗,里面隐约提及了前世冤孽与悲欣交集,由是更加感激妻子王锦芳,收留了“流浪的小城/一个孤独的灵魂”。
  王家飞出一只美丽的凤凰
  穿越雾中的太阳
  在冷湖的星塔上纵情歌唱
  甜美的声音播报着预言
  吸引了所有幸福的耳朵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在高原腹地的夏日之晨,甘建华再度面对赛什腾山,一幅巨大的中国水墨写意画般的大山,曝光了一张情感的底片,心情变得异常悲伤。“想想今后是难得来了,抑制不住地哭出声来。我的冷湖,我的青春,再见!再见!!再见!!!”(《甲午夏日青海行》)。诗歌是表现人类激情的产物,也是发泄怨恨而不能的手段(此所謂“愤怒出诗人”),这种激情和怨恨正是产生诗歌和造就诗人的必要条件。
  组诗《西部之西:重返梦境之旅》,除了《回到冷湖》,还包括《大柴旦情思》《花土沟的梦》《格尔木故事》,这是甘建华地理诗旅的肇端。每首诗题都嵌有一个地名,一方面源于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唐代诗人喜题古地名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北大三诗人”其中两人写青海诗歌的启示。2019年11月3日下午,甘建华在北京小众书坊邂逅西川,与他谈到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和《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两首诗。甘建华认为:“如果海子的《日记》依然是《日记》,诗题没有被人更改为《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那么它的影响绝不会有这么大。德令哈这座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小城,更不可能连续举办‘海子青年诗歌节’,从而借助海子的诗名蜚声中外,走进了中国人文地理大辞典。现在人们前往德令哈,大都是冲着这首诗去的,冲着海子诗歌陈列馆去的。这是诗人之幸,也是德令哈之幸。而你那首写青海湖畔哈尔盖的诗,同样让许多人获得了一种描述中国、想象中国乃至想象世界的方法。”西川频频颔首,深以为然。
  甘建华在大漠小城冷湖待了7年时光,直到1992年秋天,才作别西天的罡风和云彩。然而,“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在雁城衡阳晴好居的书斋里,我还经常面对柴达木地图,默念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地名,想象着依然行走在海拔2600米至3200米之间的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冷湖那个地方》)”
  犹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柴达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在甘建华愈来愈深刻的颖悟和把握中,不仅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而且生发了非凡的想象,展现出奇异的雄奇宏阔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之上的大千万象。譬如《诺木洪枸杞》:“晶莹透亮如美娇娘的红枸杞/生硬演绎穆天子与西王母/神话的红枸杞/让我品咂到了太阳的香味”;又如《柴达木的藜麦红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比梵高的油画更为绚丽/接近于西王母的盛宴/藜麦成熟时的红/是一种光辉灿烂的绯红/令人为之惊艳”。在湖南人甘建华看来,这些顽强的植物在高原上扬起了生命的旗帜,所以不吝用华美的词语、奇幻的神话、娇艳的美人来比喻,枸杞、藜麦辉映着高原太阳的光芒和香气,显示了地理诗人辽阔而丰富的个体空间。
  位于茫崖市的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湖岸湿地是青海省鸟类重点保护区,夏季栖息着斑头雁、黑颈鹤、天鹅、戴胜、反嘴鹬等近300种鸟类。“文化地理需要文学描写,文学艺术让山和水魅力无穷。”近年来,甘建华集合百余年来百余名中外名流的文学艺术作品,领衔编撰中国文化地理散文选本《天边的尕斯库勒湖》,意在将这个湖泊打造成西部之西的神山圣湖,驰名大西北的文化之湖。2015年10月9日,著名作家、书画家寇宗鄂先生到长沙参加书画笔会,甘建华请他画了一幅水墨《鹤舞尕斯湖》,后以同题诗品鉴这幅名画:
  前方尕斯库勒湖,水藻茂盛
  植物叶茎和砂粒,都是开胃的美食
  凉爽的夏季风,最适宜的婚床
  唯一能在高原繁殖的鹤类
  交配时的欢呼,唤醒了男人的欲望
  雌雄亲鸟,照顾雏儿的呢喃
  则令思春的少女,深吸一口长气
  仿佛前世,与爱人在天堂的模样
  黑颈鹤灰黑羽翎朱砂顶,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精灵,能够飞越6000米雪山的种子选手。它也是世人发现命名最晚的一种鹤,直到清末光绪二年(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地理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第一次在青海湖采到这种鹤的标本。甘建华第一次见到黑颈鹤,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个暑假晴朗的午后,听到天空中传来一连串嘹亮的鸣叫声,打破了尕斯库勒湖的宁静。只见雄鹤与雌鹤互相呼唤,头颈都伸向前方。它们比翼双飞,在草尖和浪花上盘旋,低低地叫声如做梦一般地呢喃。西部之西灰色苍穹中的景象,让诗人有了一种天人感应,最终得以成就一幅画和一首诗。   湖南诗人张沐兴说:“有很多事情是注定的。我认为的注定,就是这事总会落到他头上,因为这件事就是他的事。天意告诉人们,这事挑人,他有适合的、老天爷看中的灵与肉的尺码。譬如,甘建华与地理诗。(《换种方式托出我们心中的地理——浅谈甘建华诗歌对地理学的热爱与贡献》)”说来有趣的是,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德令哈市柏树山,近来风传湘人甘建华预知雪豹将会出现的趣闻。缘起2016年7月22日午饭时分,他随中国作协多民族采风团来到柏树山,这是他第一次登临这个高原著名景区,从来没有见过野外雪豹的人,眼中却很奇怪地看到了雪豹的幻象。当天草拟一首《柏树山辞》,后见于《柴达木日报》2019年10月26日瀚海潮副刊: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柏树山瀑布前
  我看到了第四纪冰川期
  一头雪豹晃动的俏脸
  和无数只扑楞着翅膀的灰色信鸽
  谁又能够料到,梦想会照进现实,幻象也会成为真的预言呢?前不久,柏树山真的岀现了雪豹,而且是史无前例第一次被媒介记载和拍摄视频,登上了2020年2月28日的央视新闻。按照一般常规,有着独特生活习性的雪豹,只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平时都是昼伏夜出,深夜里才出来偷袭岩羊。这一次缘何大白天出现在低海拔的柏树山牧场,迄今仍是一个奇异的谜团。但它无疑让甘建华怦然心动,给了他以澎湃的诗思与诗情,写下《闻柏树山出现雪豹》一诗:
  雪山隐者,极其聰明的精灵
  颜色与岩石混同,悄无声息地
  潜伏在峭壁顶端,一只脚
  往前轻轻地探出,试图阻止
  石头滑落,利齿则紧咬住
  舌尖,双眸透出骇人的蓝光
  法国诗人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在甘建华的奇思异想中,因为一只岩羊的出现,雪豹闪电出击,结果双双“蹿下悬崖/涉过冰冷的溪涧,前世冤家/流星赶月,划破祁连山的/星辰与枯草,降落在柏树山麓”,这才“无意中印证/三年前,我曾在此看到的幻象”。难道这一切真的像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说的那样吗?“诗是开向世界的一个美丽的窗口,是使梦想能够实现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青海高原的山川形胜、历史地理、风物气候、世态沧桑、民族风情,尤其是地平线远处的魔幻景观,都已化合成甘建华内在精神情感和地理外在表象的有机统一,建构了当代地理诗的骨骼和风格,丰富了中国现代诗的表达形式,既有深度承载精神意蕴,又有温度寄寓丰富情感。因而让我们齐声赞颂:扎西德勒!青海在上!
其他文献
大伟孤独于温情。  这多年来,他一直安静,实实在在地写诗。他的作品浅浅淡淡地出世,在阅读者和欣赏者的关注下,草木枝节般蓬勃生长起来。他着力在诗歌的质美感。除开由点、线、面、形协同切入的角度在艺术技术方面的特点,在他诗歌中的悲悯之怀更加引人注意。他自身似乎也着迷于周围,着迷于跟他肩臂齐平的人和事,或者说,他是情愿把自己置放在“低处”,而注重将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改造成为相似的形象和物象来进行描摹。“
期刊
2021年5月2日,我回到春意融融、花红叶绿的家乡贵德,接上父母驾车去共和探望婶婶。路过尕海滩,我停车逗留片刻,在呜呜作响的寒风中,路旁有稀疏的羊群在低头啃食稀疏的干枯牧草。  寒风阵阵、青黄不接、枯草摇曳,羊低头吃草,瘦弱的羊这样的专注姿态感动着我。“在远离喧嚣的高原一隅,习惯于默契的羊群专心啃着碧绿鲜美的草茎的时候——整个世界便处于无尽的安静祥和的氛围里。”不经意间,近三十年前《看羊低头吃草》
期刊
【作者简介】王祥奎,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青海省花儿研究会理事,西宁市政协文史资料专员。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青海日报》《人民政协》《青海湖》《雪莲》等报刊。  1  2010年4月14日,7.1级地震的魔爪,撕碎了玉树的美丽和梦幻。玉树的天空弥漫着尘埃,巴塘草原发出沉沉的哀鸣,通天河开始呜咽哭泣……  時隔8年,在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一个叫久美曲忠的失去左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乡村社会的解体无可避免,所以不断有作家在为乡村生活唱挽歌,不断有作家通过描写城市及其“猫眼”的冷漠,来歌颂乡村社会的温情,在这浩浩荡荡的“唱诗班”队伍里有一个深扎基层、踏实严谨、笔耕不辍的作家,他就是出生于乐都芦花乡的原乐都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朵辉云。朵辉云曾当选青海省第四次文代会及第四次、五次民代会代表,曾任乐都县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其作品曾20多次荣获全国党刊、青
期刊
追赶落日的人  在黑河  追赶落日的人  有颗渴求美的心  我也一样,只是太久  没为美的事物奔跑  落日  稍纵即逝  那一刻我开始奔跑  在中俄之间那条河岸上  跑得气喘吁吁  我要超越群楼的遮挡  要奋力跑过去  用手机拍下,追赶落日的人  以及他心中的  那颗太阳  北  北,刻在不同的石头上  你认不认得出,都是那个字  我私下里为“北”命名  把它当成岭南的“南”  深圳的“深”  这
期刊
灰 白  一段路走完了  没有成就的喜悦  是落寞的忧伤  没有同行没有牵挂  一段经历结束了  没有沉淀的充盈  是空空的身躯  佝偻地蹒跚独行  夕阳穿过斜长的躯体  长长的影子在颈间缠绕  窒息的胸腔里  黝黑血液默默流淌  火烈鸟幽怨地注视  迟疑着展翅飞去  抖落一地的羽毛  渐渐灰白  像是那株灰白的胡杨  灰白的胡杨  为了写下千年的篇章  把根深深地扎进沙丘  深深地孤寂  而后 
期刊
青海湖  八月的骄阳  引我步入秘境的殿堂  不再是触不可及的苦苦牵挂  这一次  我要竭尽我的贪婪  揭开你所有的隐瞒  按下渴望的快门  把每一张美丽的影像深深装进我饥渴的胸膛  卷起布满风尘的裤腿  双脚扎进波涛微荡的浅滩  柔软的海沙拖住疲惫的脚丫轻轻地摩沙  海浪一波接一波地冲刷  像是慈祥的母亲给一个顽劣的幼童搓洗雨后沾满泥泞的小腿  碧波万顷的湖水好像是妈妈清澈的眸子  静静地注视着
期刊
田野上的高粱,如今已不知去了哪里。在被玉米统治的大地上,我一直在努力寻找它们的身影。  如今,我可以在隔街相望的超市里方便地买到加工好的高粱米,然而却始终无法在一望无际的秋田里看到它们鹤立鸡群般秀颀绰约的身姿。可能是我走得还不够远,没能走到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吧。  有时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一次次执拗地去田野里找寻它们呢?我的生活不会再有多少与它们的交集了。我不擅饮酒,对高粱酒不感兴趣,成家后几乎
期刊
旧 时  江湖如碗,盛满夜色与火  枝头葡萄般叠垒的英雄  背着箭簇,刀丛里鼓起墓碑和传说  河边洗刀。草垛藏身  月照荒野。茅屋里养一只猫  把残肢中的铁敲给风听  灯花微凉。两三粒雪就能盖住  铁血味道  云上村庄  今天,遥远的班玛落一场初雪  草原与山川藏进梦里  我坐在雄鹰的背上  飘过牛背上的毡房和雪后澹泊的云朵  平静而恣意舒展的鸟鸣  居于传说中央  捡拾牛粪的女子,怀抱羊羔欢笑的
期刊
西宁是青海的省会城市,除城区外还包含西南部的湟中县、西部的湟源县和西北部的大通县。西宁是一座具有六千年文化的古城,这里是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与黄土高原三大地域单元的结合部,河谷北面躺卧着达坂山,南面屹立着拉脊山,西面纵立着日月山。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西宁南北两山和周边的达坂山、拉脊山和日月山都是郁郁葱葱的天然森林和草原,森林和草原上栖息着许多兽类和鸟类野生动物。那些生活在青南地区的雪豹、藏野驴、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