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作文教学理念之——材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写作文最难的是无材料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考虑让学生有材料可写,教会学生积累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
  【关键词】作文 材料
  
  作为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也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写作文是学生最“头痛”的事,教作文是教师最“烦心”的事。“痛”在何处?“烦”由何来?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粥”,这难就难在“无米”上。同样,学生写作文也有类似的困难,即无材料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考虑让学生有材料可写,其次再要求如何写好。
  材料是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是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现象,或是一些理论依据,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录等。在一篇文章中,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是形成主题和表现主题的支柱,也是安排结构的依据。无米难为粥,无材料怎能为文?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经历许多事,看到各种现象,认识诸多事物,怎能没有写作材料呢?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积累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因此,作文教学要有针对性的材料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教会学生积累材料
  多数学生不注重日常积累,待至作文布置下来时才忙于找材料,于是,出现了作文内容或空洞无物、或抄袭模仿、或改头换面、或东借西凑等不良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日常积累的良好习惯。积累的首要方法是善于观察。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看到的景,接触的人应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见物想事,看景思情,遇人想理。力求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量避免把任何事物或现象当作过眼烟云,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其次要乐于思考。针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要用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去思考,做到用“第三只眼睛”看问题,不要人云亦云,无主见,无思想,否则选择的材料仍平淡无味。
  再次,要勤于动手。所谓动手,一是对没有做过的事尝试地去做,从做中学。如要写做饭题材的作文,如果不亲自去做,如何写感受?二是要动手去记。对于一时一刻能打动心灵、身有感触的一件事或一句话,不动笔去记,时间长了也许会成为过眼烟云,再次写起来,将会索然无味。每个学生最好准备一个记事簿带在身边,以备日常所用。
  最后要勇于探索。对于一些事物或现象,有的学生一时难辨真伪、明其是非,只有与同学或老师进行探讨、争辩,方能发现道理所在,才会理解得深刻而独到。
  二、教会学生选择材料。材料具备之后,应进行慎重的选择
  (一)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支持主题的材料。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哪怕再新颖、再珍贵,也要毫不可惜地舍去。古人说“惜墨如金”正是这个道理。
  (二)要选择真实的材料。这里的真实,对于应用文体来说,是指确有其事、确凿无疑的材料;对于文学写作,主要指艺术的真实、本质的材料。材料真实,会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度。
  (三)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一方面是指以前没有人用过的或很少用过的材料;另一方面是指突破旧材料的思维定势,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四)要选择典型的材料。典型材料是指能深刻反映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很强的说服力。典型材料并非一定指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琐事也具有典型性。作文材料典型性强,就会收到“以一驭万”的功效。
  三、材料的使用
  材料选择好了就要合理地安排,力求做到顺序贴切。或以时间安排顺序,或以空间组织材料,或先理后事,或先事后理,或夹叙夹议等等。另外,要注意详略得当,对表达主题必不可少的要“泼墨”,对关系不大的要“瞄墨”,对无关紧要的要“不理”。材料使用得当,写出的文章会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则,将会使形式与内容失调。
  总之,材料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旦有了材料,并且会选择和使用材料,将不再会为无话可说而“头痛”,对写作文才会感兴趣,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教师也不再会为教写作文而“烦心”,既教地轻松,又有成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生在一生中都在不断运用着的。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月亮走我也走”,跟随教师走入语文的殿堂,通过多年的看、听、实践,我觉得应该在“情”字上下功夫:  一、课始幽默风趣,师生一笑入情境  打过上课铃,当走进教室,我们经常发现,好多学生或沉浸在课间的快乐中,或活动累了趴在桌上休息,或前后左右彼此交头接耳,此时如果教师直接批评,无疑
期刊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ITO负载纳米TiO2薄膜,通过XRD、SEM和UV-Vis等检测方法对薄膜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双室光电化学池中制氢反应的光催化活性。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本文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 兴趣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方法、策略不合适(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怎
期刊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以精练的语言阐述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会积极思维,主动地向新知做新的探究。而探究的过程,往往都伴随着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产生。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老师们也越来越注重“质疑”这一个教学方法在教学在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也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但
期刊
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或是评分,或是评级,或是评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学生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探讨了一种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文批改方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
期刊
【摘 要】本文揭示了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内涵,以及中学语文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路径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内涵;路径分析    中学语文应注重对语文审美、探究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均衡的发展,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及感受力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而现在的新课改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关于中
【摘 要】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1,广泛的课外阅读,可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思考能力。2,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丰富对生活的想象。3,广泛的课外阅读,可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表达能力。4,广泛的课外阅读,可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二打破固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化僵化的作文教学为灵活多变的生活作文。事事是作文。时时可作文。处处有作文。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作文更好的服
【摘 要】本文结合对园本教研相关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对当前园本教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并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师发展 园本教研    近些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稳步推进,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所教研活动的新模式,不仅成为推动幼儿园所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更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高层次平台,其思想和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幼教领域研究的
【摘 要】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中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做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意志力;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教育形式下,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尚显不足,对于这些知识储备尚浅的中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意志力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