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学实录及评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6873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法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个故事。读这个故事我们不需要书、不需要笔,只需要我们的脑、眼、耳、嘴和心,我们要用脑想、眼看、耳听、嘴说、心体会,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你们能有自己不同的收获。
  【评析:郜老师一开课就有意识渗透脑、眼、耳、嘴、心五体并用的学习习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共读故事——边读边想边表达
  师: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你猜猜,他想干什么呢?
  (生說,师相机评价。)
  师:他拽着大兔子的长耳朵,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
  生:猜猜我有多爱你。
  (师板书:多爱)
  师:“哦,这我可猜不出来。”
  师:他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怎么才是开得不能再开呢?
  (师找生比动作,引导学生说,先开火车说,后齐说。)
  师:大兔子说:“我爱你有这么多。”
  师:谁的爱多?
  生:大兔子多。
  师:小兔子也是这么想的——“嗯,这真是很多。”张得这么开,有多开就有多爱,这是爱的宽度。(板书:宽度)
  师:小兔子想了想,又对大兔子说——
  生: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师: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你发现了什么?谁的爱多?
  生:大兔子多。
  师:小兔子也是这么想的,“这可真高,我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就能——(指名说)
  师:手臂越长,就举得越高,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这是爱的高度。(板书:高度)
  师:小兔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倒立起来,把脚撑在树干上。
  生: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指头。
  师: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来,甩过自己的头顶,
  生: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指头。
  师:谁的爱多?小兔子再想了想,高兴地对大兔子说——
  生: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
  师:大兔子也笑着跳起来,他跳得很高。“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小兔子想,我要是能跳得这么高就好了。哎,小兔子的爱怎么也没有大兔子的爱多,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心里会想——
  生:“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小兔子喊起来。
  师:我们一起来表达表达。
  生:(齐)“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
  师:我爱你,远到跨过小河,再翻过山丘。
  师:谁的爱多?路有多远,爱就有多长,这是爱的长度。(板书:长度)
  师:这可真远,小兔子想。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东西来了。他望着灌木丛那边的夜空,没有什么比黑沉沉的天空更远了。
  生:“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
  师:说完,小兔子闭上了眼睛。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叶子铺成的床上。他低下头来,亲了亲小兔子,对他说晚安。
  师:如果你们就是这只大兔子,你会接着怎么对小兔子说?
  生:我会说,我爱你比到月亮那里还多。
  生:我爱你比到月亮那里,还要在月亮上转几圈还多。
  师:大兔子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谁的爱多?
  生:(齐)大兔子的爱多。
  【评析:利用边想边猜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训练学生会话和想象的能力,无形的爱也可以有形表达,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爱的伟大。】
  师:这个故事就这样读完了。同学们,在我们共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大兔子和小兔子在比爱。
  师:小兔子要证明什么呢?
  生:要证明自己的爱比大兔子的爱多。
  师:你说得真完整!那谁的爱多一些?
  生:大兔子的爱多。
  师:为什么大兔子的爱总是比小兔子的爱多呢?
  生:因为大兔子比小兔子大。
  生:因为大兔子是妈妈。
  生:妈妈总会给我们很多很多的爱。
  师:什么时候小兔子的爱能超过大兔子呢?
  生:可能超不过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现在都没有比过大兔子。
  师:猜一猜,会不会有超过的一天呢?那是什么时候呢?
  生:等小兔子变大,大兔子变小的时候。
  师:哈哈,是等小兔子长大,大兔子变老的时候。
  【评析:学完故事,师生的对话把讨论的问题引向深刻,加深了对绘本的主题感悟。】
  师:这个故事有意思吧,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别忘了在老师停顿的地方,你们来补充刚才我们一起的想象。我把话筒递给谁,谁就往下讲,好吗?别忘了,大家在讲的时候,我们要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心体会哦。
  (师生带上想象共同讲这个故事)
  师:大家讲得真动听,老师都被感动了。可原来的故事中,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我们一起静静地看一看。(课件播放原故事)
  【评析:读原有的故事,加上学生的想象再讲这个故事,使故事更完整,也使学生的会话和想象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原故事与师生所讲故事的对比,拓展绘本丰富的内涵,同时激发学生对父母或长辈的爱。】
  三、总结提升
  师:这个故事用了最平凡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们之间最平凡、最真实的爱。也许有一天小兔子长大了,长得比大兔子还大。那个时候,如果你就是长大了的小兔子,你会对大兔子说——
  生:等你老了,我的爱就会比你多了。   生:以后我来照顾你吧。
  师:如果小兔子是我们自己,大兔子就是——
  生:爸爸、妈妈。
  生:爷爷、奶奶。
  生:姥姥。
  ......
  师:对,它代表了所有爱我们的人。看来,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回家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同时也用你的语言去传递你对他们的爱。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的那样:爱并不是简单的可以用宽度、高度、长度衡量的东西,它需要用行动去静静地守候与呵护,就像这个故事的名字一样——
  生:(齐)猜猜我有多爱你。
  【评析:最后在教师的总结升华中,学生明白了爱并不能完全用言语来表达,而是需要时间和行动的证明和守候,让爱的主题得到精神的升华。】
  【总评】
  趣用绘本渗透“爱”的教育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以“爱”为主题,充满脉脉温情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述大小两只兔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彼此的爱,赞美了生命中最复杂、最伟大的情感。郜老师的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了爱的教育。
  师生共读——懂得爱
  首先郜老师与学生共读绘本故事,在读中想象、讲述故事。在故事的开始,“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却紧紧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想干什么呢?”设了一个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跟随郜老师走进绘本中。然后从“小兔子张开手臂表达出自己对大兔子的爱”,懂得这就是爱的宽度;“手举得多高我就有多爱你,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懂得这就是爱的高度;“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懂得这就是爱的长度。在这个环节中,郜老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中得出结论。起初,学生有些拘谨,没有被调动起情绪,此时郜老师没有慌乱,而是蹲下来,和学生零距离接触,摸摸头,拉拉手,给大胆的学生以奖励的拥抱,让学生放松,想说就说,不怕说错。郜老师亲切的举动让学生不再紧张,打开了话匣子,随着她的思路,学生越说越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爱无形,爱也可以有形,学生跟着郜老师用肢体语言去感受小兔子与大兔子彼此的那份浓浓的爱,把抽象的爱具体形象化,学生在读故事中,在表演中,走进了兔子的内心,懂得了怎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想象讲述——表达爱
  接着郜老师出示了绘本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一边想象一边讲述故事。学生的动作与语言相结合,表达出自己对爱的理解。在讲述的过程中,郜老师让学生尽量伸长手臂、踮起脚尖,尽量表达自己的爱。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兴趣盎然,也学会了用身边熟悉的东西表达爱。郜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大海、火车、高楼、小溪等图片鼓励学生像小兔子那样说出对身边人的爱。有的孩子说:“摩天大楼有多高,我对妈妈的爱就有多么高。”有的说:“小溪有多长,我的爱就有多么长。”有的说:“大海有多深,我对爸爸的爱就有多深。”……学生用语言大胆地表述对父母的爱、对朋友的爱、家人的爱,懂得生活中都被很多种爱包围着,享受着这些爱,同时也爱着别人。这种爱是无限的,是不容易衡量的,要用心去体会,去珍惜。学生的精彩发言說明了他们已经懂得了爱,也明白了应该把这份爱表达出来,传递出去。
  回家分享——传递爱
  郜老师在课中追问:“为什么大兔子的爱总是比小兔子的爱多呢?你觉得大兔子是谁?什么时候小兔子的爱能超越大兔子?”学生此时已经深深体会了大小兔子浓浓的爱,所以回答出小兔子是我们,大兔子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懂得了大人对孩子的那份爱永远无法超越,而我们要好好报答自己的长辈,用行动表达这份爱。于是,郜老师总结道:“看来,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回家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同时也用你的语言去传递你对他们的爱。”
  这节课,郜老师用富有爱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在充满脉脉温情的氛围中,让学生体验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快乐情感,知道爱有时要勇敢地说出来,学着表达爱、回报爱,巧妙趣用绘本,渗透了爱的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四川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汤 瑾  特级教师,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语学科带头人,教科研成果鉴定专家。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新体系习作大赛特等奖,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各类文章40余篇,曾在各地多次执教示  范课。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揣摩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
薛法根老師在《善待文本》一文中郑重指出:“语文老师的教学功力就体现在文本教学价值的发掘与运用上,即发现文本的教学关键点及其背后的语言知识。”如何能有效发现“这一篇文本”的教学关键点及其背后的语言知识?本文试以《桂花雨》为例,来谈谈“文本教学解读”的思维过程。  一、文本教学解读起点:基于体式与学情  《桂花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以惯用的怀旧笔法,表达对亲人和故乡深切怀念的一篇抒情散文。改编之后,被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资源,通过图画和文字共同传达故事信息。与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书籍不同,绘本中的“图”和“文”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正如台湾学者郝广才所说:“‘绘本’大概是一本书,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一个主题。”对于低年级教师而言,绘本作为一种新鲜的课程资源,不仅以丰富画面的形式美以及视觉上的色彩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处于识字初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习作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那么,习作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体验、积累。基于此,在开
虽然新课标对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做了清楚的界定,但是,如何把学段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却是语文教师制订教学内容时的难题。为此,我校举办了“同一篇课文不同年段教”的专题研讨活动,探究在不同学段中如何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笔者执教的是四年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受益匪浅。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放在四年级进行教学,不是简单,反而有难度。难就难在如何在简单的文字中找寻它对于四年级学生
古代有一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写作的诀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一片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天,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文章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一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啊!”  那么,怎样指导小
【设计初想】  课标指出,“小学的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玩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切入方式。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戏引入作文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予学生切身感受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上作文课的兴趣,又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成语接龙游戏是学生平日里熟悉而且经常玩的一种游戏,第一次在课堂上玩,学生
在一次古诗词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中,唐婉老师执教的《春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一结束,笔者调查了52名听课学生对唐老师《春雨》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见表1)  表1 听课学生对唐老师《春雨》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调查表  课后,听课老师无一例外地对这节课表示大加赞赏。  那么,唐老师的这节《春雨》为什么会赢得学生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呢?笔者结合课堂实录,进行了课堂教学观察分析,发现“人在课中央”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听”通常放在首位,可见听读的重要性。听读也是读,只不过是用耳朵“读”书。听和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接受信息的方式以听为主,听占45%。从人的语言发展看,也是听在读之先,听是读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鉴赏,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润
一、导入课题,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  师: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  生:《高山流水》。  师: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在这个曲子的背后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言文,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个故事的名字——《伯牙鼓琴》。(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你对伯牙了解多少?  生:伯牙非常善于弹琴。