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联动,区域协作——基层体育教研活动新模式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研活动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规模和档次高的有两年一届的全国和省级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但对于广大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参与的机会不多。参与更多的还在于县市级教研室策划组织的基层体育教研活动和校级教研组活动。但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诸多不便和弊端,存在低效、无效的形式化现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其他文献
纸板具有经济便宜、容易收集的特点,选择厚实且硬度好的纸板加工成圆形或方形的小块,巧妙开发它的健身功能,能够玩出很多新花样。
动态找准体育课堂有效学与教的起点,是体育课程改革中不能回避的话题。因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新体育课程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和进展,但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在体育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学习起点含三层意思:一是学生的身心特点,已有体育知识、技能、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动机、态度等情况,即教师课前对学情的全
由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襄阳市教育局承办的"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论文报告会"于2013年5月23日至25日在湖北省名校襄阳四中召开。
途中跑常态课设计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明确规定:田径和健康专题模块为必修必学。在教学中,各校一般将田径的必修课程放在高一年级完成,健康教育则穿插于高中阶段的室内课上。对于在室内进行健康专题的理论教学,同学们虽不情愿,但遇到雨雪等不良天气,也只好“屈就”。而一旦到了室外,即使田径地位再高、锻炼价值再突出,但其学习过程枯燥单一,且随着户外空间的变化、自由度的增大,面对众多运动项目的诱惑,学生还是不会心
一、有效研修活动需要任务驱动学校研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基层学校,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主阵地,教研组研修活动是教
关键词:常态教学;摘下;扩音器;有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72-01  《体育教学》2013年第6期刊登了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黄洪祥老师的《常态教学让我们摘下扩音器》(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原文从语音失真难交心、形象受损、示范引领打折扣、精讲多练成泡影四个角度论述了使用扩音器的弊端,号召体育教师摘下扩音器。笔者反复研读后
百人以上的团队游戏是指全校学生集合在操场上能够开展的有趣健身活动,它不怕场地小、器材缺,只要体育教师认真组织指挥,班主任和任科老师一起配合,就能获得良效,因此,很有必要研究
“徐老师。今天体育课上什么内容?”“练习快速跑、立定跳远。”“怎么还是这些内容?能不能换一换,太无聊了!”“这些可都是中考必考的项目呀,不练习怎么行呢?老师也都是为了你们好呀!”体育委员带着一丝的委屈离开了我。目前初中阶段体育课堂还普遍存在着应试的教学现象。是呀!能不能换一换教材,给学生一个“新鲜”的课堂,给学生一点体育课的兴趣、乐趣。体育班长的离开却留给我别样的思考:考试,不应是体育教学课的唯一
目标: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学生传接球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