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案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湖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期间的主要教学模式进行归纳和述评,目的是找出各自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化该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一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学院)自2004年9月开始,在医学院各班级中利用计算机课件、网络进行多媒体授课的教学尝试。前期的教学改革试点反映了以下问题。
  1.传统的教学体系仍然对教师和学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上课讲语法,学生课下背单词。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灵活性,过分依赖课堂教学,被动学习。
  2.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不会用、听不懂,也说不出。在课堂内外,学生真正体验语言、训练和实践的机会太少。课程对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
  二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从2006年开始逐步在全校范围推行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全面推行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运用教学软件,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自主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课程设置上给予听说课足够的课时。
  课程设置:(1)读、写、译课程;(2)视、听、说课程。
  教学模式:(1)读、写、译课程每周2学时;(2)视、听、说课程每周2学时。
  上课地点:(1)多媒体教室;(2)自主学习中心。
  教学手段:(1)计算机软件、多媒体;(2)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网络。
  成绩评估:(1)课堂表现(30%) 期末考试(70%);(2)课堂表现(20%) 听力测试(60%)(每学期3次) 口语测试(20%)。
  为全面测评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将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考试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授课教师对学生课堂上与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及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等方面的评估,占期末成绩的30%(读、写、译课程)或20%(视、听、说课程),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等;终结性评估占期末成绩70%(读、写、译课程)或80%(视、听、说课程),包括期末测试、网络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
  我院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有数年,一直以来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大投入力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条件,已经形成“读、写、译 视、听、说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三大教学模块。多媒体教室设备齐全,自主学习中心资源丰富。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自主学习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多名教师完成研究生学业,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高涨;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知识的筛选者、技能训练的指导者。
  三
  2010年,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2007)(以下简称《要求》)为导向,我院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该《要求》专门提供了“课程设置”部分,建议各高等院校“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按照《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又有了新的举措,计划在2010级所有班级开展“3 1”教学模式:在大学第一、二、三学期开设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具体安排如下表)。
  大学英语“3 1”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以专业需求为基础,融英语学习与素质教育于一体,融知识与实用性于一体,共分2类:(1)语言文化类(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2)专门用途英语类(培养和训练专业领域的英语能力)。在推行“3 1”教学模式的同时,学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出英语专业的第二学位课程,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兴趣的学生开设种类繁多的英语选修课。
  (1)语言技能类:《大学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训》。
  (2)语言文化类:《英语影视欣赏》、《英语电影和英文歌曲赏析》、《英语成语背后的故事》、《英语习语的形成背后的文化背景》、《英语修辞漫谈》、《美国文学简史》、《英美文化入门》。
  (3)专门用途英语类:《商务英语听说》、《电子商务英语入门》、《商务英语谈判》。
  2012年春季学期末,为深入了解大学英语“3 1”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在2010级各专业中随机抽取27名学生进行访谈。学生回答“是否了解第四学期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30%了解,63%不了解;对于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实施大学英语的“3 1”教学模式,48%的学生表示支持;希望老师“把握单元主题,整合单元知识点,把课文当泛读材料,其余时间均用于拓展相关英语学习”的学生占67%;44%的学生期待英语课融汇多样化的知识(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33%的学生希望学习贴近专业的英语词汇及背景知识;在回答“在第四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时,77%选择听力,81%选择口语;56%的学生认为课程对其英语水平帮助不大,只有4%认为课程对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很大,认为帮助不大的占41%;认为“课程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仅占22%。学生普遍反映《英语报刊选读》教材内容偏多、偏难。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悄悄地从单纯基础语言培养向实用能力(包括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能力)培养转移。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融合到一起已成为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趋势”。[2]尽管开展大学英语“3 1”教学模式是时代所需,但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仍然不清楚其教学目的何在,认为这一模式对提高英语水平和自身能力作用不大,自然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支持率不高。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达成共识:在第四学期,听力和口语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希望英语课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英语语言以外的事物。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应符合各学科特点,考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同时,学校必须加大对大学英语“3 1”教学模式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完全明白大学英语“3 1”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开展拓展课程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确立持久的、有效的、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而不是“证书型”的动机,培养和拓展学生在实际交流与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唤起学生对培养专业领域的英语能力的意识,也不能一味追求知识面的拓宽,而忽略各单项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内容方面,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根据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甚至是不同学习目的的大学生采用不同起点、适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材”。[2]
  四
  过去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逐步有效推行“读、写、译 视、听、说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三大教学模块和大学英语“3 1”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要求》规定大学英语并不只是读写课和视听课,而是一个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涉及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学院相关部门正积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探索,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开发和建设专门用途课程和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协调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通识教育类英语三者比例,以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
  2.改革和完善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测试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既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考试,又是测试学生语言能力的水平考试。但是,许多用人单位认为“四、六级考试只能部分反映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3]这表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用于本院学生,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的大学英语综合评估体系。
  3.加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据统计,我院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52%,有博士学位者占2%,两者相加为54%,而2008年的比例为17%。这说明我院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已有了明显变化,但相比其他学科博士化已经普及的学术梯队,还存在很大差距。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分别为2%和12%。另外,女教师比例达到81%。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直接影响学科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已经到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都是在不断实践中加以改进和优化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时代趋势,在专业技术领域不断完善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化、自主化的大学英语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7-32.
  [3]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听说课是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不断增加学生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捕获听力信息的水平。以学定教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听说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必须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设置有趣的任务,调动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效的讲解和必要的练习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检测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以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再也不是权威,学生的思维彻底得到了释放,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愿意走进数学,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在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而总结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几大优点,并提出了在运用时的几点思考。教师应使其真正地服务于教学,让学生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初中数学教学 必要性 优越性 思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必然将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摘 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对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而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及学生培养目标需要的建设方案却常常被忽视。作者以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校区网络综合实训室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因地制宜地优化成本来实现建设目标方面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网络实验实训室 优化成本 构建方法  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既受益于社会发展,又对
摘要: 中职数学教材一改再改,经多方试验,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新教材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编写原则,体现数学应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与普高相比,知识内容、难度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中职数学是基础的和必需的,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  关键词: 中职数学 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我市所有中职学校从2009年秋季开始均采用高教版教材,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愉快的交际氛围,创设多样、灵活、可行的交流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法,激发
《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全文都寄寓着作者对胡杨的深情的爱,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的深爱之情,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在理解难点、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逐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确实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胡杨将幸福带给大家却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欣
摘 要: 作者对黄厚江老师上的《孔乙己》一课的案例进行了简述,提出这一案例的妙处在于巧妙地把孔乙己的“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激活有效课堂的兴奋点,设计层层问题的追击点,训练语言活动的生长点,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思维。  关键词: 《孔乙己》 案例简述 巧妙之处  暑期“大家学堂”培训,区教研员为我们请到了黄厚江老师,让我们亲耳听到黄厚江老师执教的《孔乙己》。作为
摘 要: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对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平息暴乱后发表的演讲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研究演讲如何传递演说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意义。  关键词: 政治演讲 人际功能 演讲意图  2011年8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平息了国内伦敦街头及其他地方的骚乱后发表了“Speech on the Fight-back after th
摘 要: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师幼互动 兴趣 需要  一、主题内涵  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教师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但在深入研究、分析后,发现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建构等创造活动中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